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這裡
國內手創心靈牌卡「療心卡」、「Fun心卡」、 「Fun心福卡」、 「知心卡」、「心靈牌卡私房書」、「聊心話大冒險」的設計者,周詠詩老師,分享各種心靈牌卡的輔導妙用,以及身心靈與生活與文字與圖像的小小宇宙。 ★課程研習邀約,請來信:shinehearthome@gmail.com ★個人網頁,請到訪:http://www.shinehearthome.com ★牌卡購買,請參考:http://www.heartcards.com.tw

目前分類:催眠 (3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結束三天的催眠課程,好開心,好滿足!

感謝這次絲雨老師的邀請,可以一同帶領美國NGH催眠師的證照課程。

在前三天的基礎後,我結合了Gilligan老師的嶄新催眠手法,更深入地拆解催眠助人的歷程。

從催眠手稿的建構,圖像式的連結,正向意圖的設定,正向資源的開發,身心中心的紮根,一直到帶領成員經歷雙聲催眠,動態催眠,靈魂藍圖,前世回溯,創意中心的開發等等。

這三天,大家有笑有淚,我也再一次肯定催眠的用處。

我想,對於成員來說,除了可以學習到一門技術,在課程中,其實就是先學會放鬆,學會如何開發右腦直覺,也藉此處理個人生命中的困境。

當然,這門技術要成熟到一門助人的藝術,需要好多好多的練習,跟其他相關知識與經驗的豐厚。

但即便並非一開始執行一對一深度的催眠,我相信,成員也已經領略了廣義催眠的效應,可以用在自己身上,也可以協助有需要的人。

 

如果說,催眠的基本要素是:放鬆,專注跟想像力。

那麼,可以學習這三種能力,其實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有很多的應用。

尤其現代人時常處在高壓力的情境中,放鬆,是對身心的調適與滋養。

也因為資訊太過龐雜,如何訓練自己的專注力,並可以專注在對自己有益的事物上,也是很重要的。

至於想像力,就是創意的來源,也是讓自己可以美夢成真的一種能力。

這樣看來,即便不一定要取得證照,學習催眠,對自己一樣有很多好處。這是我在帶領課程後,更深的體會。

 

至於為何要透過催眠助人呢?

因為催眠是一種可以探究潛意識的方法。

而求助者的困擾通常已經不是意識所能找到解答,相對地,也因為真正的困境是被隱藏在潛意識之中,所以,催眠可以繞過意識,直達核心。

無論是從潛意識找答案,或是轉化更深的痛苦,透過催眠詩般的語言,帶領的方式跟歷程,就會帶來很不一樣的效果。

就好像,你在清醒的時候告訴自己要放鬆(腦袋知道,但身心做不到),跟你在催眠狀態下,接受跟經驗放鬆,其實是不一樣的。

而催眠,其實是催眠師跟個案共同經驗一場華麗的心靈冒險。

可以是非常以個案為中心的。

如同我帶領,但成員一一回饋自己的經歷,往往超乎我的想像。

 

總之,這是我一直會運用在工作中的方式。

 

今年的十二月,又要開課囉!歡迎把握一年一度難得的學習。

內容請連結http://heartcard.weebly.com/ngh2228338555206523049624107356572903129677.html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若不是因為七八年前剛好參加一場研習,體驗到催眠的有趣,我大抵也會納悶:催眠究竟是什麼啊?是睡著嗎?會不會被催眠師帶到奇怪的狀態或做出奇怪的舉動?會不會說出不想說的秘密?

以上的問題,當我自己學了催眠後,才知道,答案都是否定的。

而我永遠記得在NGH催眠師的受訓中,自己第一次被深度的催眠,經驗到從來沒有的狀態,不是睡著,卻像是醒著的做夢般看到特別的畫面所串聯的故事,有興趣的夥伴,可參考當時記錄的文章

我驚訝於,透過催眠的歷程與方法,真的可以碰觸到更內在或潛意識的訊息。

而後當我開始在工作上運用時,也發現有別於傳統口語治療談話所帶來的效果,無論個案是透過影像或身體的反應來經驗這個歷程,但當真的進入催眠狀態,也就是當人的意識比較鬆動,內在就會以非常美麗有趣又生動的方式與我們相遇,也可參考這篇個案寫的分享

 

當時,我也參加了Dr. Stephen Gilligan的催眠工作坊一直到現在(其為催眠大師Milton H. Erickson晚年的學生),從Gilligan老師身上,我更學到了更不一樣的催眠,可以是動態的,可以不用很深度地,但卻一樣可以讓潛意識現身。

當然對我來說,這不只是學催眠,而是學到關於助人更多更多的方法與態度。

 

所以,催眠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工作方法。

且是一種看似用口語說話,卻能夠帶領個案經驗不同狀態的方法。

如同牌卡,也是為了打開潛意識的大門。

但為何需要跟潛意識對話,是因為當我們遇到困境時,更深的困擾其實來自內在,也可能是被壓抑忽略的過往經驗。而相對地,答案與智慧同樣在深處。所以如果只是透過理智的討論對話,其實不見得可以處理真正受傷過不去的部分。

 

而成為催眠師,確實就是工作所需。

我所領受跟引導的,並非像是舞台秀或誇大地宣稱催眠的效果,但確實,催眠跟其他的助人方法有其不同跟獨特之處。

如果你想學習另一種很不一樣,可以帶領個案探索潛意識的方法,那就來學催眠吧!

如果你想增進自己對潛意識的了解,那就來學催眠吧!

如果你想增加另一種專長跟證照,那就來學催眠吧!

如果你想讓自己放鬆,也可以來學催眠吧!

 

十二月,我將跟鍾絲雨老師一起帶領NGH國際催眠師的訓練課程

小班制,雙講師,重點是真的讓成員好好學會催眠。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第三次參加Dr. Stephen Gilligan的催眠督導班。

因為是第三次,也因為前兩天已經看到不同組別的示範,覺得自己還可以跟上腳步,所以期待自己放鬆地參與小組的歷程。當然,不免還是有些緊張啦!

但這一次,真的有被督導的感覺。

老師的介入更多,指導更多,且真的對我說了很多。

能夠這樣被督導真的很幸福,但更佩服老師需要兼顧個案及兩位工作者的狀況,也可以說是同時督導跟協助我們三位。

試著分享其中的領受。

首先,要先把注意力放在個案的目標,也就是個案期望想要改變或成為的自己,那可說是正向的能量所在。

一般助人者,容易把焦點放在個案的問題,甚至不小心就被個案的困境催眠。

但以老師的做法來說,他強調兩股力量固然都是重要的,但先看到正向的部分,也就可以先讓個案找到自己的能量。在比較好的狀態之下再來面對所謂的問題,其實就更有資源可以轉化問題。

過程中,老師要我用呼吸來感受個案所說的,也就是透過身軀的感應。

一開始,我不太確定自己做得對不對,但後來有兩個發現。

其一是,若我一開始沒有注意個案的目標與力量,當我隨著個案的問題感受身軀的反應時,其實就很容易陷入閉鎖的狀態,連我自己都無法找到出路。

其二是,身軀的反應往往是誠實的,因為個案有可能因防衛機制而在口語表達上並未真實,但非口語的訊息就可提供重要的線索。

最後,比較像是在談助人的節奏跟韻律。但我也發現,以老師所認同的來說,其實跟傳統的助人工作有一個很大的不同是:真的與個案同在,不是個案有問題,助人者就是專家。而是助人者一同去經歷,也動容於改變的歷程。

所以,個案有多少想要改變的意願呢?而助人者又有多少想要支持的意願?那支持包括,當個案閃躲時,還可以堅持在轉化的路上。

 

說實在,督導過程中,我心裡真的冒出:好難的私語,真要達到老師的境界啊!

但,靜下心來,我知道,我不是Gilligan,我也不像Gilligan,也不需要跟他一樣,我只要找到我自己可以做的,且只有我可以做的。

因為我相信,轉化有很多方法,問題有很多種答案,助人也會有很多不同的風格。

以我目前的工作來說,不見得會做得如此深入,但我真的從老師的課程中有許多不同層面的收獲。

就像是如何讓創意生生不息,如何透過這樣的模式整合身心靈,如何有一些特別的方法來協助個案,如何透過非傳統的催眠達到效果。

真期待,明年再相見!

