關於這裡
國內手創心靈牌卡「療心卡」、「Fun心卡」、 「Fun心福卡」、 「知心卡」、「心靈牌卡私房書」、「聊心話大冒險」的設計者,周詠詩老師,分享各種心靈牌卡的輔導妙用,以及身心靈與生活與文字與圖像的小小宇宙。 ★課程研習邀約,請來信:shinehearthome@gmail.com ★個人網頁,請到訪:http://www.shinehearthome.com ★牌卡購買,請參考:http://www.heartcards.com.tw

目前分類:閱讀 (4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S__678502402.jpg

說實在,這本書跟我原本設想的不同!

我原本以為會是跟創造力、靈感的開發,有關的內容。

 

有趣的是,每個人對「直覺」的定義跟看法是什麼?

究竟什麼是直覺?什麼又是這本書要談的直覺?

 

我自己可以先感知並認定的是「覺察」。

也就是當我在閱讀這本書,當我試著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

我同時也在進行內在的思辨與對話。

而理解我內在與這本書的文字所產生的感受想法,就是一種覺察。

但,這並非直覺。

 

如果你對直覺並不熟悉,也許可以用比較跟刪除的方式來辨認。

而作者的詮釋是「直覺是靈魂的路線圖,我們最可靠的指引和真實的聲音。」

「我們的直覺是運用全身上下感官的一種才智、一種力量、一種能量,可以從肌肉、心思和聲音感受到。」

「我們的直覺不僅是一股內在力量,或如同呼吸一般的生理機制,直覺有著更高層的連結力量,它連結著滋養我們生命、無所不在的宇宙能量與光。⋯⋯直覺會接通宇宙的智慧或真理的聲音,接收來自我們至善的指引,幫助我們療癒自己的能量、光以及身心靈,帶來所有快樂、健康和療癒有關的事物。」

 

除了表明作者的定義,這本書很重要的是如何開啟跟直覺的連結。

從感激的態度,打造自己的神聖空間,發現直覺如何對你說「好」或「不好」,找出你的四元素護身符,進行多種練習來確認什麼會助長或削弱自己的直覺,哪些又是屬於自己或他人的能量,進行脈輪的淨化,設定意念,甚至連結牌卡,還有很多的儀式跟練習方式及運用水晶、蠟燭、精油等工具。

 

對我來說,與其說是開啟直覺,比較像是開啟心靈的能量。

「心靈」跟「心理」,對我來說,是不太相同的。

也就是,如果是對新時代的療癒方式或是對非宗教的靈性追求有興趣的夥伴,這本書的內容應該並不陌生,或可以說是很有幫助。

作者提供了非常多的方式跟不同的工具,一步一步地引導讀者可以學習「直覺」或說是靈性的連結,能量的清理與同頻。

所以,看完書,重要的是可以練習實作。

 

但,前提是:你想要開啟什麼樣的「直覺」?

 

如果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你就是自己最棒的超能力」,這是作者為這本書所定的宗旨,把探索直覺跟能量作爲認識自己不同樣貌,甚至開啟不同感應能力的話,對於這些練習方式很陌生的讀者,也許可以説是麻瓜,那這本書就像是打開一個魔法的世界。

透過認識你的直覺、內在聲音,一直到可以增進跟維護這樣的感應,將提供另一種方式為自己進行生命的選擇跟決定。

這樣的魔法不是為了對抗外在或改變他人,而是培養跟自身智慧對話的能力!

 

總之這是一本,請憑你的直覺來決定是否要閱讀的書!

如果你不確定你的直覺給予什麼樣的答案,且很想開發直覺感應力,那就來讀吧!

如果你想要增進創造力或靈感,那這本書的方式可能會跟你想像的不同。

如果你是新時代心靈成長的愛好者,那就來讀吧!

 

 

書名:

直覺力:連接最高智慧與能量的內在藍牙,從小事到大事,給你最真實的指引

The Life-Changing Power of Intuition
 

作者: 艾瑪.露希.諾斯  

出版社:遠流

文章標籤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幾個月,會在就業服務站帶領其工作人員的讀書會。
其實,我是一個很喜歡看書的人。
早年也接受過讀書會帶領人的訓練。
但說實在,除非是作者親臨現場,我其實對參加讀書會的興趣缺缺。
因為喜歡看書,不表示喜歡跟別人討論書的內容或心得。
如果只是一群人一一分享看書的感想,是無法吸引我的。
所以當我要帶領讀書會時,就期待自己可以設計一些有趣的方式來引導成員的分享與討論。


先分享之前為了帶領「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這本書,所畫的圖。
這是一本很好看的書,也值得好好分享。
礙於當時只有一次的行程,我便借用書中峇里島藥師與作者的對話,畫了一張草稿。
藉由成員來塗色分享,一一帶出這本書的不同主題。

而最近帶領的則是「垃圾車法則」(大塊文化出版)這本書。
這本書把人內心的負面情緒、想法及與人的不愉快互動比喻為垃圾車。
每個人心中都隱藏著一台垃圾車。
每個人都可能成為倒垃圾或接收別人垃圾的人。
你要如何清理自己心中的垃圾,不隨意倒垃圾?
又要如何面對別人突然開來的垃圾車?

我先界定這本書的重點及要帶領的主題,接著,就透過心靈牌卡、塗鴉、書寫、大團體及小組分享,引導成員透過這本書來反觀自己的真實生活。
讓書的內容與閱讀者連結,讓知識與行動相遇,讓文字走入心靈,是我的設計方向。
因此,即便只有四個小時,成員有十幾位,我們依然享受豐盛又有趣的閱讀旅程。

至少,這是我樂意參與的讀書會。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週買了一些新書,其中有一本是露易絲‧賀(Louise Hay)的「我是美好的」(天下文化出版)。

這本書的內容是分享如何用肯定句療癒自己,療癒自我的價值、健康、人際關係、工作、金錢等不同的面向。
藉由改變內在的自我對話,清除負向的自我暗示,療癒過往的傷痛,體驗身心靈的完整。
是很好閱讀、又可以實際操作的好書。

尤其書中一開始談到關於何謂肯定句,並非單指正面的語句,而是舉凡自己對自己所說的、自己深信不疑的任何一句話。
就算是一句負向的話,卻正因為自己是這麼想,就達到了負向的影響與結果,而實現了這句話。所以,也就成為自己的肯定句。
這背後的概念就是:你怎麼思想,就成為什麼樣的人、吸引什麼樣的事、形成什麼樣的果。
那當然要清理、留意跟療癒自己的內在對話,好讓正向的肯定句成為我們的力量。


前陣子也買了同一位作者所設計的:「I Can Do It Cards」、「Power Thought Cards」、「Wisdom Cards」,都是很正向的圖卡。
搭配這本書來使用,更是有趣!

沒有這類圖卡的伙伴,也可以參考「漣漪卡」,尤其又有中文版,都是可以藉由正向的肯定句來自我成長與療癒的工具。

而漣漪卡的作者出版了一本書「漣漪詞」(臉譜出版),內容為正向心理學的分享,也不妨參考。

另外,我自己很喜歡的是「我好喜歡有力量的自己」(方智出版)這本圖文並茂的可愛小書。
藉由作者對生活中小小幸福的體會,也讓讀者發現屬於自己的力量。

還有一本「練喜簿」(網路與書出版)也很有意思。
主題是談生活中的「喜」,也就是如何讓自己開心快樂。
重點是書的內容設計,是可以直接讓你畫圖寫字,發現自己快樂之道的。


剛好最近除了帶領漣漪卡工作坊,也帶領著讀書會。
很喜歡這種易懂易學的心靈成長書籍,且有別於用幾個步驟就可以解決問題的內容,而是藉由作者生命的歷程與精心的整理,讓心靈的世界不只是用說的、看的,還可以真實的演練與體驗。
心靈的探索或許也像食物的烹調,你可以認識每一種食物,以學理的觀點來分析研究,但不如找一本食譜,試著煮煮看、吃吃看,找到屬於自己的美味。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幾天看了幾年前的一部電影「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
看完之後,有一種很深的觸動。
剛好春節時,看了另一部電影「告白」,就覺得可以拿來分享一些心得。

這是兩部內容不同、拍攝手法、整體的呈現風格也大不相同的電影。
(但後來發現,居然都是由同一位導演執導)

先做一點簡單的介紹:
「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是真人真事改編,電影從松子被發現離奇死在公園的那一天開始說起,以倒敘的方式揭開松子的一生。
松子原本在她的故鄉擔任音樂老師。有一天,她為了學生洋一頂替偷竊的罪名,但是在緊要關頭,洋一卻背叛了她。被學校辭退後,松子離家出走,開始不停地尋找自己的真愛。她的人生中遇過各式各樣的男人,有暴力傾向的劇作家、嫖客、理髮師…等等。在歷經不倫之戀後,淪落成酒家女,甚至殺人入獄,都不能阻擋她對愛的渴求。直到那天,她再度遇到洋一… 。

