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週在生命教育課程中,選擇幾部牽涉到生死關懷的電影,與學生一起分享討論。
其中一部是三年前所看過的「尋找新樂園」,當時寫下「
因為死亡如此靠近」的感想。
今年的此時再次欣賞,除了對死亡的探討,又有其他部分的聯想。

電影描述「小飛俠彼得潘」原作者是如何在他的生命歷程當中,創作出這個膾炙人口的經典故事。
彼得潘被描述為一個永遠不會長大的小男孩,擁有一顆赤子之心,只要憑藉著相信的力量就可以飛,就可以前往夢幻島,就可以踏上冒險的旅程。
當電影呈現劇院演出「彼得潘」時,可以看到,原本嚴肅的大人如何因為小孩的笑聲,讓心中的頑童願意露臉。於是,大人變回小孩,找回童稚的天真與歡愉。

之前觀賞影片時,會留意男主角詹姆斯與劇中女主角席薇亞第三個孩子彼得的互動。這次,則看到大兒子喬治的變化。
在片中的某一段,詹姆斯與席薇亞有這樣的一番談話。他提到彼得似乎想從小孩趕快變成大人,這樣才可以減輕對喪父的傷痛。而他也分享自己在年幼的時候,如何從一個小孩變成大人,以便協助母親面對哥哥的意外身亡。也就是那次的事件,他創造出夢幻島,哥哥死後前往的地方。
後來,當大兒子詢問詹姆斯有關母親的病情,想要保護母親的姿態出現時,男主角回應到:「看!太神奇了。在剛剛的三十秒,你從小孩變成大人。」這也激勵大兒子在面對奶奶對母親的干涉時,可以勇敢地抗拒。
「小孩如何變成大人」,似乎是影片當中隱含的另一種述說。

就好比,陸陸續續看了七次之後,我對片中安排了諸多描寫,詹姆斯的太太、席薇亞的母親,兩者對於男主角與女主角這一家人的互動,頻頻反對的情節,感到好奇。後來我的註解是,導演並沒有一味地強化彼得潘夢幻般的元素,藉由這些情節的呈現,男女主角的近似婚外情確實遭到當時環境的非議,來平衡純真與成熟、夢想與現實、理性與感性。

這種種都促使我與近來接觸的家族排列,有一些聯想。
記得之前上課的時候,老師曾說過一句話:「成長要付出代價,罪惡感的代價。」意思是,孩子要長大,某個部分看到父母的困境時,必須放棄拯救父母的渴望,學會過好自己的生活,即便相較起來比父母幸福快樂。
以家族排列的說法,孩子為了要表示對父母的愛與忠誠,容易選擇與父母相似的模式、習慣、應對的方法。
我不禁想到,孩子與父母的關係,究竟一個孩子要如何長大,成為一個大人,在心理上脫離父母而獨立。
原本孩子的世界是天真、自我,卻也不斷透過父母的回應來認識外界。隨著生命的歷程,需要長大成熟,學會為自己負責。
但在與父母心理上分離的這個部分,難免會產生一些衝突與糾葛,如同我們戲稱的叛逆期。
確實,要會叛逆,代表了可以表達自我,即使與父母不同。某個部分,就是抗拒權威,學會說「不」。

而在另一個深層的部分,當父母不在自身的位置(以家族排列的觀點來看),小孩無法好好地當小孩,自然也就無法好好地長大。
也許是小孩看到父母的問題,因為愛,試圖介入解決,無論是替代父母的角色成為父母,太快長大,或是以其他的方式,如:偏差行為、生病、過度順從等,都是一種失序,一種在小孩與大人角色間的矛盾與擺盪。
這樣的長大是因為一種創傷的歷程或事件,於是,心裡還存留著當小孩的渴望,渴望父母的愛與照顧,外表卻有著成人的思緒行為。
這樣的動力可以有很多的呈現方式,比如:總覺得夢想與現實有一段距離、渴望愛又怕受傷害、無法同時享受小孩的純真與大人的成熟、恐懼權威或過度反抗權威。
因此,隨著外表年齡的增加,心中卻一直有一個被忽略的小孩。

當模式沒有改變,傷口沒有癒合,快快長大的小孩還是會試圖解決家裡的問題,渴望保護父母不受傷害,無法接受父母並不完美。
如何讓心中的小孩長大呢?
除了以在這些過程當中學到的大人力量來照顧自己、愛自己、接受自己,也要學習,讓父母回到他們的位置,敬重他們自己的選擇與命運,放下想要保護父母的渴望,接受父母也會犯錯。
然後,回到自己生命的中心,以一種更真實穩健的目光,踏出自己成長的旅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