而我衷心渴望,發展自己的道路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兩天繼續上催眠督導班,雖然是第三次上課,但依舊感覺到跟基礎班是非常地不同。

只有24位成員,每三人要一組,其中一人當個案,另外兩個人當教練,而Dr. Stephen Gilligan會在小組中帶領跟督導。

基本上,是很有挑戰性的。

 

話說,上完基礎班的隔日清晨,寫了一篇文章:從我的自卑談起

到了督導班,很明顯地意識到,這是關於我跟這個團體的關係,而並非以學生的身分來說。

說實在,這幾年的工作,變動性很大,並不像待在一間學校或機構,每天跟固定的同事相處,培養或深或淺的情感。

當然,所謂同學就更沒有了。

所以,當不是講師的身分,又覺得同學是很厲害的情況,要如何互動呢?

但,另一個有趣的內心狀態其實應該說是,我不太喜歡無聊的社交。

應該說,想被人了解,但這麼短的時間,其實只能做表面的對話。

所以我看到,自己有一面想要一個人安安靜靜,但另一面,也渴望與人連結。

說這部分是因為,這樣的發現,其實是自己可以去穿越的,即便並非課堂中的收穫。

 

而說到課堂中進行的,有兩部分。

一部分是我發現,雖然不在台上,但越來越知道如果我是教練,要如何往下走,如何協助個案。

也更看到老師是如何巧妙地督導跟運用當場所有的資源。

更見證了之所以要用催眠的方式來進行,是何以會帶來轉化的效果。

另一部分是透過進行的每一個個案的歷程與生命故事。

就好像看到別人的傷,感受別人的痛,經驗別人的療癒。同時,反觀自己,即便故事不同,某些感受跟經驗卻是相似的。

如同,我們都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我們可能對父母又愛又恨,我們可能很想做自己又害怕評價,我們可能很想愛人又害怕受傷。

而很有趣的是,在場的多半都是助人工作者,是想去幫助別人療癒傷口的。

但我真的看見,我們多半也是為了想要拯救自己的家庭,療癒自己家人的傷痛而走上助人之路。

但更有趣的是,當我們願意先療癒自己,才有更多的可能跟機會去幫助別人。

於是,即便是這樣的督導小組,台下的人卻都可以透過個案的歷程得到啟發與感動。

就像是,療癒自己,就是療癒全體。

 

無論童年如何,家庭如何,過往如何,身為成年人,都需要為自己的成功跟幸福負起責任。

因為我們真的可以,創造自己想要的人生!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喜歡催眠,喜歡她如詩般的語言與調性,喜歡透過這樣的歷程打開潛意識的空間。

剛開始學的是傳統的催眠技術,但同時接觸了Gilligan老師的工作坊後,則打開了另一個更寬廣厚實的視野來看待催眠。

 

今年算是第四度參加老師的工作坊,但同時報名了基礎三天跟三天督導。

這三天的基礎課程,其實概念是類似的,但技術層面有更深入的學習跟運用。

為何要催眠?

因為透過這樣的歷程,重點是放鬆意識的控制,放鬆過去經驗帶來的影響,放鬆對問題的負向評價,也同時在放鬆的空間中,打開更多的可能性,讓閉鎖的能量能以創意的方式展現。

簡單來說,我們大抵知道怎麼做,腦袋看似明白,但問題是往往做不到。以講道理的方法是無法觸及內心深處並帶來影響的。

所以透過進入催眠狀態,進入潛意識,再讓這些正向的資源或語句進入,就會更容易觸及中心,達到效果。

當然,我喜歡老師的教導,其實不只是催眠,而是累績多年的實務經驗,理論,生命歷程,而建構出一套完整地看待人,看待所謂的問題,看待何謂療癒的概念架構與方法。

有很多的洞見,跟傳統的心理學,其實是不同的。

有很多的操作,跟傳統的催眠,其實也是不同的。

但,我真的很喜歡老師所帶來的分享。

就催眠的學習來說,真的是打開一個新的世界,原來,除了一對一的深度催眠,還可以這樣做。

 

而我也發現,我確實將之前所學運用在工作中。

以療心之路的操作來說,透過冥想,身軀的連結,找到相對應的中心。只是我透過療心卡為媒材,並加入精油的香氣。

而Fun心卡字卡的設計,同一張字卡有兩個相對應的牌義,確實就像老師所講的如何整合兩極,如何打破負向的定義,而看到其對個人生命的價值。

期待這些學習還會繼續在我前行的路上開花結果。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催眠究竟是怎麼樣的過程?又為何會帶來一些啟發與成長呢?

從2008年拿到美國N.G.H.催眠師的資格,到這幾年陸續參加Dr. Stephen Gilligan的催眠工作坊,催眠對我來說,並不像電視上演的那樣神奇或者被人控制的感覺。而是透過催眠師口語的引導,一步步帶領個案放鬆地開啟與潛意識對話的旅程!

所以,催眠不是睡著,也不是無自主權地任由催眠師擺佈。

也許有點像是有意識地做夢,就在半夢半醒之間,比較容易調整平日僵化的意識框架,而經驗到其他的可能性。

因此,我很喜歡運用催眠的技巧,不見得需要一對一的深入,而是在談話的過程中加進冥想與放鬆,讓個案找回自己的中心與平靜。

對催眠好奇又有點擔心的夥伴,不妨來體驗安全又有趣的催眠活動。

三月的週三晚上,我將帶領兩種不同的催眠方式。

一種是躺著的放鬆催眠,並運用守護天使卡,帶領成員在全身的放鬆後,連結自己內在的智慧花園,聆聽天使的訊息。

另一種則是站著的夢想能量球催眠,並運用價值信念評估系統,幫助成員體驗美夢成真的內在歷程。

我自己很喜歡後者的方式,也發現特別適合平日容易胡思亂想,較不容易靜下心的夥伴喔!

有興趣者,請點選線上報名表囉!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即便在催眠活動中,成員分享了自己的體驗,例如:身體輕重的變化、觸感跟光線的改變,大家還是會好奇地問:這就是催眠嗎?我有被催眠嗎?

催眠的評估指標之一是:是否感受到跟外在現實不一樣的狀態。例如:明明這個空間沒有開燈,卻覺得變亮了!明明溫度沒有降低,卻覺得變冷了!
當然,有各種不同的感官變化,也有深淺的程度不同。
但,這都可以說是進入了催眠的狀態。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4098263  

一般人可能以為催眠就是一定要「看見」畫面,甚至看見前世今生。
但其實,各種感官知覺的改變,都可以說是進入了催眠狀態。

以最近這兩次的個別催眠來說,兩人其實都是先來自情緒的觸動及身體的回應。
個案A在一段時間的深化及放鬆後,感覺到胸口有一個黑色的三角形,於是,我先帶領她去感覺這一塊及其他部分,並透過顏色形狀的改變來達到較好的狀態。之後也聯結到現實中的人際關係。
個案B在還沒進入深層的催眠狀態,就流淚了。於是透過這個情緒的出現,我繼續往下發展,感知到身體相對應的部位。
也就是,一開始最被觸動的是情緒、身體的感覺,之後才有一些畫面。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因應成員的期待與需要,預計舉辦以催眠為主題的活動。

其一是「與你的守護天使相遇」。
透過團體催眠的歷程,帶領成員進入放鬆狀態後,來到屬於自己心靈的祕密花園。
在這花園裡,我們將與自己的守護天使相遇!
當然,也可以說是內在的智慧者或靈魂的聲音。
我們可以提出問題或困惑,與其對話。
對我來說,這不是通靈。而是透過催眠的手法,帶領成員進入自己的潛意識。
若說潛意識是我們各種生命的腳本,各種可能的存在,各種智慧的寶庫,那麼,能夠給自己這樣的旅程來經驗,總是能夠發現有別於理智意識的回應。

其二是「顯化你的夢想能量球」。
這是一個很特別的體驗,因為成員是站著,而非躺著,來進入催眠的歷程。
透過感知自己的能量球,並設定一個目標夢想,或者也可說是想要改變的問題,藉由這樣的歷程,帶來轉化與不同的體悟經驗。
過程中,還會配合身心的信念評估,來看看我們與這個目標的距離。

前者是放鬆的、溫柔的、滋養的。
後者可以說是有趣的、動態的、帶來力量的。

當然,催眠還可以有很多形式與主題。
團體催眠與一對一的深度催眠,自然有不同的效果。
但對於不了解催眠、好奇的朋友,這可是難得的機會!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後一天的催眠工作坊。

先分享一個簡單卻帶給我很大幫助的練習。
這是一個關於信念的評價歷程。
想好一個自己欲達到的目標,是正向的,並且內容不要超過五個字。
接著依序詢問自己下列問題,在頭腦、心跟腹部的位置,給予1~10的評分。

當我進入恍惚狀態時,冒出了「發光」這個目標。
而跟著老師的引導,每問一個問題,其實是三個數字在不同位置,同時出現。
首先問的是:你有多渴望這個目標?
你有多相信達成這個目標是可能的?
你有多相信你有能力達成這個目標?
你有多相信你值得擁有這個目標?
你有多相信實現這個目標是合乎倫理(或是合適的)?