「告白」是一位中學女教師在校園游泳池內發現自己的三歲女兒意外溺斃。結業式當天,她說出驚人的告白:「女兒是被這教室裡的學生殺死的!」這起被警方判定為意外死亡的案件,竟帶出前所未聞的駭人報復。痛失愛女的老師決定辭職自行展開調查,被她命名為犯人A、B的兩位十三歲少年、一頭熱血的白目教師,還有寵溺兒子的母親以及毒死家人的女學生一一登場。
電影透過不同人物的描述,串連起整個事件的前因後果,也帶出每個角色不同的心路歷程。


其實,這兩部都是讓我感覺很沈重的電影。
即便「松子的一生」以歌舞、動畫、音樂、女主角耍寶的畫面,試圖營造出不同的氛圍。不知道是否是導演刻意要減輕這人生的重量,或者就是藉由這樣的反差帶出不同的觀看效果?
總之,越是這樣,越讓我覺得,這歡樂的背後是何等的哀傷。
有點像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甚至,最後由松子的姪子所說的那段話,關於姑姑是如何追求愛,對我來說,是畫蛇添足的。
好似透過電影的手法就可以化解松子人生的苦痛。

但話又說回來,這就是文學、藝術與心理學的不同。
試想,如果要看一本小說,讀者是希望平淡無奇還是高潮迭起呢?
故事中的主角,通常是一路平順幸福還是遭遇種種挑戰呢?
以文學的角度來說,如果是要寫一篇故事,情節如何安排、角色的個性如何設定,我相信,必然是以戲劇性的發展為多。
而這戲劇性其實就顯露了人性,甚至是加以誇大的。
所以,會出現很多性格扭曲、心理不太健康的角色,但透過文學的描繪,就成為具有可看性的人物。
甚至之所以好看有趣,就在於這些痛苦、哀傷、欺騙、虐待、傷害。

而如果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松子,恐怕有「共依存」關係上的問題,才會導致無法離開虐待她的男人。
簡單來說,松子因為過度渴望愛,如同她在與男學生相遇時所說:即使跟他在一起是地獄,也好過自己孤單一人,而導致她在親密關係上,一味地討好,可以完全為另一人而活,忽視自己的需要與感受。

電影中其實交代了松子這種渴愛模式的脈絡,一開始是由於渴望父親的關注與肯定。
也因為如此,在被學校辭退後,松子毅然決然地離家出走(恐怕是害怕父親的責難或恐懼無法達到父親的期望),方才展開了悲劇性的一生。

但在電影「告白」中,渴望愛以另一種方式呈現,即學生A對母愛的渴望,成為他殺人的動力。

兩者的根源都在於親子關係。
一種試圖以表現良好來贏得父母的肯定,另一種則在表現良好得不到關心時,就以毀滅性的作為來得到注意。

我比較喜歡「告白」的拍攝手法。
越是冷冷地呈現這場殺人事件,反而越靠近劇中人物的心境。
這確實是醜陋、哀傷、失落、令人不寒而慄的故事。
相較於「松子的一生」的那種華美,在心理層面上,「告白」比較貼近真實,比較沒有文學上的美化與修飾。

但我還是覺得,這些悲劇並非是不可避免的。
尤其松子已經長大成人,她對父親的失落其實是孩子的偏見,以為:爸爸比較重視妹妹,比較不愛自己。以為自己必須靠好表現、扮鬼臉才可以贏得父親的歡心。
但,這些是孩子的假設,不見得是父母真實的想法。
如同松子多年後返家,發現往生的父親在日記中顯露對自己的關心。
也許當孩子年幼的時候,無法判斷也很難改變,但長大成人後,其實是可以學習釋懷與療癒的。

而這也是與「告白」電影中少男的不同。
如果年紀較輕,確實較難獨立與活出自己。
但弔詭的是,正因為正值年少,反而就以更激烈的方式呈現親子關係的失衡。

說到底,都是渴望愛,渴望最親近之人的關心與肯定。
這大抵是人人都需要的。
只是當渴愛成病,傷了自己或害了別人,即便是再如何厲害的文學高手、電影導演,也扭轉不了沈重的結局。

不過無論如何,並非就此責怪父母或家庭,而是發現:自己可以有什麼樣的選擇。
如同,渴望愛也可以有不同的表達方式。
如同,在每一次人生的重大事件中,如何決定。
如同,在歷經生命的挫折失敗後,如何改變。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昨天上午,先去中山站地下街的書店逛了逛,沒有買到原本想要的書,倒是看到幾個月前在書店看過一眼,有興趣閱讀,之後卻沒再發現蹤跡的一本「好女人,翹家去」(心靈工坊出版)。
於是,中午找了一家咖啡廳,點了商業午餐,又為自己加選了一塊布朗尼起士蛋糕,最後再把副餐飲料換成一杯玫瑰拿鐵。有種寵愛自己的感覺!
一邊吃飯,一邊翻閱著書籍,身體與心靈都覺得津津有味,也帶來愜意的滿足感。


不過正如這本書所描述的,女人天生有照顧別人的習性,卻對照顧自己感到陌生或羞愧。
我就不免有一絲罪惡感。
雖然是因為下午有工作而出門,但我多給了自己兩三個小時,甚至可以在外面用餐。
心中不禁有偷偷翹家般的無法理直氣壯或理所當然。
主要是家裡還有小寶寶,好像離開孩子去工作是正當的,但離開家人獨自去玩樂就覺得不太應該。
但那種感覺就只是輕輕掠過,更多縈繞在我心中,不可否認的,是快樂,是那種像輕盈的彩色泡泡般,不斷冒出的快樂。

我彷彿已經在實踐書中所說的:好女人,該是回過頭來照顧自己的時候了!
即便無法給自己一年的假期(如作者),甚至是一個週末的旅行,但只要有幾個小時,獨自進行自己喜歡的活動,其實就是一種放鬆與充電。
就可以再度滋養自己的身心靈。

剛好下午工作坊的成員,是一群義工媽媽。
一群將自己奉獻給家庭、先生、孩子、社會的女人。
但如同助人者在助人之前,還是要先懂得照顧自己、陪伴自己。
女人,更應該懂得滋養自己!
把那麼會照顧別人的本事用在自己身上,而且可以覺得理所當然,相信自己值得如此這般被好好對待。
好似一位成員抽到療心卡的「自我肯定」,一群媽媽開始談到自己失業幾年,一直是家庭主婦,似乎找不到可數算的成就,那如何可以自我肯定呢?
我分享了中午看的書,也分享在自我肯定背後其實不是更多的努力或外在的表現,而是要懂得喜歡自己。
愛自己!

真的愛了自己,就會好好照顧自己、珍惜自己,也會欣賞自己、接納自己。
把自己看為寶貴與重要。
而不是以家人的需求為優先,不知不覺忽略自己的渴望。
這麼說,並非是要捨棄家人,而是要學習在自我與他人之間的一種平衡。

就像我目前在書中讀到很打動內心的一段練習(頁187~188)。
1.回答如下問題:
妳服務別人已經有多久的時間?
妳正扮演著多少個角色,或是已經扮演過多少個角色了?

2.紀錄下來,妳每天有多少次被要求:
花時間在別人身上。
花精神在別人身上。
提供想法。
表示同情或情感上的支持。
傾聽與回應。

3.現在寫下在同一天裡,別人有幾次:
幫妳的忙。
不用妳要求,自動自發的為妳做什麼事。
為妳帶來補品。
傾聽與回應。
給妳同情或情感上的支持。
預先考慮到妳有需要。

妳給的比妳接受的多嗎?如果是這樣,妳就必須努力扭轉現狀。妳無法要求別人施予,但是妳可以確保自己花在自己身上的時間,和花在別人身上的時間一樣多。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最近在看尼爾‧唐納‧沃許的新書「與改變對話」(商周出版)。
除了對書的內容頗有興趣,我也很喜歡每個章節最後,放上的新詩。

其中有一首,很觸動自己的心,也跟大家分享囉!


知道你自己是光        艾姆‧克萊兒

知道你的自我是光。
甚至比氣息還大。
甚至大過全體。
比那包圍著你的寂靜更沉默。

知道你被擁抱。
甚至比以前更柔軟;
比任何黑暗更深沉。

當你的光體
恆無際涯地呼吸
不知有任何概念
或界線

當你知道你的自我
是唯一的光
召喚奧秘
穿過你

以歌聲的恆久
優雅無邪的工具

那麼

就知道你的自我
是生命最大的笑聲;
最大的愛,
向奧祕招手

來到這裡.......