令我驚訝的是,我腹部的分數居然都比前兩個中心還高。
基本上,這幾個問題的評分都是高的。也令我意想不到的是,最低分是出現在最後一題。
這一題其實跟忠誠有關,當老師這麼說時,我想到在家族排列中有提到的關於孩子對家庭父母的忠誠,也就像,如果我的父母不快樂不成功,基於對他們的忠誠,我也不會讓自己快樂或成功。
這是一個很特別的發現。
之後在轉化的練習中,我浮現出「榮耀」兩個字來平衡高低分的落差與狀態。

另一個讓我感動的是,有三個10分同時出現在我值得的這個問句。
突然之間,我深深感受到:自己是被愛著的。
我值得發光,值得成為自己!

這些歷程與答案,非自己處在意識清楚的情況下,會連結到的。
但當然,在Stephen老師所謂第三代的摧眠裡,他同時看重意識與無意識的功能。
所以也許在熟練自我覺察的技巧下,不見得要進入恍惚狀態,才可以發現答案。
不過,真的覺得很有趣!

也更明白,老師在說明人為何會陷入痛苦、出現症狀以及為何要用這些方式來促使轉化與改變。
因為更深的創傷往往需要在無意識的層面工作,也許這麼說,相對的資源與力量也隱藏在具創意的無意識裡。
當然,一般人主要是以有意識的狀態在生活著。也因為當意識無法面對處理當前的痛苦挑戰,故需要讓自己在更深的層次探索與整合。

而老師所強調的是:症狀是提醒自己覺醒的禮物,創傷往往就是力量的來源。任何自己不想要的陰影或心魔都是為了平衡。
所以當不再有先入為主的評價,任何在我們身上發生與存有的,都可以成為整合的資源。
我們是自己生命的專家及療癒者。
助人者乃是提供一個安全的空間、一份支持的關係來迎接個案的轉化。

如同Stephen老師所給出的:自我覺察是身為人類最珍貴的禮物,因為這份禮物可以幫助我們改變自己的人生。
改變是有可能的,過一個自己喜歡的、開心的人生是有可能的。
這需要一些方式、持續的練習,卻可以帶來巨大的影響。
因為世界都在我們之內。

真開心自己越來越懂得也經驗著這些!

除了牌卡的分享,是不是也要來另闢催眠的工作坊呢?!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催眠工作坊繼續第二天、第三天。
喜歡Stephen老師,其實已經不只是因為催眠,而是老師身上有太多豐富的,關於人,關於心靈,關於痛苦與療癒的智慧與經驗。
即便有些內容是之前上課聽過的,還是喜歡看著老師表達出對人性存有的那份愛。
說其痛苦與症狀,背後都有正面的意圖,都是生命試著要覺醒。
問題或事件並不絕對好壞,重點是我們與問題及事件的關係。
但這轉化的歷程要如何發生,透過催眠或這些技巧為的是,鬆動舊有緊繃的框架,讓生命之流可以再度流動。

在生生不息的催眠模式中,古典的意識往往造成痛苦模式的重複,藉由讓自己回歸中心、與場域連結、設定正向的意圖,讓具創意的無意識可以帶來更多的可能性,產生自律的流動。
正如同,左腦的功能是理性的、線性式的,但也帶來僵化,容易聚焦於問題。
而需要透過右腦的,藝術般的、可以感知場域的,才容易打開與無意識的連結。
因為,在無意識的層次中,什麼都有可能發生。
但需要透過意識的層次,成為現實。
問題是痛苦往往就是來自單一的視野與框架,故讓自己可以與無意識連結,去找回新的觀點與看見。
但催眠的功能不止於此。
並非只是想法上的轉變,而是整個人可以進入更深的場域,在身心靈不同層面經驗轉化。


簡單來說,就好像理智上知道,但做不到,或心裡就是過不去的狀態。
無法用語言或所謂改變想法就可以解決。
以我第二天與夥伴的催眠練習來說,當時我們進行的是英雄旅程的對話。
在意識層面,我知道我的召喚是創造。
但當進入恍惚(催眠)狀態,我的無意識卻以畫面及一連串的故事來回應我。
而這是我在意識層面不會發生的。
甚至在歷程中,我的身體也有強烈的感覺,非自己有意識的去呈現。
我深深體會到,與無意識(潛意識)連結的重要性。
當然這不代表意識不重要,如同也並非右腦優於左腦。
而是在我們太過使用左腦或當我們身陷痛苦之中,需要發揮右腦的功能及無意識具創意的連結。
這是人的整體,也正是我們需要整合之處。

如同老師提到新時代的陷阱:「信念創造實相」。
實相是由許多系統或稱過慮器所建構的。
信念是其一,但非唯一。
或者這麼說,也許我們可以覺察的是想法,但其實還有更多更多的部份。
所以僅僅只是改變想法,不盡然就會創造想要的現實。
因為思考,其實是左腦的把戲,是無法與更深的自己連結、與生命共鳴。
更何況若是有所謂的創傷或正面臨人生的苦痛,療癒之道也並非只是單純地改變念頭。
反過來說,痛苦或創傷只是想法信念造成的嗎?或者說,有更深更深的部份是因為我們暫時沒有感知與覺察,於是又回到理性意識的層次,試圖分析與解釋。

說實在,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記錄書寫的。
不過可以感覺到這次對於老師的架構,自己有更清楚的明白。
也從中學到更多超越所謂催眠的內涵。

生命有好多層次。
答案不只一個。
療癒有好多可能。

如同老師所說:身為人類有一個珍貴的禮物就是自我覺察。
藉由這個能力及培養這個技巧,可以讓自己從痛苦中找回力量,可以發現改變框架的方式,可以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三度參加Dr. Stephen Gilligan的催眠工作坊,本次的主軸除了生生不息的催眠模式,還多了英雄的旅程。
其架構一開始就提到召喚,一份活出屬於自己獨特天賦的邀約。
剛好前幾天抽Fun心福卡,正巧抽到:「使命。追求夢想,完成自己的使命,生命將會更加精彩亮麗!」。
這陣子,我更確定自己的召喚是:創造!
凡無中生有的歷程,都讓我感受到生命的喜悅。

但有人不見得會覺察到召喚,甚至是拒絕召喚。
即便決定跟隨召喚,在小小的亮光出現後,通常要面對的就是內在的心魔與陰影。
在這裡,Stephen老師強調的概念就非與惡魔對抗,奮力消滅,而是如何與心魔建立一份關係。在這份關係中,彼此都有所轉化,也就是把問題吸納進來,相信所有的症狀都是一份覺醒與禮物。
當然,後續還是可以培養指導者及資源來協助自己完成任務。

我想自己已然走過從村莊(努力完成別人的期待)出走,歷經荒原(自我的陰影),而來到實現天命的階段。
於是,在任何一刻生命結束,對自我來說,都沒有太大的遺憾。
像是扎扎實實地活過、苦過、歡笑過,找到了寧靜的秘訣。

先寫下我最有感觸的:就是被催眠啦!這也是我很期待的。
與其說是被催眠,不如說是期待在這樣的歷程中,與自己的潛意識相遇,經歷與意識不同的狀態。
在第一天簡單的夥伴練習中,夥伴只是很簡短地引導,我的知覺就很快地變化。
在練習中,先談到正面意圖與目標。
我腦海中浮現一棟房子。
令我較詫異的是,這原本就是我設定的主題,但以為會以語句出現,沒想到浮現的是畫面。
接著談到資源的連結,出現的是大地之母,很亮的光。
這部份讓我的身體很有感覺,甚至雙手還突然有了重量,就像是收到一份很大的禮物。
真的很有趣!

而在下午的個案示範中,因為帶著學習的期待,總是留意著老師是如何進行。
自然也有成員在事後提出疑問,試圖理解老師為何這麼做或那麼做。
但在示範中的某一個片刻,我突然感受到:老師其實也是在當下發展其治療策略與方向。
當然,還是照著他所要講授的架構,但因應每一個不同的個案狀況,其實就是當場亦步亦趨地展開治療的歷程。
有點像是當下的直覺或靈感。
但並非說是天外突然飛來一筆,而是在專業的訓練與實務的經驗累積下,又保持著當下的專注。
事後的分析有點像是最後所提到的左腦與右腦的功能。
凡創造性的無意識所拋出的象徵,都非單一的訊息,需要右腦來感知與整合。
用掌管理性邏輯的左腦試圖分析,就無法探索更多的可能性與超越舊有的模式框架。
幾乎像是在談心靈牌卡與圖像療癒的運作般。

很期待,這幾天將展開的學習之旅!
對我來說,已經不只是學習催眠,而像是從前行者的口中確認:是的,就是這樣,這就是活出生命、療癒心靈的旅程!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暌違三年,再度參與Dr. Stephen Gilligan的「Generative Trance Workshop」(生生不息的催眠工作坊),像是再度確認、複習、找回初心與激發創意。
我最受感動的還是
Gilligan老師對於治療與改變的觀點。
相信所謂的問題、症狀都是潛意識欲帶出生命轉變的訊號。
我們要做的不是改變問題,而是與問題共存,給予問題一個人性化的存在空間,透過催眠的方式,帶出更多的可能性與體驗。

如同問題不是問題,如何看待問題才是問題。
這也是「自我關係療法」中強調的。
而我也相信,是Gilligan老師這一路的生命歷程,無論是師承米爾頓艾瑞克森或是在合氣道、佛學等不同領域的鑽研,及本身的特質,創造並給予出這麼美妙、溫柔又帶著療效的方式。

與一般傳統的催眠不同,並非我們印象中:個案要躺在舒服的椅子上,像是睡著般。即便是傳統的催眠,催眠師是透過引導帶領個案進入更深的意識狀態,主控權還是在個案手上。
而生生不息的催眠,不需要太多時間的漸進式放鬆,可以讓個案坐著、站著,並透過肢體、位置的移動,更深地體驗催眠的狀態。

要運用詩情畫意的語言,如同音樂、充滿韻律般的語調,甚至唱首歌,都展現了更多層次的催眠技巧。
當然,在厚實的心理學背景與經驗下,Gilligan老師也教導了治療的架構與步驟。

我再次確認複習,這些我所認同的治療觀點。
也再度找回,療癒的初心。
確實就是在那一對一的陪伴中,與個案分享,人性的光輝與美麗。

短短三天的課程,除了專業的學習,也觀照自己。
在練習與引導中,都可以看到許多潛意識自動浮現的影像,也感覺到光影的變化,有一次甚至還聞到牛奶的味道。
也在老師的分享中,去看自己目前的困擾。
很有意思的是,Gilligan老師說:「想要改變問題的力量,反而會讓問題無法改變。」
越是想要改變,某個部分,就越是拒絕接受某一種存在,某一種本屬於我們的部分。
這樣的抗拒自然造成內在的掙扎、困頓與無力。
其實,通常被卡住,就是我們以為只有一種觀點、一種選擇,且我們的身體也呈現僵硬的狀態。
所以,如何放鬆,如何打開一個安全的空間,如何找到身體的中心(穩定的力量),如何發現不同的資源,會是轉化前的預備。
而進入更高的意識,透過潛意識有創意的回應,會幫助我們找到新的可能性。

這才發現,這是這幾年自己在做與分享的。
在問題之外,體驗當下,找回一種寧靜的本質。
在這樣的狀態中,滋養自己的力量。
而心靈牌卡,正可視為意識與潛意識對話的媒材與平台。

結合之前所學的,我更清楚「療心之路」,透過療心卡、天堂油、冥想,如何成為一趟療癒的旅程。

遇到欣賞的老師,真是一件美事!
可以當學生,更是一件幸福的事!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時候會不禁在心底詢問自己:為什麼要從事助人工作?
在這樣的工作裡,不免看見生命的苦痛、人性的軟弱。一開始,也許就是一張張憂愁陰鬱的臉孔,訴說著你想像不出的曲折。
你要如何去承載,又如何有能力去協助,好讓你們共同看見悲劇的祝福、人性的光輝、挫折所激發的力量,如何看見轉化的可能、改變的契機。
當你越深入自己的內心,專心地聆聽對方的故事,你不禁深深感受到,生命的奧秘,真是一個謎。

該如何描述這兩天「生生不息的改變,催眠工作坊」督導班的歷程呢?
原以為,第二天結束再來寫第一天、第二天的收穫,生命卻彷彿又跨越了一層。
且讓好酒沈甕底,慢慢地發酵。讓我用時間的順序來訴說。


督導班的學習模式是先由想擔任個案的成員選擇兩位伙伴當作治療師,三人成為一組。在這兩天,每一組會坐在課堂中央,老師也會在其中,一起進行改變的歷程。我本以為老師只是在一旁觀察,其實就是與成員一起工作。有時會建議,有時就直接帶領。這是一種美好又深刻的學習。
我很喜歡老師說的一個比喻。
當他與接生他女兒的婦產科醫生討論生產這件事。那位醫生說:99%的生產是一種自然的過程。醫生只需要去從旁護持,讓這過程自然地發生。只有1%才需要醫療的介入。
老師接著說:心理治療也是如此。治療師如何去營造一個改變的場域,讓個案自身的轉化自然發生。或者說我們的目的,其實就是去激發個案自身改變的動力。所以運用催眠,協助個案接觸他的潛意識,從中發掘他的創意與問題的可能性,帶領個案一同穿越整合。
個案不只是帶著問題而來,更是帶著解決的能量而來。
治療師並非解決問題的專家,乃是願意看見生命更深層的意義與力量。

所以第一天,我試圖去觀看、聆聽,每一小組所發生的,以及該如何促成跟隨轉變的流動。
如果是我會怎麼進行?老師及治療師,又是如何進行?
好像有一團糾結的毛線球,你要如何去找到線頭。有時不止一條線,乃是有不同的軸線在其中纏繞。療癒的切入似乎也可以有一種以上的方向。
我發現之前學習家族排列的一些原則,正好可以協助我去瞭解。
其一是:與系統當中最微弱的部分一起。那個被系統忽略的,才是你要注意的。
其二是:朝有力量的地方工作,而非專注問題。
特別,每個人其實都是自我催眠的專家。個案已經被自己悲劇式、受害者般的狀態催眠許久,治療師要留意,自己可能被個案的問題催眠。


第二天有一個成員的故事深深打動我。
一開始看起來是那麼地悲慘,也看到她是如何試圖去遮蓋忽略。
後來我深深地明白:她是這麼愛她的家人,所以願意犧牲自己。
這也是家族排列帶給我的看見。一個孩子所做的,無論看起來多麼地奇怪,那是站在孩子的角度以為:這樣就可以挽救父母的婚姻、這樣就可以解除家庭的痛苦,只要我更乖、更懂事或者我更壞、我離開、我死掉。
當我連結到這個部分,我自己的心也打開了。如果說是站在治療師的位置,我會覺得,是生命本身教導我們、啟發我們,關於這深深的愛。
而這份愛,或者也是一個可以帶動個案轉變的存在。


我是第二天最後一組的第二位治療師。
程序是一開始每個人都要對自己、成員及團體做一個請求。
老師希望我可以像太陽一樣散發詩般的光芒。正好在當天早上,我把先前寫好的一首詩送給他,那是前兩天課程結束後的感動。
我一直猶疑著是否要與他分享。
特別在督導課程中,我發現我會把自己縮小。
因為參與的成員多半是四十幾歲在這個領域的前輩,有大學老師、精神科醫生、心理師等專業人員。
我呢?
社工系畢業(還是大二從日文系轉系的),不經意考上社工師,卻又進入學校擔任輔導老師(也是意外地修習教育學程),跟心輔或諮商這一塊,似乎又有一些距離。隨著結婚、生了兩個小孩,家庭的負擔讓繼續進修的想望,化為參與特定工作坊課程的形式。
或者是覺得,自己好像並非依循著社會的規則在發展吧!但心中其實也明白,那並非我要走的路。

開始之後,我發現自己身體有一些感應,也試圖讓自己更能夠與個案同頻。
在此就不描述細節。
老師最後用一個超越意識、超越時間、超越重量,與光的粒子有關的催眠引導作為結束。
輪到我回饋時,我分享,當個案一開始提到一個被吊死的女人的畫面,我立刻聯想到我第一次被催眠的經驗
在那一次的第一段歷程,我是被村人吊死的女巫,因為他們不瞭解為何會有這樣治療的力量。我用這個故事試圖連結個案想呈現自己卻又害怕的部分。
我也分享了「讓你的光芒閃耀」這首詩的片段。
老師接著對我說:「我真的看到,在妳身上有奇怪的治療力量。」
「這個世界需要更多女性的療癒力量。我很高興,有很多女巫,正在覺醒。」
那一刻,我真的有點被震住了。
尤其在英文、中文翻譯交錯的時空,又專注了好一段時間。我真的很驚訝,會有這樣的回饋。
內心自然是歡喜的,卻又有點不敢置信。
「我是嗎?我有嗎?老師不會是在安慰我吧?!」內心底那個小小的、害怕的、猶疑的我在詢問。
另一個部分卻好似明白,這當中的源由。