「與改變對話」頁98~99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周看完一本好書「當靜心與諮商相遇」(生命潛能出版)。

這本書的作者史瓦吉多是奧修的門徒,之後又追隨海寧格老師學習家族排列。我也很喜歡他的前一本著作「家族系統排列治療精華」。是一位懂得靜心又有實務經驗的治療師。
所以在這一本書中,第一部分談論的是諮商工作裡的本質元素。究竟什麼才是治療?助人者又需要具備什麼樣的生命品質?人心的運作究竟為何?
而第二部分則談到助人工作的不同階段。主要是助人者對人及個案有所瞭解,知道對方目前處於什麼樣的狀態,適合什麼樣的協助。更重要的是來自對自己的覺察與自己的靜心。
第三部分則介紹作者自己擅長的治療模型。

其實應該要慢慢品味的,也很想花一些時間寫下自己的心得。
就暫且先摘錄一些令我觸動的句子吧!

「人類對於頭腦的認同創造出人類的種種困難與痛苦。人們是如此的認同於頭腦,如此膠著於頭腦的思考和情緒,以致於從不知道自己是可以不受頭腦影響的。」
為什麼認同頭腦會帶來痛苦呢?因為「我們現代的頭腦有著一個極度顧慮生存、自我保護、抵抗危險的古老根基。」「頭腦是一個長期性的擔憂者,當它沒有問題可擔憂時,它也會對這種狀態感到擔憂,它會持續製造或想像出新的問題。」
此外,「頭腦生活在過去或未來的傾向」也是讓人無法享受當下的原因。
當然頭腦還是有其優點,但卻不擅長讓人處於放鬆、安寧、幸福的狀態。
史瓦吉多認為,治療師的任務「不止是試著協助案主,在頭腦裡找到某種程度的和諧或解決之道,更是要從某個更為根本的向度上協助案主,跳脫對於頭腦的認同以及頭腦製造問題的本質。」
而這就是一種存在的狀態。存在就是一種「待在當下」而體現的品質。
「一個好的治療師的工作就是把案主帶回到當下,避免說故事的情況。」
但「要能夠幫助案主找到這種存在的感覺之前,治療師先要能夠在自己內在找到這種品質。」
所以書中介紹了五種找到存在感的方式:
1.找到你的身體姿勢。
2.覺知到自己的呼吸。
3.放鬆地來到自己的心。
4.記得靜心的片刻。
5.在經驗過其他步驟之後,跟隨自己內在升起的動力。

我想正如作者在前言中所說的:「這本書介紹的是一種靈性上的治療方法,也就是一種以靜心視野為根本基礎的治療工作。所以本書的重點不在於哪一種特定的治療方法和技巧,而在於探索靜心取向裡的核心概念,並且藉由這個方法提供一個更為寬廣且易於瞭解的觀點。」
對我來說最大的收穫來自,重新檢視「存在」在治療中的重要性。
也就是如何活在當下。
我特別對於這個主題很感興趣,尤其這一兩年有許多靈性書籍登上書店的排行版,但我最喜歡也最受用的就是艾克哈特.托勒所寫的「一個新世界」與「當下的力量」。
這也如同家族排列所說的:一切如是。
所以作者最後又分享:「事實上,療癒的發生是生命奧秘裡的一部分,它讓一個人到一個深沉的『是』的狀態,認知生命本來的面貌,經驗到一種超越和接受的狀態。」「所以這種靈性治療的目的,不在於解決任何特定的問題,而是讓人能夠成長超越個人的限制,繼而擁有一個創造性的人生。」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最近看書的速度變慢了。
買了很多心靈成長的書(都不是太容易閱讀的那一類),有些還擱在書架上,有些讀了幾頁,在餐櫃上攤成最後凝視的頁面。
大抵是這陣子看多了,想要細細地咀嚼消化。
畢竟心靈這面鏡子,不是口頭說說或者看懂幾句話就會變得純淨,總要歷經擦拭洗刷,甚至打碎再製。

通常這時候,我會很想看小說,很想找回看故事的感動,很想躦入虛構又有趣的情節,感受各種角色的心情與人生。
有時候覺得,這樣反而比較簡單輕鬆。

倒是突然想起,「墨水世界」故事中美琪的姑婆愛麗諾的一段囈語,內容大概是說:她原本可以透過閱讀無數的故事彷彿經驗多樣的人生,但面對真實的人生時,她真正的感受又如何令她不堪。
究竟是渴望安逸平凡或者渴望像小說中的主角歷經曲折呢?
好看的故事通常都不會是平淡無奇的。
那我們何以抗拒人生中的痛苦與意外呢?

某個部分,以文學及以心理學的觀點來看人生,我覺得是很不同的經驗與角度。
以寫作的立場來看,一個動人的故事必然會有起伏的,主角不會輕易就得到幸福,甚至悲劇英雄也有他的一席之地。
但以心理治療來說,無非是希望個案能夠在困境當中找到出路,避免受傷,找回快樂。
但人生究竟是如心理學或甚至超個人心理學,或一些勵志,強調可以心想事成的觀點一般,只要改變自己的心就可以改變世界?
或者如文學中所描繪的,總會有主角無法掌握的變數,有命運的糾葛,有痛苦也有歡樂?

最終,我們追求的是什麼呢?
是內在的平安?外在的豐富?是什麼樣的幸福?
甚麼又是我們迴避拒絕的呢?
是意外?是痛苦?還是命運?

有時候,我在心理學裡找答案。
有時候,我在文學裡找體驗。
而這些,都是人生不同的鏡子。


後記
最近往往先看DVD,再回頭找原著。
看了「
他其實沒那麼喜歡妳」,電影很有趣,是姊妹掏可以一同欣賞討論的內容。
原著原來不是小說的型式,而是像專欄書信的回覆往返。
另一部是「
暮光之城:無懼的愛」,青少年的愛情故事(或說是吸血鬼的愛情故事)。
電影幾乎忠於原著,但看完小說之後,沒有看電影的感動。
不過這幾天把四部曲全部K完,每一集都各有特色,最後的結局也很有意思。
前一部作品,推薦看電影。
第二部,電影跟小說都好看。但可能先看小說會好一點。

但先前閱讀的「墨水世界三部曲」,就建議看小說了。
大抵是小說寫得太好,文字的魔法躍然紙上,電影反倒拍不出那樣的效果。

我覺得很有趣的是,電影可說是影像與各種藝術結合的創作了。
但為何有些作品還是值得看書呢?文字的魅力何在?跟圖像的表達又有甚麼不同?
老公說:他看小說都會把文字化為畫面。
我沒有特別建構,只是隨著文字的描繪,很單純地享受。
(我是那種不適合看偵探小說的人)
我想,我的樂趣是在於我跟作品之間的對話吧!
所以話又說回來,一般的文學作品很容易產生圖像,心理學的著作鮮少有這樣的效果。
這樣是如何影響閱讀的呢?
這是否就是大家都喜歡看故事的原因呢?
心理的東西講得太白太硬,是否就失去了心靈語言的況味?

無論如何,我們的人生何其豐富啊!
可以有這些那些,有文學,有故事,有心理學,有勵志成長的領域,還有更多更多。
這不是一件很神奇的事嗎?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陸續看了幾本很不錯的靈性書籍:「世界在你之內~生命的15個秘密」(天下文化出版)、「零極限~創造健康、平靜與財富的夏威夷療法」(方智出版)、「一個新世界~喚醒內在的力量」(方智出版)。

這些好書似乎都很難用三言兩語來書寫讀後的心得,因為書中的內容除了會更新或挑戰讀者的認知,很重要的一部分是靈魂深處吸收了多少,又在實際的生活層面有無轉化。

先分享早上畫的一張圖,在「零極限」這本書中提到的療法就是四句清理自己的箴言:「我愛你」、「謝謝你」、「對不起」、「請原諒我」。

有空再好好補上心得吧!


媒材:色鉛筆、粉彩、簽字筆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這幾天在理書老師的blog上看到一部影片的介紹「把愛找回來」。
以這部電影作為親職教育演講的主題與借鏡。

我下載了當日的演講內容,還沒有聽,先看了這部片,想記錄自己的觸動。

把愛找回來AUGUST RUSH
導  演
克絲汀莎莉丹 (Kirstan Sheridan)
演  員
【愛情決勝點】強納森萊斯梅爾斯(Jonathan Rhys Meyers)、【不可能的任務三】凱莉羅素(Keri Russell)、 【巧克力冒險工廠】佛瑞迪海默(Freddie Highmore)、 【戀愛糾察隊】羅賓威廉斯(Robin Williams)

劇情簡介:一個性格不羈又充滿魅力的愛爾蘭吉他手路易斯和美麗深情的大提琴手萊拉,兩人在一個狂歡的場合中相遇,他們情意相投,而發生了一夜情,但是因為成長的背景讓他們無法長相廝守,被迫分開後,萊拉卻發現自己竟然懷孕了。

由於萊拉的父親對她期望很高,所以他相當不滿女兒的脫序行為,在一次的爭執中,萊拉跑進雨中發生車禍,她以為自己失去了小孩,卻沒想到她父親卻偷偷將這個嬰兒送進了孤兒院,他就在孤兒院長大直到11歲。