我被大大地激勵與肯定。

為何從文學轉到助人工作?為何從社工又轉向輔導?為何又從學校走到個人工作?
為何要助人?
其實,我只想做自己。
因為就是喜歡探索自我的心靈,喜歡瞭解當中的運作與奧妙,喜歡聆聽另一個靈魂的聲音,喜歡一同發現生命的動人之處。
用自己也喜歡的方式,用我真實的樣貌。
不是老師,不是社工師,不是助人者,最後只是我。
那麼有沒有可能,對方也願意,展現自己真實的模樣?那個內在的、小小的、呼吸著所有的哀傷與歡愉,不敢活出真我的存在。
然後我們都會明白,我們並不完美,我們還是會經歷痛苦,還是會有軟弱,但同時,我們也可以超越,可以接受,可以改變。

所以,我真的很感謝,願意與我相遇的朋友。
最近我感覺到,自己真的是傻傻地踏上轉變工作型態的旅程。
沒有錢,沒有自己的場地,沒有特別的人脈,也沒有宣傳的管道,我只是在這裡,書寫。
然後居然有人,願意來上課、來相談。
難道我不擔心經濟?沒有後顧之憂嗎?當然不是。
但我想,我只是渴望做自己。
與人分享心靈、生命的奇蹟,是我的天命。


謝謝老師,謝謝同學們,也謝謝,你們。

也將這首詩與大家分享。 


讓你的光芒閃耀

我們最深層的恐懼,不是我們不夠資格
我們最深層的恐懼是:我們是超乎可測的有力量
最嚇壞我們的是,我們的光,而非我們的黑暗
我們問自己:
我是誰?我怎能是才華洋溢、美麗、有天賦、棒透了的人呢?
事實上,是你不讓你自己成為怎麼樣的人!
你是神的孩子
你玩的很小,是無法服務這個世界的
縮小自己來讓別人在你身旁感到安全,是沒有啟發性的
我們天生就是注定來光芒閃耀的,如同孩子一般
我們生來是為了彰顯我們內在那「神的榮耀」
並非只是一部份的人是這樣,我們每一個都是
而當我們願意讓我們自己的光芒閃耀
同時我們也無意識地允許他人去做同樣的事
當我們從自我的恐懼中解放自由
我們的存在便也自動的解放了他人 

~Marianne Williamson~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還是先為這兩天的基礎課程,寫下心得吧!
首先想到的居然是之前寫過,Gilligan老師所說的:「治療應有如詩的演繹,而非如科學的推演。」
今年是Gilligan老師第七次來到台灣帶領工作坊。
主題是「生生不息的改變,催眠工作坊」。

先分享兩個故事。
其一是老師的老師,催眠大師Milton H. Erickson與一個小男孩的故事。
一個單親媽媽帶著他的兒子來見Dr.Erickson,這位母親訴說兒子凡事都不聽她的話,於是要求兒子要聽醫生的話。這個小男孩生氣地在地板上跺腳。
Dr.Erickson請這位母親先出去,讓他單獨與這位小男孩在一起。
他對小男孩說:「如果是大男孩,可以再跺更大力一點。」小男孩立刻跺得更大力。
「大男孩可以跺五十下吧!」於是,小男孩開始更大力地跺腳,一直到他身體疲憊卻不敢停下,望著Dr.Erickson。
Dr.Erickson暗示他可以坐在一旁休息,開始與他討論大男孩能做而小男孩不會做的事,例如:協助母親、負責任等等。(印象中大約是這樣)
這個故事談到Dr.Erickson一個重要的治療理念,就是利用的原則。利用表面看起來是負面的,帶著好奇的心情去發掘其中正面的部分與資源,而非與其對抗、壓抑或忽略。
這或者說明了Gilligan老師在生生不息的自我轉化方式中,所想要傳達的一個重要理念:就是並非去對抗問題或痛苦,而是先預備一個更好更有力的狀態,再把所謂的問題帶進來,讓創造與轉化在這樣的場域中自由地流動。

可以讓生命流動,讓生命在認知、在身軀、在場域的三種心智智慧中,自由地流動。
而催眠就是促進或連結這三者的開放。

可以說,Gilligan老師整合了多位大師的精神、理論與實務經驗(除了Dr.Erickson,還有我也很喜歡的家族治療大師Satir),創造了自己的治療模式與觀點。
所以這兩天不只在學習催眠的技巧,更是理解他如何看待人的轉變與療癒。
在這樣的基礎下,如何看人、心智、靈魂的運作,格外重要。所談論的也或者超越了心理學的領域。
但不明白這些,其實就無法深入治療的精神。
當然,由此而延伸的催眠技巧與方法,也是之前從未接觸過的。尤其又與傳統的催眠或前世回溯有所不同。
在這兩天的催眠引導中,不只是給予正向的建議,乃是透過不同的方式,引導個案創造一個具有療癒的空間,由個案自身的意識與潛意識來進行轉化。所以轉變乃是當個案不再聽從催眠師的暗示,開始聆聽自己內在的聲音。

讓我很有觸動的是第一天第一次經驗團體催眠時,Gilligan老師一開始請我們將注意力由想法轉移到呼吸。當我很認真地注意自己的呼吸,反倒無法很平順流暢,有一刻會感覺到自己好像無法呼吸,但生命的氣息還是繼續流動著。因此我突然瞭解到,除非呼吸自動停頓的那一刻,否則生命依舊持續著,妳無法迫使她停止。
但我們卻常常理所當然地運用身體,忽略生命的寶貴,並且扼殺、壓抑、棄絕心靈的運作。既然無法停止呼吸,那就停止感覺,停止思考,停止愛的流動。
因為身心卡住、僵住,生命的流動就無法繼續。

第二天的能量球也很有意思,比先前學到的,有更多的內涵與創意。
自己在每一次的團體催眠中,都有影像或身體重力,甚至嗅覺感受的變化。
我甚至發現,催眠可以再與藝術治療結合。例如第二天結束時,我其實很想畫畫。


第二個故事是Gilligan老師與一位個案的故事。
這位年輕的女性在年幼時受到性侵害,長大後因為工作可以易於取得武器的關係,不斷出現要用炸彈報復加害者的幻想。
Gilligan老師先帶領她進行一段催眠。接著,他說:「妳真的很想用炸彈殺了他。」他又繼續問:「妳覺得什麼方法最有效?」
那位女性立刻眼睛一亮,開始訴說。
重點是Gilligan老師並沒有在一開始就排斥反對這表面看起來十分有害的幻想,乃是與個案調頻同步,給予其一個接納的空間,相信在這負面的症狀下有正面的意義。靈魂正待覺醒。
接著,才又進行之後的催眠與療癒。
我很感動於這樣的態度,對人的接納,對生命的尊重,對痛苦的包容。


其實這也是我這幾年在助人工作上的感觸。
透過學習藝術治療、催眠、家族排列,我學到了當下療癒的方法,而非尋找問題。
問題不是問題,如何看待問題的態度才是重點。
但先前的學習經驗中,常常需要花時間瞭解個案的問題、原生家庭等等,好似把焦點放在問題,其實反倒被個案的問題催眠。
而這幾年的學習,可以直接在當下與個案工作。更重要的是,個案才是面對自己生命的專家。治療師乃是創造一個情境,讓個案的創意、潛意識得以在其中發芽成長。


生命的奧秘真是訴說不盡。
對我來說,可以一睹大師的傳承與整合,實在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後記:
寫完之後,好似一道煮好的熱湯繼續冒泡,總覺得還有很多部分可以書寫。
除了內容,其實我很想用不同的形式傳達,用詩,用圖像。
正因為人性的豐富,超越語言所能完全表明,超越科學所能完整研究,且每個人都是如此獨一無二。那麼,如何談論心靈?探索療癒之道?
在這兩天的體驗中,我看到Gilligan老師自身所說、所示範、所呈現的,就是很自在流動、愛的、幽默的、誠摯的。在表達治療理念,也用了詩般的語言(他甚至讀了一首詩)、隱喻、故事,很多的表情手勢。