一個對音樂、對於聲音充滿了幻想和感動的小孩伊凡,他身邊的風聲、草聲、鳥叫蟲鳴都是他變成他心中的樂章,雖然社工人員要幫他找一個寄養家庭,但是他心中卻一直相信他的父母一定也在某處找尋他,他們一定會一家團圓。於是他決定逃離孤兒院,來到紐約,而他的音樂天份,讓人無法遺忘也無法不注意到伊凡的存在……

最後他站上紐約中央公園的「春季演奏會」上,那裡有成千上萬的人聆聽他的演奏,而他也相信他的父母也會隨著音樂出現在他的面前……


因為並非為了親職教育而看這部電影,我讀到的是關於尋找回家的路。
回家,就是回到愛的懷抱,回到父母的身邊。
電影中男孩尋找的是失散的親身父母,對我來說,那也是一種渴求更大愛的隱喻。

當靜下心來聆聽內心的渴望與招喚,愛,一直是最終也最有力的答案與方向。
聖經裡寫到:「神就是愛。」
神是什麼?愛又是什麼?
在庸庸碌碌的人生當中,我們追求的又是什麼?
唯有靜下心來,跟自己在一起,聆聽,內在的聲音與外在的徵兆與指引。


電影以音樂作為串場的重要元素。
人所發出的聲音,化為語言,說出的是意識明白的脈絡。
簡單的音符,卻能化為交響樂曲,傳遞的是語言說不清,心靈卻能聽懂的感動。
那麼聆聽自己的聲音,不只是那些理智明白的或情感上糾纏不清、曖昧不明的,那就像攪動一池湖水,只會讓人跟著旋渦不停地打轉。
試著透過呼吸與當下的覺察,讓這些生活的紛擾沉澱下來,恢復心中的平靜。
在每個人心中都擁有的平靜。

聆聽,遵循,展開一場回家的旅程。

回家也是一種隱喻,看似男孩要尋找父母,其實他也踏上尋找自己的冒險旅程。
找到自已是誰,善用自己天賦的同時,也找到回家的路。
像是從自己內在的感動出發,在現實世界歷經一次又一次的磨練與體驗,這些體驗都為了再度印證心中的感動,唯有如此,夢才會落地生根,才會發現原來自己是誰。
回家,回到更大的自己。

男孩對音樂的敏銳度也是一種隱喻,對我來說。
如果把音樂比喻成每個人生命當中的招喚,我相信,任何人都曾擁有那樣的一刻。在那一刻,世界安靜下來,自己彷彿站在一條岔路上,一邊是夢想冒險未知的路,一邊是熟悉安全成功的路。
該聆聽自己真正的渴望嗎?該做自己真正想做的嗎?
有時候光是聆聽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聆聽到自己的渴求,也聆聽到自己的勇敢與決心,聆聽到自己的熱情。
聆聽之後,真的轉向,踏出第一步。


即便如此也不保證一路的順遂平安。
但幾乎就是在挫折與意外之中,一次又一次地確認,心底的聲音。
每當男孩聆聽招喚,就會開啟另一段旅程與故事。

我很驚奇男孩對愛的執著,相信父母一定在某處等待他的肯定。
因為相信父母愛他,相信一定可以回家,他毅然決然地踏上這段旅程。
愛是什麼?愛在哪裡?真的有愛嗎?
這會不會是每個人心底更深的疑問?
我的靈魂要在哪裡停靠呢?
我心底的渴求究竟又是什麼?又可以以甚麼途徑得到滿足?
男孩當然知道他一定有自己親身的父母。
但在心靈的世界中,真有源頭或一個必然要追尋的方向嗎?

還是聆聽。
這次不只聆聽自己,也聆聽,世界的回應。
以另一個角度說,是父母先渴望找到自己的孩子,是愛先發出了招喚,是神在尋找他失喪的羊群。
那麼,聆聽,其實是回應。
因為有人正在跟自己打招呼呢!
你聽見了?看到了嗎?也願意說聲嗨,是的,我聽見了,無法忽視。

任何一次與人的相遇,任何一件發生的小事,任何一種身旁的景物,都可能是一種象徵與呼喚,都可以有深刻重大的意義,都可以帶來轉化的祝福。

這樣聆聽著,然後發現、明白、體悟,愛,一直都在。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最近剛看完一本日前很想閱讀的書籍:洪蘭教授翻譯的「養男育女調不同」〈遠流出版〉。
剛好自己有一個女兒、一個兒子,一男一女的組合可以明顯地感受到性別的差異。
在教養的過程當中,我避免用男生應該如何、女生必須怎樣的態度,希望可以破除性別刻板印象與角色,讓兩個孩子都擁有兩性的美好特質。但我不免發現:姊姊真的比較喜歡玩娃娃,弟弟則從小就愛玩車子。
我很好奇,在沒有刻意鼓勵或禁止的情況下,為何他們會有如此的選擇?
而看完這本書,除了有原來如此的理解,也多了許多男女大不同的寶貴知識。


記得在求學時代,就讀過約翰.葛瑞博士所寫的「男女大不同」一書,開啟了對兩性之間不同需求、不同表達方式、不同思維的認識。
因為了解彼此的不同,才能找到共同溝通的語言與方式。
但那時主要是著重在成人親密關係的探討上。

而這本書,則是由男女生從小到大的發展談起。最重要的前提是,男女生的許多不同是來自天生的基因、大腦的機制,而非後天的教養或社會化的結果。
例如:小女生喜歡玩娃娃、小男生喜歡玩車子,是因為男女生視覺系統的差異。這個差異也導致小男生為用黑、藍色等畫跟動作有關的圖像,小女生則用紅、橙等鮮豔的顏色畫人物、物體。
一些我們以為需要破除的性別刻板印象,是因為男女生天生的構造與傾向所帶來的結果,刻意地禁止或改變,反而無法發揮原有的潛能。
重點是在於找到男女生最適合的發展途徑與學習方式。

作者除了透過科學的研究來闡述男女生天生的不同特質,也針對不同年齡階段的男女生所會遇到的問題,加以澄清與建議。
從中可以發現,同樣的問題,例如:校園暴力、吸毒、兩性交往等,會因為男女生的差異而有原因、結果、如何因應的差別。唯有了解因為性別所造成的不同,才能更確實有效地改善問題。
所以,男生就需要用男生的語言、方式來溝通,女生就需要用女生所能理解的方式來面對。

這本書不禁讓我去思考學校的教育現狀。
性別平等也是近年來學校輔導工作的重點之一,但平等並非是每個人都要一樣,而是更深切地去認識彼此的特質,尊重彼此的差異。
讓男生去做女生擅長的事,或者要女生變得跟男生一樣強壯,反而更是一種誤解。
而除了性別的差異,每一個人又是那麼地不同。
只是學校教育,如何能夠讓每個孩子適性發展呢?

即便在學習成長的過程中,不免需要一些典範或榜樣,但如何在效法之餘,發現自己、認識自己是誰,真正活出自己的人生,才是更重要的吧!否則,每個人都追求一樣的成功、相同的幸福,恐怕會帶來更多的痛苦與挫折。

先開心地成為自己,做自己的性別,接受自己天生的樣貌,並透過這樣的身體,發展心靈的力量、靈魂的深度。
撕下標籤,放下分類,丟下評斷,我,就是我。


女兒很喜歡畫人物,特別是女生。
兒子則喜歡畫動作,在圖像的描述中是有行動的。



●延伸閱讀
1.浮萍男孩-發現男生缺乏動機的因素,再造獨立負責的男兒本色:Leonard Sax著、洪蘭譯,遠流出版
2.腦內乾坤-男女有別,其來有自:Anne Moir & David Jessel著、洪蘭譯,遠流出版
3.天性與教養-先天基因與後天環境的交互作用:Matt Ridley著、洪蘭譯,商周出版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作者的新作,奇怪的是,我居然沒有絲毫的印象,直到這陣子一位網友的推薦。
拿到書之後,在半夜,我一口氣讀完。
隔日寫到:會在這個時候與她相遇,也是一種象徵與召喚吧!
今天再度翻閱,試著用文字寫下我的心情。


至少有兩個層次的觀點在我心中運作。
其一是針對小說本身的內容,其二則是作者何以撰寫這樣的故事。
先來談作者的手法吧!
一開始有一個角色以第一人稱說明,為何要記錄波特貝羅女巫(也就是書中人稱雅典娜的女子)的故事。
接著,一個個不同的人物也以第一人稱訴說他們與雅典娜相識接觸的經驗。
以倒敘的方式,由不同人的口中,編織出這名女子從小到大,如何聆聽自己內在的聲音,如何踏上追尋自我、展現靈魂,最後被謀殺的過程。
沒有雅典娜個人的現身說法,卻從每一個人物的生命歷程、個性、成長背景襯托之下,反射著女主角多彩的光芒。
或者這樣的手法正可以說明:「我看到事情從來不是絕對的,永遠都取決於每個人的觀感。」
尤其在談到神性、人存在的目的、愛、神秘經驗時,不也相同嗎?
所以,作者採用的書寫方式以及小說的鋪陳與轉折,都讓我感受到,獨具慧心、別有用意。
特別是最後的結局,或應該說是一開始就設計好的謎底,讓這個故事、這個角色,有一個厚實的存在感。
因此我格外佩服作者以這樣的方式劃下句點,宛如透過雅典娜本人的生命訴說著:「選擇的自由,賜福給你自己的麵包,喚醒你特有的天賦,不需要任何牧羊人或引導者的幫助。」「她要的不是自己的名聲,像許多人所以為的,而是希望使命得以完成。」
我真的很好奇:作者何以會寫出這樣的故事。
以一個生活在當代的女子為主軸,談到中心、靈氣、容格的陰影、「大地之母」、自然崇拜、靈魂的覺醒、女巫的道路,仔細地描繪出神的體驗、靈媒(姑且用這個詞)的運作,且是有跡可尋,藉由這名女子追尋自我的生命歷程,展現心靈的地圖。
多麼神奇又美麗,以文字,以小說,訴說身、心、靈。

故事本身,自然也帶來深刻的閱讀體驗。
觸動我的有好幾個部分、好幾段話。
其一是雅典娜因為離婚而無法領受教會的聖餐,主持聖禮的神父最後想像著耶穌可能的回答:「我的孩子,我也被排拒在外。我已經很久都不被允許進去了。」
還有雅典娜與一位貝都因人學習書法的過程以及她與她的導師幾次的相遇:「相信你在正確的道路上,還有,像我之前說的,每一步都是抵達。」「只有當你開始教導別人時,你才會發現那條路。」 「導師與弟子只有一點不同:前者比後者稍微不害怕一點。」
還有她在劇團傳授的方法:「把自己變成你不知道的某種東西。 」
還有這些、那些,藉由這些人物的互動,激發出靈魂的火花、心靈的回音的。


這是一個特別的故事。
我還是驚奇於,作者何以用這樣的內容來探討愛、靈魂、生命的意義。
因為那些都是我正在經歷發展的。而我從一本小說,一個文學的場域,看見,感動。
是否我們都處在一個特別的年代?一個外在的世界看似豐盛卻無法滿足內心空虛的年代?一個舊有的傳統規則不再適用的年代?一個需要體認「我們都是一體」的年代?一個唯有讓靈魂發聲,才能指引回家之路的年代? 


◎本書作者保羅‧柯爾賀的網站:http://www.paulocoelho.com/index.html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瓦力 WALL‧E

導  演:
【海底總動員】安德魯.斯坦頓(Andrew Stanton)
發行製作:迪士尼‧皮克斯
故事大綱:
這部動畫描述好幾百年以後,地球的垃圾堆積如山,污染嚴重,人類紛紛移居到外太空居住。
有一天人類決定派打掃機器人瓦力到地球打掃環境,希望有一天環境變好之後,人類能夠再回來地球定居。瓦力每天的工作就是打掃,晚上則居住在一個鐵皮貨櫃中,他最大的樂趣就是從垃圾堆中發現各種奇特的物品,當作自己的收藏。
後來人類派了另一位女性機器人來查看整個清理的狀況,這位專家就好比機器人中的名模一般,外型有如最時尚的i-pod,閃閃動人,而純樸的瓦力當然也對她相當的傾心,迫不及待要把自己的好康收藏與她分享…



陪著孩子看電影『瓦力』的中文版,剛開始倒是驚訝於,在主角都是機器人,幾乎沒甚麼對白的情況下,劇情要如何吸引人呢?
但隨著情節的開展,透過劇中機器人瓦力與伊芙細微的動作、表情,讓觀眾讀懂了他們之間的愛情故事。
將機器擬人化,幾乎是這類以未來高科技時代為背景的電影,相似的手法。從先前史蒂芬史匹柏的「A.I.人工智慧」、羅賓威廉斯主演的「變人」〈Bicentennial Man〉等,身為主角的機器人往往都能有類似人類的感受、情緒與思考的能力。
正因為這樣的能力,突顯出人類與機器的不同。
有趣的是,人類憑著自己的智慧創造出機器人等科技產物,又試圖讓這些機器能夠具備人性化的功能。而電影就在機器不斷進化的演變中,找到探討人性矛盾的空間。


先不談這部動畫的環保訴求。
看完後,觸動我的其實就是人與機器的對話。特別在這部影片中,相較於片中的人類:完全靠高科技來維持生活、吃一樣的便利食物、穿一樣的衣服、身體因為缺乏勞動而臃腫,接受同樣的指令教育,過著一成不變的日子,與機器人沒甚麼分別;反倒是主角瓦力與伊芙的互動更像「人」,更有人味,也更能感動人心。
而值得深思的是:我們是否不再像人,反倒成為機器呢?
每天過相似的生活,享受科技的便利,依循重複的模式,努力成為一樣的人。
身體僵硬,情緒冷漠,心,也不再有跳動的熱情。

因應科技文明的發展,為了追求更快速、更便利的生活,人類創造了機器,卻落入被機器追趕的惡性循環。
好還要更好,快還要更快,手機要換最新款式的,電腦要具備最新功能的。而為了維持更時尚的生活,要更努力地賺錢,更用力地使用自己的身體頭腦,更不知不覺地破壞生存的環境。
這就是我們以為所要追求的幸福生活嗎?
為了生存,其實應該說是為了爭奪最好的,為了各式廣告所描繪的理想,為了提高社會的生產消費能力,我們努力追求,完美。
但完美是一種迷思,一種幻象。
所以再如何精密的電腦、再如何設計完備的機器人,最後都是人類抵抗的對象。
正如這部影片後半段的情節。

而透過機器人與人類角色的差異,再拉回被汙染以至於無法居住的地球,那僅靠土地、光合作用就能生長的綠芽,與成堆人類製造出來的垃圾,又是另一種強烈的對比。
問題不只在於拯救地球的行動力,而是我們生活模式背後的價值觀與思維。
是強奪還是合作?是共生還是獨霸?是謙卑還是唯我獨尊?
是相信我們都是一體或者與自我失去聯結?
是害怕缺乏還是相信豐富?
是為了突顯自我還是貢獻一己之力?
是機器‧人?還是真真實實的人?
 
如果能夠從心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就能看到即便是高科技簡潔設計的機器人伊芙,還是可以透過人類共通的表情符號,傳達訊息。所以不分國籍語言,即使少了表面溝通的工具,我們的心,知道,亙古恆存於大地的秘密。
是什麼讓生命成長?是什麼可以滋養生命?又是什麼讓我們感動流淚?
那才是瓦力之所以動人可愛的原因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這陣子,終於買下心儀許久的繪本「葛瑞夫與莎賓娜三部曲」(格林文化)。
先前在圖書館借閱時,只看到前兩冊,為此寫了一篇讀後感:寄給我一封愛情(裡面我有跟另一半的戀愛故事喔)。

還碰巧買了另外幾本繪本:「找到唯一的他╱找到唯一的她」(格林文化)、「跟仙子買東西」(遠流)、「夏綠蒂遊莫內花園」(典藏藝術家庭)等。
 

一開始驚豔於「葛瑞夫與莎賓娜三部曲」的製作設計,由於故事的呈現原本就以葛瑞夫與莎賓娜兩人的書信、明信片往返為內容,除了內文的陳述,還可以看到明信片與郵票的圖像。更特別的是,繪本書裡貼上了信封,信封裡面則放著兩人寫的信。
所以,要閱讀他們的故事,就宛如你真的拿到他們互相投遞書寫的信件。
 
這樣的設計,不僅可以呼應故事情節,更將文字與圖像化為具體的閱讀動作與觸感,甚至有手工書的味道。
我不禁佩服,作者的巧思。他必然對文字與圖像這兩種語言有深入地了解,而找到讓他們自由交流、對話、遊戲的空間。
所以,最寶貴的不只在於創作出這個繪本故事的圖文,還包括她呈現的方式。
 
另一本「找到唯一的他╱找到唯一的她」的設計也非常有意思。
在一個透明的書套裡共有兩本小書,一本代表男主角的觀點與歷程,另一本則是女主角的。而書的主題正是情人之間的語言。
「誰能聽得懂我們的心靈之語呢?」
兩本小書的內頁其實是摺了數摺的長條內文,圖像的背景是連續的,每一摺頁則有文字的敘述,一直到兩本小書的最後一頁,就是兩人相遇的畫面。
這本書令我喜愛之處,不只在於內容與圖像,同樣地,是她所選擇呈現這個故事的方式。透過這樣的方式,更具體地呈現兩人心靈的移動,也讓閱讀者有了更深的體會與感動。
 
另外兩本「跟仙子買東西」(我很喜歡這本書運用童話的創意)以及「夏綠蒂遊莫內花園」,雖然沒有上述兩本立體的設計概念,但在圖文的編排上,把實物、照片與圖像加以剪貼,成為另一種有趣的呈現方式,又非常符合故事的內容。
 