在生生不息的療癒模式裡,我感受到創造力的力量。
因為生命可以自由地流動,自我可以感受到身體的,覺察到認知的,拓展到場域的,並在三者間得以整合,那麼,當連結到潛意識,或承接更大的力量,創造,就是生命熱烈全然活著的證明。
創造新的視野,創造不同的感知,創造多元的框架,在痛苦中發現正面的意義,讓生命的花朵綻放,讓心中囚禁的鳥兒可以飛翔。
像詩人所說,藝術家所描繪,古老的歌曲所吟唱的,生命之河的律動。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天使療法的網頁上看到這樣的一段話:「據說每當神想到愛時,一位天使就因而誕生,而天使就是高頻的愛能量,在這個特殊的世代,祂們蜂擁到人間,滿足我們長久以來渴望但羞於開口的慾望-被愛。」
想起週末幫老公催眠時,這段話落入我的腦海。
因為是老公主動提起,先用OH卡看看他想探討的問題,再用塔羅牌來進行解說,最後則用大天使卡當作指引。
每一種卡片及抽卡的結果,都有一些相關的提醒。

至於催眠呢?我詢問他想探索的主題。
想看看前世,他這麼回應。
 
於是,難得兩人獨處的深夜,我們進入了催眠的國度。
隨著身體的放鬆、催眠的深化,可以感覺老公的臉部表情變得柔和,甚至年輕。
之後我詢問他的感覺,他用不同於一般的輕柔聲音回答:很放鬆,但看不到畫面。
我笑著說:「你可能有些秘密不想讓我知道吧!」
他倒也坦然接受這樣的解釋。
確實,想要輔導幫助太親近的人,有時候反而有另一種顧忌與糾葛。
如何與親近的家人配偶「談心」,需要更多的智慧與藝術。
 
沒有明確的前世訊息,我帶他探討目前的課題。
回到過去,處理一些遺憾,表達心中想說的。
想要再更深入找到事件的源頭時,影像還是沒有出現。
最後我邀請他與守護天使相遇。
 
之前的過程,他確實有進入放鬆的狀態,但眼皮很少閃動,較少搜尋影像,也沒有其他較強烈的身體反應。比較明顯的是在回憶過去時,可以感覺到他有感受到當時的情景。
因此,我先請他想像他與守護天使相遇的地方。
「在雲端、有夕陽的光。」他說。
「我往下掉了。」我給他一雙翅膀,並請守護天使接住他。
老公的雙手開始舉起,「他的翅膀好大,抱住我。」
我請他與守護天使對話,享受能量的交流。
後來老公說,他感覺到守護天使用頑皮的眼神,暗示他:你應該知道問題的答案啊!
 
結束催眠之後,我們有一些分享。
我肯定他越來越進入催眠狀態,至少與守護天使相遇,並非是一般的想像作用。
我也發現,對於第一次的催眠經驗,有些人不見得就能看到影像或容易回到前世。
但正如一本催眠書上所說,催眠的作用是:
1.言語能引導出心中的圖像,也能指揮肌肉動作,直接引導出身體的感覺。
2.心像能引導肌肉動作、引導情緒、平衡感的活動等等。
3.需要花費一些時間才會有所反應。
4.花費的時間與反應的本質,因人而異。
 
在這幾次的催眠歷程中,當事者都是第一次經驗催眠,確實都花費一段放鬆深化的時間,而且每個人反應的狀態都各不相同。
但,都與潛意識有了一次特別的接觸。
尤其在最後與守護天使相遇的部分,似乎都會有某種程度的回應。
 
守護天使的網頁上面繼續寫道:「當你來到人世間時並不孤單,造物主在我們離開天堂大門的那一刻,為每個將要離家的孩子精心挑選了最適合他的守護天使,陪伴我們度過生命中的每個難關,分享每一刻的喜樂或哀愁,並指引我們的一舉一動。祂們忠心的守候只有一個目的,協助我們找回自己在天堂的身分,並開始執行神的計畫。」
 
透過催眠,連結我們的守護力量,是不是很美呢?!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催眠個案的親身分享,以三次分別記錄被催眠的經過與收穫。
能夠在催眠之後寫下一些文字的迴響或是畫下催眠時的一些影像,都是整合意識與潛意識的方法。

★☆★☆★☆★☆

昨天晚上,和Una老師相約要進行一場催眠。其實這場催眠原先是在二月底要進行的,但是因為Una身體不適而延至昨日。對我而言,這真是一場簡單但特別的旅程。

當然,我是被催眠的那位。接下來,讓我如實的記錄這特別的經驗~

催眠的地點選在我的住處,一個我熟悉的地方。當我們將環境佈置好之後,我便躺在床上,準備進行催眠。 Una開始進行一連串的漸進式放鬆訓練,我可以感覺到Una在我的右手邊,可以聽到她的聲音,感覺到那紫色的光線隨著她的指令逐步的照耀著我,被照耀的地方漸漸的放鬆下來。我的呼吸很平穩,我可以感覺到我的右手食指正隨著她的指令(右手食指往上)試圖告訴她「我準備好了」。但是到了倒數幾秒,我的呼吸開始急促,進不下心來。


我可以感覺到有人拉我的手指,要拉我進入催眠狀態,但是我好重,我沒有辦法和他一起往上,我覺得有點難過。Una給我一對翅膀,讓我可以飛,我可以感覺得到我在揮動翅膀,他拉著我的手跟著他飛。一直飛一直飛,但我不知道要飛去哪裡

後來,我看到光。在我的額頭右上方,好亮,甚至有點刺眼。Una要我進入光裡面。我很努力往光的方向靠近,但光源忽遠忽近,我進不去。我覺得好累,而且想上洗手間。

----
中場休息,Una說我還在催眠狀態哦!我半信半疑的完成想做的事,然後回到床上----

再一次我又隨著指令進入催眠狀態

Una將我的右手舉起,要我隨著自己的節奏慢慢放下,讓自己也更能進入催眠的狀態。我感覺到,有股力量扶著我的手肘,輕輕慢慢的往下放,我感覺很安全、很舒服。

接著,我又感覺到光,一樣在我的額頭右上方,好亮!好剌眼!身體忽然覺得有風吹來,好涼。忽然有想要抱胸的動作!!但我不知道為什麼?

Una
要我進入光,我努力的往光前進,但好累哦,一直到不了光的地方。一直往右上方的方向、往上接近,後來借助著翅膀的力量,我穿越光。但我看不到什麼,只是覺得空曠,忽然,我覺得有塊布條矇著我的眼睛!!我有點驚嚇也有點失望,跟Una說:「我的眼睛被布矇住了耶!我看不見!>"<
         
在失望又害怕的告訴Una:「我的眼睛被布條矇住了」之後,Una便提議去找我的守護天使!我很開心也很期待,要和我的守護天使相見了呢!^^

隨著Una的聲音,我「遇見」了我的天使


其實剛開始我沒有看到她,我感受到一團黑黑的東西在我的額頭左上方,愈來愈近~愈來愈近,Una說:「讓它進入妳的身體,那是天使要給妳的禮物。」聽完這句話,忽然我的右上方又出現那團光!!我的嘴巴不自覺的張開而且張得好大,因為左上方的黑點和右上方的白色光束要進入我的喉嚨、我的身體


接著,我感受到我的右手掌心好熱,彷彿有人握住我的手,好溫暖、好厚實。
那是我的守護天使。她溫暖的手彷彿告訴我:「
別害怕,我陪妳
我無法看到她,所以我們用觸覺交談。我可以感受到她從我的左手邊移到我的前方,她似乎想拉我起來,因為我的雙手被她握住,我感覺到她的手順著我的手肘、手臂,一直到腋下,好像要抱起小寶寶的姿勢,但是我太重了,沒有被抱起來。呵 ^^a

我想看見守護天使的願望似乎被聽見了。在我眼前出現一個黑影,漸漸的,我才看清楚,那是一個穿著長裙,左手提著手提袋,右手拿著一本大書,側身面對我的長髮女生。我是先看到身體的下方,再慢慢地往上移動,但只到脖子就停住了。後來她的身影周圍有白色的光從背後照過來,讓我可以看得清楚。


我很高興,也很滿足。原來我的守護天使是個這麼溫暖的人,難怪在我的生命中,我也一直遇見好溫暖的人。

我很滿足的離開了催眠狀態,先前的那些想進入光的努力,讓我的手臂好痠,但進行完催眠的過程之後,我整個人很放鬆,也很滿足。Una,真的很謝謝妳呢,給我這麼寶貴的經驗!