為數眾多的繪本、圖文書,讓文字與圖像有了各種交流的面貌。
而這幾本繪本,使我想到最近剛看完「觀看的方式」(麥田)一書所強調的:「形式」與「論點」同樣重要。
『觀看先於言語,孩童先會觀看和辨識,接著才會說話。』我想這也能說明圖像的影響力,超越言語所能加以詮釋的。
作者又繼續說:『不過觀看先於言語還有另一種意涵。藉由觀看,我們確定自己置身於周遭世界當中;我們用言語解釋這個世界,但言語永遠無法還原這個事實:世界包圍著我們。我們看到的世界與我們知道的世界,兩者間的關係從未確定。』這段話,也能拿來比喻心靈的運作。
我們如何看自己、看別人、看身處的環境世界;同時又以為別人是如何看待我們。
事實是什麼?要看個人如何解讀詮釋。
同樣的故事,可以有不同的說法及呈現的方式。
 
這就是這些繪本的精彩之處!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功夫熊貓Kung Fu Panda

導  演:約翰史帝文森、馬克奧斯本
演  員:(配音)【金剛】傑克布萊克、【新警察故事】成龍、【親家路窄】達斯汀霍夫曼、【史密斯任務】安潔莉娜裘莉、【霹靂嬌娃】劉玉玲
發行公司:環球

一開始,對這部電影不太感興趣,總覺得主角熊貓的模樣實在太不可愛了!
帶著孩子看完中文版之後,才明白,這體態樣貌的設計是為了突顯主角的特質。
 
一部通俗爆笑的電影,有許多片段細節耐人尋味。

熊貓的父親為何是一隻鴨子?
鴨子理當生不出熊貓,就好像龜大仙在桃樹下與功夫大師的對話:你也許可以控制種子的撥種與結實的時機,卻無法讓桃樹長出蘋果。
這很像我許久前看過的一本好書「重整行囊」,其中談到美好人生的四個關鍵為:
*和自己所愛的人一起
*住在適合你的地方
*從事適合你的工作
*活出你的人生意義
書中提到人的天命、使命,也用了種子與果實的比喻。
每個人天生都有不同的特質與潛能,就好像你無法期待西瓜的種子會長出玫瑰,相對地,薰衣草的種子只要在適合的環境之下絕對會長出薰衣草。如同熊貓阿波對武術有天生的熱忱,他固然可以繼承父親的麵店,恐怕不會開心與滿足。
所以,傾聽自己內在真實的聲音,探索自己熱情與興趣的所在,持續地發展。

然後,堅持。
就像阿波意外地被指定為神龍大俠,也許他一開始也不敢相信,卻因為內在隱約醞釀的一種渴望,讓他在初到武術殿堂時,在每一個當下,繼續堅持。
 
說到意外,龜大仙說:天下沒有意外的事。
而電影的巧妙安排是,若非功夫大師恐懼殘豹的脫逃,就不會派遣信使前往警告;若非信使的一根羽毛,也不會造就殘豹逃離的機會。
所以,沒有意外。
某部分有點類似自我預言或吸引力法則的內涵。
 
於是,有了龜大仙與功夫大師在桃樹下的對話。
也鋪陳了功夫大師與阿波的面質歷程。
而「相信」,是改變的開始。
什麼是相信呢?要如何才能相信?
我不禁想起多年前在追求自我心靈成長之際,也對所謂的「寬恕」抱持類似的疑問。
怎樣才能釋懷?怎麼做才叫做原諒?
如今再來看,我會用一個畫面來形容。
倘若相信與不相信是左邊與右邊的兩個方向,那麼,相信就是,願意從右邊轉向左邊。僅僅只是願意,轉一個方向。沒有特殊的方法,沒有繁瑣的步驟,只是決定,相信、寬恕、遺忘、放下。
改變,才會開始!
 
一隻肥胖又笨手笨腳的熊貓如何成為打敗殘豹的神龍大俠呢?
一開始,要先相信。
就像聖經描述的:「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希伯來書11:1)尚未看見,卻彷彿成果在前。因為相信,打開無數可能性的大門,也開始願意找到方法。
因為相信,功夫大師發現適合阿波練功的方法。
這個有別於傳統的方法,其實更符合心理的運作。運用阿波對食物的強烈渴望當作刻苦的誘因,一旦具備自我主動的動機,無須外在的鞭策。有趣的是,套用Maslow的需求理論,當基本需求被滿足之後,就會慢慢發展到更高的自我實現。所以,當阿波習得武藝,吃不吃包子已經不再重要。
 
我也很喜歡後半段功夫大師與殘豹的對話。
與其說是師徒之情,更容易讓我聯想到親子之恩。
對一個孩子的期許與讚賞,很可能成為一種溺愛,而看不清孩子的弱點。
太習慣為孩子收拾爛攤子,自然無法培養他自我負責的能力。
所以有時候愛,要捨得讓對方承受自我行為後果的痛苦。
 
最後,當阿波拿到神龍秘笈時,也是其中一絕。
眾人寄望許久的解藥竟然只是一張白紙,沒有神功,沒有秘訣。
但原來祖傳好吃的湯麵裡,其實也沒有特別的秘方。
唯乎一心。
成功的秘訣在於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相信自己。一旦心靈清澈透明,解決之道,自然浮現。

話又說回來,這隻熊貓為何如此肥胖呢?
其實,這個令人不看好的特質,只要找到她可以發揮的方法,就成為打敗殘豹的優勢。
就是因為阿波的這些生命特質,他完成了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使命!
 
一部通俗爆笑的電影,帶給我許多的觸動與領悟!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一陣子,陸陸續續看了三本親職教養相關的書籍,對於為人父母的課題,有一些不同的想法。

第一本是網友介紹我看的。

媽媽是最初的老師:一位母親的十年教養札記

作者:
蔡穎卿 

出版社:
天下文化 

看不到一半,其實有一種感受,有多少家庭可以負擔孩子出國留學的費用呢?絕不是說這本書不好看,從一個平凡母親的角色出發,作者確實用心地教養兩個孩子,也從文章當中看出親子之間的美好互動。
或許是社工的背景作祟,我只是不免聯想到,如果書中的孩子只是就讀台灣一般的學校(非明星學校),但一樣可以看出母親的認真,那麼,出版社依舊會出版跟推薦嗎?我總覺得,這背後有一些迷思。
即使在網路介紹的ppt檔案當中,列出了兩個孩子的學業成就,最後說明,最重要的還是孩子的品格,但對台灣的父母來說,養育孩子成龍成鳳似乎是莫大的壓力,而孩子的成就依舊以成績作為評量的依據。
對我來說,這不是一本會讓我心動的教養書籍。


第二本書是,
我數到3ㄛ!-三招讓你成功教出有規矩的孩子 

作者:
湯姆斯.費朗/著
  • 譯者:李千毅/譯
  • 出版社:天下文化

這是一本翻譯的書籍,作者是一位親職教育專家。本書的內容很像某些心理勵志叢書,說明一些情境與狀況,教導簡單的步驟。其中的原理是值得父母省思的,就是親子之間的責任與界線,但要注意這套方法是針對家有二到十二歲孩子的父母。
剛看完書的時候,我也曾用過一陣子,一開始有效,後來自己卻沒有繼續使用。
也許這也是一些父母看完書或上完親職訓練課程的結果。

第三本書是我喜歡的一位老師所寫的作品,養出有力量的孩子

作者:
王理書

出版社:三民 


這本書其實並不容易閱讀,但卻是從概念、技巧到實務的分享,一步步透過作者細膩的文字,帶領為人父母者,進行一場愛的旅程。
喜歡網站的介紹:沒有任何一本書能給父母教養孩子的標準答案。回歸到愛的方式,就是最有力量的教養之道!
因此書中提到:愛的序位,提到:〔自我關係〕>〔配偶關係〕>〔親子關係〕,提到很多為人父母修行的方法,提到我們需要回到自己的中心,照顧自己,才能真正讓愛流動。
書後還設計了一套親子互動卡,可以提供父母作為面臨困境時的直覺參考。


這三本書,讓我看到親子教養的不同層次。
為人父母者,可以在表面的行為層次與孩子互動,看到孩子的表現、成績的好壞、對話的內容等等。
也可以在情緒的層次與孩子互動,感受到孩子的心情、那些沒有說出口的。
甚至可以在心靈的層次與孩子互動,明白彼此之間的課題、彼此靈魂的需要。


誠然,當孩子在不同的人生階段,父母自有不同的責任,如同孩子也有不同的任務一般。
但,究竟如何為人父母?如何享受其中的樂趣?如何才能營造甜美的親子關係?
我覺得,並沒有一定的標準答案。
意思是,每一位為人父、為人母者,需要回到親子互動的現場,去聽、去看、去感受、去表達、去行動。而只有自己可以判斷、明白、決定。
所以,我更喜歡,回到父母本身。
回到父母本身的感受、想法、價值觀與行為,回到父母也曾經是個孩子,回到原生家庭的影響,回到父母本身的需要,回到夫妻之間的關係;當父母本身越有愛,心理的狀態越健康,就算面對真的有狀況的孩子,也比較有智慧與力量。
也因為父母心靈的健康,孩子有了美好的示範,也感受、接收到愛的流動。

當我把自己療癒好,也將帶來陪伴孩子成長的力量!!
 

 

 

後記一:
為學校召開的親職座談會講義,寫了一篇推薦文。

養出有力量的孩子」推薦文

讀過坊間眾多的親職教養書籍,有些是翻譯國外學者的作品,有些則是國內的專家或是教養孩子有所成就的父母所寫,而這本書,卻是我看過較為不同的一本。

    相似的是,作者依舊有相關的專業背景,也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也從事親職輔導的工作。但不同的是,這本書結合了上述的元素,也談教養的概念,也談親子互動的技巧,也有作者真實與孩子的相處,卻可以真實地感受出,所謂要養出有力量的孩子,乃是要父母回歸到自己的中心,先照顧自己、聆聽自己的需求,滋養心中的內在小孩,才真的有力量養出,有力量的孩子。

    因此,書中處處可以看到在親子互動的現場,父母如何先回到自己的感受,發現自己的觀念想法,覺察自己在關係上的需求、對孩子的期待,整理好自己之後,比較容易站在父母的位置,與孩子進行更深刻也更有效果的溝通、教養。所以,依作者的建議,這本書的使用,乃是透過閱讀、想像思考、練習到回饋的循環過程。書後還附有一套「親子互動卡」,協助父母在遇到親職困境的時候,讓這本書可以成為更有力的支持。

    喜歡這本書在網站上的介紹:沒有任何一本書能給父母教養孩子的標準答案,回歸到愛的方式,就是最有力量的教養之道。而這本書的親職核心概念就是:

(一)親子互動就像一面鏡子,讓我們也看見自己。

(二)孩子不需要完美的父母,孩子需要真實的父母。

(三)能照顧自己情緒的父母,更能給予孩子有力量的支持。

(四)教養在於:聆聽孩子的心,看見孩子的靈魂,感受他真正的需要。

(五)當一個「剛剛好的父母」,不太緊也不太鬆。

    其實當我自己在閱讀的時候,身為兩個孩子的母親,我並非一口氣就把這本書讀完,因為每讀一篇、一段,就有一些話語進入自己的心中。我也讓自己停下來,聆聽思索,自己與孩子的互動。

    我相信,要養出有力量的孩子,真的要讓父母先有力量。唯有我們將這些美好的概念、心靈的提醒,轉化為自己生命的元素,甚至讓自己先清除心中的垃圾、釋放生活的壓力,重新面對自己與愛的關係,無論是愛自己,與配偶之間,與原生家庭之間,這樣,我們才能站穩父母的位置。孩子自然而然從我們身上吸收、觀察到生命的美好流動,教養就不再是一種難題,而可以回歸到父母與孩子,愛的互動。

    當親子關係緊張,孩子出現問題時,責怪孩子是容易的,為孩子貼上標籤也是父母的習慣。但倘若我們願意回到自己身上,願意看看自己是否有哪些需求沒有滿足,傷口沒有癒合,願意先照顧自己心中的內在小孩。那麼,就更容易面對孩子的狀況,明白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鏡子。

    成為父母就是踏上修行的道路,如同本書所語:〈無論如何,接納與深愛自己的當下〉於是才能〈聆聽與接納孩子的當下〉,因而可以擁有一〈吸收與敞開的溝通關係〉,於是〈父母可以在關鍵時刻對孩子產生正向影響力〉。

    其中的況味,是每一位讀者的心靈旅程。

    也推薦有興趣的人可以到作者的blog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lishu,聆聽更多親子互動的美好回音。

 

 

後記二:

「養出有力量的孩子」一書作者將在台北帶領親職工作坊,有興趣的人不妨親自參加體驗!


 

~【養出有力量的孩子】~

親職概念與實務,看見自己的親職模式 

主旨:

1. 藉由概念的探討,與親子實務演練,擴展出視野;
2. 重新看見親子親密的可能;
3. 支持孩子長出他自己的力量的方式;
4. 父母學會如何在重要的時刻,支持自己,
  照顧自己的心, 讓自己能回歸到愛。

(如有使用花精的必要,老師會在課堂上講授和建議)

課程內容:

堂次
週二上午9:00~12:00
短講主題
(會隨著團體需求而彈性更動)
實務技巧
(同左,保留修正的彈性)
一.
4/15
父母之心,修行之路
“碰”恰恰─回歸中心

二.
5/13
愛被什麼卡住了,俄羅斯娃娃結構
與核心需求連結
三.
6/10
聆聽與表達
碰”恰”恰─連結與同在
四.
7/8
有條件vs 無條件的愛
支持孩子的本質
五.
8/5
斡旋一個交流的空間
碰恰”恰”:
聆聽、表達、協商
六.
9/2
當孩子很拗
陪孩子走情緒
七.
9/30
完整而有”力量”的孩子
收回自身的投射
八.
10/28
親職議題,夫妻與家族溝通
碰恰恰:聆聽、表達、協商
九.
11/25
支持困難的孩子
情緒穴道敲敲敲
十.
12/23
當父母需要協助
家族排列的敬重原則

講師:王理書 老師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電影名稱:尋找新樂園
內容簡介:
本片根據亞倫尼創作的舞台劇「那位曾經是彼得潘的男人」改編而成,故事背景設在1904年的倫敦,敘述蘇格蘭劇作家詹姆斯貝瑞和一名寡婦以及她的四個孩子的友誼。這段友誼啟發了貝瑞創作的靈感,寫出後來名聞世界童書經典《小飛俠彼得潘》。電影從詹姆斯貝瑞如何得到靈感創造出小飛俠這個人物開始,一直到將這本劇作搬上舞台首映那一夜,這一夜不但改變了詹姆斯貝瑞的一生,也將會改變他身邊所有的人的生活。
演員陣容:
【神鬼奇航:鬼盜船魔咒】強尼戴普
【鐵達尼號】凱特溫斯蕾
【特洛伊:木馬屠城】茱麗克莉絲蒂
【金獎影帝】達斯汀霍夫曼
觀後感:
難得進戲院,這幾年多半租DVD。而這部片是我一開始看預告片便期待欣賞的。
看完後,浮上心頭的觀感居然是「死亡」。
沒想到彼得潘這麼夢幻富想像力的故事背後,其實隱含著對死亡的一種解釋及述說。
片中的男主角因為年幼喪兄,在目睹母親無法接受的情況下,給自己一個解救的出口:哥哥去了夢幻島。
而後來巧遇女主角一家人,在面對其中一個孩子彼得對喪父的哀痛與失落時,男主角寫出了與這家人相處的種種回憶,而將兒時的夢想訴諸戲劇,並鼓勵彼得寫下自己的故事。
但他們兩人卻又同時面對自己心愛的人的死亡,即劇中的女主角,彼得的母親,詹姆斯在婚姻外默默愛著的女子。
不知道是否是當時的社會環境文化,片中對於死亡、對於婚外情的描寫,其實都點到為止。在華麗繽紛的舞台上,嗅不出太多的黑暗,有的是一位劇作家的熱情、天真及想像力。雖然女主角也曾幽幽地埋怨:是你教我們假裝。
假裝一切都沒事,假裝凡事都有可能,假裝我們之間只有純純的關懷。
愛,無法訴說(即使後來男主角的妻子已然接受丈夫需在另一名女子身上找到幸福、靈感),而死亡,也將以美麗的糖衣包裹。
是因為長大,所以必須堅強?是因為成為大人,所以懂得假裝?懂得不再哀傷?而這又跟彼得潘,這位號稱長不大的頑童,成為強烈的對比。
因此另一個感想是:原來探索每一個故事背後的故事,竟是這麼有趣!
為何作家寫出這樣的童話,原來還有一段人生故事值得述說,這其實更值得探究,甚至可能帶來更多的啟發及收穫。
故事不見得重要,說故事的「人」才是生命的主體。
一定還有其他的故事,值得書寫,值得被看見,我這麼相信著。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這幾天趁著放假,沒有特別的計畫與安排,有時間欣賞幾部電影。
其一是「
色戒」,另一部有相似感受的是「情婦與鯨」。

這麼晚才看色戒,總覺得有點虧欠。畢竟李安的電影總令我覺得耐人尋味,我甚至還因此去圖書館借了一本關於他前半生的自傳,試圖更認識這位導演。
在他的電影中,往往有一種熟悉親近的感覺,或許是他可以把某些共有的心情加以描繪表達,讓人看了感動。
不過看完這部片,我的心情卻始終沉重。甚至心底不禁冒出疑問:李安先生為何要拍這麼悶的片啊?
絕不是整部影片的情節沉悶,相反地,情節的鋪陳、演員的演技、佈景道具等等的考究,都可說是一部精緻而用心的視覺饗宴。
但,其中所要談的是怎樣深刻的情感與人性啊!