當然,結束之後就迫不及待的和Una談談這次的催眠過程囉~

 
這真的是一次很棒的催眠體驗,那天催眠一結束便迫不及待的和Una談談剛才發生的事。現在心情沉澱下來之後,似乎更能知道它想告訴我的訊息。

其實在催眠剛進行的時候,我是很擔心自己無法進入狀況的。所以當Una倒數進入催眠狀態的數字快結束的時候,我反而緊張了起來,無法放鬆。而且當那股力量想指引我進入更深層的催眠狀態時,我卻無法和它一起往前。這樣的狀況在進入光的時候也同樣發生,我很想進入光,但我和光的距離總是忽遠忽近,而且我也發現我並沒有用盡所有努力地往光邁進,那種想進去又有點遲疑不前的感覺,讓我好累啊!

其實,那時候我有點害怕,害怕在光的另一方會是什麼光景?也擔心我能不能夠順利進去?

Una一再的詢問我要不要進入光?我堅定的回答我要進去!忽然心裡一陣放鬆,我就進到光裡面了!!光線穿越在我的臉上,那種感覺好特別!

我很同意Una的想法:每一個經驗都在反應妳現在的狀態。在催眠的過程中,我有太多的擔心:擔心自己無法進入狀況,懷疑自己的能力(因為聽Una分享的催眠經驗,感覺很順利也很清楚),也很害怕自己將看到的景象。雖然我說我準備好要進行催眠,我也有意願進行催眠,但是事實上,我剛開始並不敢把自己全部交給Una,或是說交給我的潛意識

此外,我也發現到一點,(這一點Una也是對我又好氣又好笑的!)其實在催眠的前半部,我並沒有將我的身體感受到的所有訊息告訴Una,所以Una也無法知道我的情形,以致於當時有些小狀況。而我當時沒有如實的告訴Una的原因是:我不知道我說的是不是真的?我害怕說錯!(現在想想,我也覺得自己很好笑^^a)

那些矛盾及拉扯,其實正說明了我的狀況啊!

先前玩了許多心靈圖卡,其實這些矛盾已經被發現也被安撫了。沒想到它又出現在我的催眠過程中,透過這個歷程來告訴我:「順從妳的想法,相信自己,並放鬆心情的去面對,妳就會得到妳想要的!」我想,這是給我的一個珍貴的禮物!

當我真正接觸催眠之後,我發現它吸引我的,不再是要去探索我的前世和未來,也不是要和我的守護天使相遇,而是去接觸更深層的自己。當我看到我的守護天使之後,我更有這種感覺,因為我覺得那有可能就是另一個我!我和另一個自己在對話……我相信,當我全心放鬆、全然接受的去面對自己,我會得到更多來自內在的回應,無論用什麼方式。

************
催眠花絮碎碎念:
1.
當我在催眠狀態忽然看到右上方有光的時候,我一直以為是Una拿著小燈在照我!那時我的心裡還不斷地在想:她是不是怕我沒有進到催眠狀態,所以利用小道具來幫助我呢?
2.
原來催眠時仍然可以聽見外在的聲音,並沒有跟外在隔絕啊!
3.
在聽完Una的分享之後,我才知道其實每個人所「看」到的影像會不太一樣。我一直以為那是像電影畫面那樣播放呢!所以我當時才認為我並沒有看到影像。現在回想,原來我在被布矇住眼睛之前,我是有「感覺」到影像的,那是一個空曠的地方,好涼啊~然後我有被疑似揍肚子的動作>"<
4.
現在還是很懷念左手被握住的溫暖感覺。自己握自己好像沒有這麼熱耶!^^a

 
 ★☆★☆★☆★☆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前晚,幫一位朋友進行催眠,想探討的主題是關於工作的下一步抉擇。
在催眠深化的過程中,感覺對方的反應比較小,但進入催眠狀態後,回應方才指令所提到的右手,有感覺到一股拉力。
因此,我請她隨著這股拉力繼續往前。

在催眠的過程中,這位朋友並沒有明顯的影像,倒是身體有所反應,感覺到身體被黏住〈我暗示她有一雙翅膀可以往上飛〉、有一股拉力、右上方有光等等,隨著一步一步的探索,我請她吸收光的能量,並邀請守護天使與她相遇,她也可以感受到手掌的熱度與能量,並在最後看見守護天使的些許樣貌。

一開始在進入催眠狀態時,朋友提到,害怕自己無法進入狀況。但我聽得出她語調的變化,看到她有時在搜尋影像時眼皮的跳動,即使多半都是身體的感覺而非影像,她確實進入了催眠狀態。有趣的是,約莫一小時後,她表示想起來上廁所,我暗示她尚未離開慛眠狀態,且回來後會進入更深沉的狀態中。於是,她睜開眼睛,起身如廁。回來後,我重複一個深化的動作,發現她的右手以非常緩慢的速度放下,慢到我更加確認,她真的進入催眠狀態。

但在催眠的歷程中,對於身體所感應到的,當想要繼續探索時,會有忽遠忽近、時有時無的狀況。即使我強化她的感覺,引導她回應某些歷程,還是有一些拉扯。朋友很期待自己能夠看到影像,也很渴望看見守護天使的模樣。但,她甚至感覺到有一塊布矇住眼睛,守護天使的影像也是先看到下半身,慢慢往上,停留在脖子的部位。

事後討論時,我們第一個主題乃是關於究竟她是否有進入催眠狀態。當她感覺到亮光時,還以為是我在一旁拿著小燈。我跟她確認,確實有進入催眠狀態喔!
「那為什麼沒有影像?」朋友問。
「每個人進入催眠狀態後的感知不同,潛意識呈現的方法也不同。」不過我還是再度跟她澄清,有關如何算是看到影像的部分。
「真的很特別,身體感覺到被拉著、光的刺眼、手掌好熱。」她說,我也贊成唯有親自經驗過催眠的狀態,才會了解她的真實。

之後我們談論催眠的歷程與感受。
我的發現是,催眠的反應除了因人而異之外,催眠的內容與歷程,其實也反映出個案的狀態。
因為害怕無法進入狀況,因為常常有一種想要又要不到,與自己的渴望若即若離的關係,潛意識也如實地呈現內心的動力。
朋友問:「守護天使會不會覺得我很煩?為什麼不容易進入光中?是不是她不想讓我看到?」
我想,潛意識其實就是自己內在更深沉的部分,除非內在的高層智慧認為現在不是解答的時機,我會將這樣的狀況解讀為:潛意識就像一面鏡子。催眠的歷程就是一種呈現的方式。
當人往自己的心中找答案,是什麼阻礙了自己更往深處探索?
如果能夠先發現這個答案,就可以化解阻礙、療癒傷口,才能帶著更大的能量繼續往前。所以並非潛意識不願意顯露,而是要跨越這一步才能夠明白真正的問題。

所以,相信自己靈魂的完整,相信當自己願意,每一個當下都是美好的祝福,每一個經歷都有她的意義。即使與自己想像或預期的不同,不代表就是沒有回應。
催眠是可以讓潛意識浮現的方法,卻不是另一個客體來解答所有的困境,因為被催眠的還是自己啊!
越認識自己,就能夠明白自己所要走的路。


後記:
書寫完上述的感觸,又想多說些什麼。
我想,我最初的直覺想說的是:相信自己,對這位朋友,也對我自己。相信自己的意願已經被聽到,相信之後所經歷的都是一種回應。

第一次經驗催眠者,因為不知道是什麼樣的歷程,難免會有自己的想像與擔心。倘若帶著問題前來,必然希望能夠找到解決之道。但因為一切都是如此無法預料,你絕對不會事先知道,在這次催眠當中所會經歷的,無從計畫潛意識所呈現的。因此,會害怕、會憂慮,會期待看到影像,甚至想要回溯前世,或經驗別人的特殊體驗,我想都是可以了解的。

而從這次的經驗,我自己的領悟與學習就是:接受這個歷程,放心去體驗,某種程度是對自己的一種信任,相信自己的潛意識會說話,相信內在的智慧明白最適合自己的步調與方法。接受超過自己所預設及所能理解的,敬重自己所體會的,那麼,潛意識就會繼續工作。
即使當下不明白,透過催眠與自己的靈魂深層接觸的體驗,也會在日後的生活孕育孵化,為自己找到一個較清朗的角度,成為一種面對困境的力量。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第一次在學校的個別諮商中,運用催眠。
原本相約的學生有事,我邀請另一位相談一學期的孩子。