我一直記得影片快結束的時候,當女主角王佳芝與大學話劇團的那一票人,臨死之前,突然閃過一幕,即故事一開始的時候,那群人招喚王加入他們的暗殺計畫,使得原本青澀的女子為了所謂的大我,甚至必須與不愛的團員發生性關係,卻隨後得知男主角易先生將離開香港,而結束他們天真的戲碼。但這個未完成事件,也導致幾年後,王必然會再粉墨登場,了結與易之間的牽扯糾葛。只是無法預料,「色易守,情難防」,怎樣濃烈的情愛也得按照大時代的規則。或者也可以說,是因為那樣的時空背景成就了這樣的情感。

我之所以對這一幕念念不忘,是突然有一種感覺,覺得話劇團的這些人其實自成一個小系統。在系統內,王因為毒教條而成了代罪羔羊,為了大我必須犧牲小我。尤其當團員個個第一次親手殺人,更堅定了彼此以系統的存在與平衡為重,也以愛國的信念為由,忽略個人的想法與感受。
那個時代背景是一個更大的系統。
當人因為某些扭曲的信念〈不見得完全錯誤,卻往往缺乏彈性〉而壓抑心靈的聲音,便會形成未完成事件。該走的情緒沒有處理,想說的話沒有說,心底的傷痕未獲療癒。
所以,故事必然走到這幾個人同赴死刑的結局,那是一種老早就放在心裡的約定。他們靠王而成功,也因王而死去。

至於王與易之間的情愛著實太過糾纏,已不是我想深入探究的。

系統的互動與影響,未完成事件的延續,也是我在觀看另一部電影情婦與鯨的感受。
這是一部文學氣息濃厚的影片,主要描述兩個不同時代的女人,如何在自身的生命與愛情裡掙扎與解脫。
兩個女人的課題,我暫不多談。
但有趣的是,故事的鋪陳乃是現代的女主角薇拉憑著照片與信件,尋訪過去的女主角蘿拉的歷程。在這個歷程當中,兩個女人的生命重疊,薇拉揣想著蘿拉在愛戀當中的心境與情緒,也藉由理解與明白找到自己的方向,甚至透過同一頭鯨魚在不同年代的擱淺,點出兩人之間的連結。
我很好奇為何是這樣的描述手法,尤其是讓薇拉偶遇蘿拉當年故事裡的重要配角,以至於展開這一場尋覓的旅程。
我甚至覺得,像是蘿拉靈魂的呼喚,像是當年的未完成事件,之於蘿拉與她的攝影師男友,死亡或許是一種解脫與相遇,但對於當時的小男孩〈也就是薇拉偶遇男子的父親〉,蘿拉的到來與離去是一段未完成的故事,直到薇拉的出現,直到真相被還原。
電影裡面隱約透露的命運牽引,能否說是一種系統的影響呢?一種更大系統的聯繫。

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對心靈太過著迷,連看電影都像在看心靈的脈絡紋路。
而人的意念與心思何其複雜,身心靈的交互影響又何其奧妙啊!
姑且不論觀後感,這兩部都是非常精緻優美的電影。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好久好久,沒有欣賞舞台劇了。應該說,觀賞的次數其實是屈指可數。
這次,因為一份邀請,我跟同事一起觀賞台灣戲劇表演家劇團的大型舞台劇「
胭脂盒」。

據說這是一個有關七個七十歲女人的愛情故事。
一進場,坐下來,目視著舞台上的布景,心中浮現一種特別的感受,因為等一下戲開場,就可以看到演員真切地在眼前表演。這是舞台獨有的魅力吧!
果真,當燈光暗下,七個動作緩慢、說著不同口音的女子上台時,舞台形成了一股聚焦的魔力。

故事由每一個老太太各自的回憶開始。
老實說,當第一段愛情故事上演時,我發現,這齣戲與我原先想像的頗為不同。
原本以為主題會圍繞在不同女人的愛情,會以女性的角度來詮釋愛情的各種面貌。
當然,並不是說這齣戲沒有這些元素。而是當故事開始鋪陳,帶給我更強烈深刻感受的是,每個女人愛情故事背後所承載的歷史脈絡。
因為時代的動盪,因為歷史的演變,因為大環境的趨勢,造就了這些兒女情長的緣起緣滅。
所以,與其說是女人的愛情,我更欣賞其中因為歷史的背景所帶來的影響。

若不是因為戰爭衝突,無論是國與國、黨與黨、種族與種族,族群與族群,就無法鋪陳出這些愛情故事。
而愛,之所以動人深刻,也因為在這樣的時代考驗及種種衝突之下,更顯出她的珍貴。

場內有很多學生,我不禁有一種感慨:不過才相隔數十年,他們如何去瞭解體會戰爭的可怕、至親的生離死別、人命的寶貴與卑微、衝突所帶來的傷痕……。
這也不禁使我想起,前些日子採訪老兵時的感動,那些宛如電影情節的故事,正活生生地在一個走過歷史的老人身上留下印記。
時代的變遷太過迅速,歷史的傷痕何時痊癒?年輕的生命懂得向過去學習?懂得珍惜與感恩嗎?

每一個故事,都由不同身份背景的男女來詮釋。
有趣的是透過彼此不同的語言,就可以創造出互動時的張力。
講上海話的,講台灣國語的,講山地腔國語的,講英文的,講客家話的,不同的族群透過語言的表達,傳遞了不同的生命與文化。就算完全無法溝通,人與人之間還是可以擁有一種共通的語言,那就是:愛。
因為愛,打破了彼此的差異、衝突、怨恨,消弭了彼此的敵對、鄙視、不解。
除非願意愛,否則,人與人之間以各式各樣的名目發起的戰爭,還是會繼續上演。

一部笑中帶淚的舞台劇。
不只談女人,不只談愛情,而是關於時代脈動之下的感情流離。

女人的胭脂盒裡究竟裝了什麼呢?
如果說對這齣戲尚有遺憾,大抵就是愛情的元素太過傳統、女人的角色太過消極。
在時代的變動之下,難道女人只能等待嗎?
等待男人回來,等待臨時的變成一輩子,等待男人幫她準備生日蛋糕?
除了對愛情的堅貞,女人應當還有更豐富的生命能量。

仍是一場動人的藝術饗宴,由演員在台上親手烹調。
有機會不只看戲吧!
想到戲劇治療也是另一種拓展心靈的方法啊!


演出內容:
《胭脂盒》由編劇/導演李宗熹,透過細膩刻畫人性的特色重新改編,描寫七個七十歲老女人的愛情故事,藉由七個不同年代、不同背景、不同族群的女人們,譜出這七段動人故事:
1940年,日據時代,本省女人「王紅」與台灣軍伕的「俊男」,時代下動人的兒女真情
—《一匹紅布》
1944年,國共內戰之時,上海女人「陳萱」與國民黨軍官「楊超」間最真摯的情感
—《三十秒的安靜》
1947年,二二八事件時期,本省女人「黃娟」與外省男人「林合」間跨越族群的真愛
—《易碎的燈籠》
1960年,原住民湧進平地,原住民女人「樹青」與台灣老兵「李峰」間動人的火花
—《臨時的檳榔樹》
1970年,美國大兵進駐臺灣時代,臺灣女人「小嵐」與美國大兵「威廉」雋詠的深情
—《敲三下》
1990年,新臺灣女人「澱琪」與舊臺灣男人「港生」平凡中的溫馨故事
—《燭光》 
2000年,美國華僑「紫球」與台灣男人「阿三」天真純粹的堅定友誼—《童年》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不知道為什麼,與其說是這幅圖令我感動,不如說是這段文字的描述更令我心動!

下班後,我帶回從圖書館借來的一本書「脆弱」(大塊文化出版)。吃飽飯,趁著女兒在看卡通,一個人在書桌前默默地閱讀起來。
每一頁,都是一幅圖畫加上一段文字。
我試圖讓自己停留在畫面上,抑止想望先看文字的衝動。
因為這本書是先有圖畫的產生,才有了文字的描繪。
先由太太Martine Delerm繪圖,才由先生Phillipe Delerm根據圖像搭配文字。夫妻一同創作,也增添了閱讀時的一些趣味及遐想。
究竟繪者想要傳遞什麼?而文字的搭配又如何能夠相輔相成?

有些主題,因為文字,讓圖畫延伸更多的想像。
有些主題,畫面即足以說起一個故事,甚至引發觀者寫詩的靈感。
例如這一篇,光是圖像,就有詩般的故事。如果用不同的文字詮釋,說不定又有另一番韻味。

非常喜歡這本書,無論是個別的圖畫,或者是詩般,描寫生命、心靈的清新文字。
雖然畫面的構圖十分精簡,文字的字數也不多,卻彷彿在空白之處留下深沈的印記,牽動靈魂的顫抖。


再一次感覺,圖像會自己說話,有時候比文字更多更深!
且讓我就此停筆,由觀者自行體會。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