心中有個念頭是: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心靈的改變需要自身的意願。我不會勉強學生來會談,因為承受痛苦的是個案自己,但願意踏出第一步也是對方的決定。

好不容易找到一間有沙發的教室,還是會有下課鐘聲、喧鬧聲的干擾。

而這個孩子,其實是容易覺察到影像的。我想,也是因為我們之前建立了信任的基礎。
催眠的主題是如何改善現況,如何不受情緒的影響來達到對自己的目標。
具體的問題與狀況不在這裡詳述。

之前在上證照班的課程時,老師有提過:青少年其實很容易被催眠。
但這次的歷程還是比我料想的快速。
當我進行到催眠深化的階段時,個案的潛意識已經準備好,眼皮也不斷地跳動。

進入催眠狀態後,個案看見一個身穿希臘袍子的小女孩行走在森林中,周圍有小動物的陪伴。她離開家,想要去一個很喜歡的地方。
小女孩說:她是神的孩子。
過程繼續進展,中間甚至遇到一些波折與風浪,最後小女孩來到一處農場,遇到一對曾經解救過她的老爺爺與老奶奶。
我請個案描述她所看到的,也讓她與這對老人對話。
老爺爺跟她說了一個故事:
從前有兩個月亮,其中一個覺得自己最棒,就趁另一個睡著之後,將她敲昏。於是,另一個成為無數的星星。這個月亮擁有能力,卻感到孤單。
我詢問這個故事的意義,個案不明白。
之後,小女孩又來到一間黑暗的小木屋。她把自己鎖在小木屋,而木屋位在很高很高的山上。她向大家證明她的能力,卻又感覺自己的孤單。
我邀請小女孩的守護天使出現,於是,小女孩有了可以飛翔的翅膀、保護自己的光環和一枝仙女棒。
我邀情個案與小女孩相互擁抱,也將這一連串的故事做一些連結,進行催眠後的暗示。個案覺得平靜、感覺滿滿的。

喚醒之後,個案的眼神變得明亮。
我想,我們都對方才的過程感到驚奇。
我一方面驚訝個案這麼快就進入狀況,一方面也讚嘆潛意識所浮現的美麗訊息。
我甚至好奇地詢問那個月亮與星星的故事,是否是個案曾經讀過的。
她回答不是,連她自己都不太明白方才所經驗的。
我們針對這個過程進行一些分享與討論。
最後她問道:這個跟原本的問題有甚麼關聯。
我請她可以慢慢消化,甚至寫下來、畫下來。而我也會寫下我的觀感。

雖然只有進行兩個小時,進入催眠狀態後的歷程,其實是一長串的情節。
我覺得,個案並沒有進入很深的催眠狀態,但確實是容易看到影像,所以,畫面的清晰與進行的速度都比較迅速。
若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我對於這一連串的故事,有幾處較為著迷。
其一是當一開始我詢問小女孩的身分,個案回答:是神的孩子。事後討論時,個案也沒想到自己會這樣說,卻是當時直覺的答案。
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具有療癒性又充滿愛的訊息。
當個案在現實的困境當中,可以與更大的力量連結,就會拓展生命的視野,也會明白自己是被支持保護的。

再者,對於老爺爺說的故事,也覺得是一則美麗的隱喻。
至於必須證明自己的能力卻又感到孤單,或者是個案更深沉的生命議題。
其中的根源在於自我價值與跟人的連結。
為何需要證明自己的能力?為何以為曲高一定和寡?
某些矛盾也出現在,為了遺忘傷害也會把相對的資源與能力一併捨棄。


在過程當中,我試圖協助個案與現在的課題做一些連結。
至少最後的擁抱可以增加面對現實困境的能量。
不過,這次的歷程更加提醒自己:對潛意識的開放與敬重。因為個案的經驗就像進入一個未知的世界,而我需要亦步亦趨地傾聽與跟隨,無須先行架構療癒的方向與手法,信任潛意識會有最適合的回應。

結束後,突然想起這一週抽到「靛藍色小孩與水晶小孩」這張卡片。我由衷感謝,並非只是我陪伴個案,透過潛意識的訊息,我也得到滿滿的收穫!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要拿到催眠師證照之前,非常nice的老師希望我們藉由三個實習個案的練習,並由老師在一旁適時協助的情況下,親身體驗催眠引導的歷程。
於是,我老早就約了兩位朋友,第三位則是先前在課程中以同學當作對象。
結束課程的隔日,我與這兩位朋友,分別進行兩場催眠,各有出乎意外的特別體驗。

為了保障朋友的隱私,我以簡單的描述分享她們的經驗(已經過她們同意)。
這兩位朋友都是我十分熟識的,且先前都有過深入的分享。
朋友A非常地可愛,因為她告訴我前幾天做了一個夢,夢見我正在幫她進行催眠。一開始她有些許的擔憂,但後來夢見我幫她祈禱與祝福。
因為這個夢,我也藉此跟她澄清一些關於催眠的疑慮。
因此當天上午,我想,她帶著十分樂意的心情與我一同來到工作室。
 
經過一番會談,今天的主題為人際關係。
進入催眠狀態後,潛意識以非常特別的方式透露出這位朋友與人相處的心靈樣貌。
她看見自己有一間非常美麗夢幻的房子,屋內有許多她喜歡的東西。
經過一番瞭解,我強化她能夠掌握這個房子的鑰匙,由她來決定邀請誰進入屋內。
原本,她習慣看見別人的需要就會自然地將自己屋內的東西送給朋友。於是,請她想像她可以享受並擁有原屬於她的這些豐富,才更深刻地發現,原來屋內的東西都尚未拆封。
我們邀請她將屋內的東西一一拆開,留下屬於她自己的味道,讓她更多地感受與體驗她在人際關係上的自主與自由。
最後,以愛的能量來療癒。
在即將結束的時候,她突然說:還沒,等一下,椅子還在搖,我覺得好熱。
我跟老師有點詫異,因為催眠椅並沒有晃動,室內的溫度也沒有改變。
但在催眠狀態下,她經驗了能量的充滿。
直到她說停下來了,我才將她從催眠狀態下喚醒。
 
事後,她也感到十分驚訝,不明白居然會有這樣的體驗。但,確實是一次很棒的經驗!
 
這位朋友很特別的是在於催眠狀態下,肢體動作十分地放鬆。而關於她想探索的主題,潛意識以非常美麗的隱喻來呈現。
 
朋友B也分享她已經事先查過相關的資料,在心底思索這次所要探討的議題。
當她分享關於她與過世父親的關係,眼淚便已經不自禁地流下。她其實明白自己的許多狀況與需要面對的課題,卻似乎還找不到解決療癒的答案。
 
進入催眠之後,朋友B與朋友A的狀況十分不同。
朋友A的想像力豐富,進入催眠狀態之後,潛意識以具體的畫面來呈現。
朋友B則是以強烈的身體反應。
一開始,她感覺到四肢的沈重,很冷,甚至到牙齒打顫、身體發抖。
接下來的歷程,則會不由自主地哭泣。
引導的重點在於跟過世的父親相會,說出她一直沒有機會說出口的話。
因為她一直不容易看到畫面,但身體卻會有所反應。所以我們暗示她在感受到父親的時候,右手食指會不由自主地往上。而她確實也多次感受到了。
這段催眠的歷程很長。
中間試圖用與父親開心相處的印象來替代對父親死亡的不捨與恐懼,最後,關鍵仍在於她是否能接受父親的意外死亡。
每一次的轉折,都有更深刻的發現與體會。
喚醒之後,朋友B還是有一些身體的反應。
我與她分享一些我的想法與之後的建議。
 
老師回饋我:該好好謝謝這兩位朋友。因為該遇到的,都在這兩場催眠當中有了體驗。
老師說:我出師了,可以執業了!
 
我發現,個案的意願非常地重要。除了願意,也需要較為開放的態度,相信潛意識的訊息,而避免用過度的理性加以詮釋分析。
當然,也因為彼此的信任。個案相信催眠師的帶領與過程當中的引導直覺,相信一切都有美好的安排與禮物。
 
我也明白,每個人在催眠狀態下所呈現的截然不同,每個人接受潛意識的反應也不太一樣。但,這都是一份恩典!
 
更加體會到,在潛意識的狀態下,生命的課題與探討的層次、解決困境的方法,都跟在意識狀態下是那麼地不同。
實在非常地有趣,也深具療癒的效果!
 
我,也在發現自己的路上,特別透過潛意識與直覺的帶領,相信一定會經歷美好的歷程!!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