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想寫一篇美食遊記的,只是迴盪在心中的,除了視覺、味覺的感動,思緒還是不免回到心靈的軌道(這恐怕也算是一種職業病吧!或者說這就是自己的特質與天命)。
總之,先從書店這個主題說起吧!

前些天在茉莉二手書店翻閱一本書,書名就叫做「書店風景」,內容是介紹國外的各種獨立書店。
接著,在噗浪看到一則關於「
草葉集概念書店」在台北開幕的消息,重點是就在住家附近。
所以,開幕第一天,帶著孩子在門外張望,卻不見人影。跑了兩回,昨日打電話聯絡,確定主人在家,便開心地前往。

不像一般的書店,一進門,主人Peggy便像朋友般開始閒聊。
「把這裡當自己的家,不用拘束。」
所以,兒子吃了Peggy煮的湯麵,女兒吃了芭蕉,我則喝了一杯現煮的咖啡。
連跟在場的Peggy朋友,都聊了起來。

這原本是工作室,結束竹北的書店經營後,最近才開放。
空間不算大,卻有兩面的牆,隨意掛著木頭書架。書架上有書、雜貨、健康食品等。
另一個角落是視聽區,有音響及主人代理販售的外國CD。
旁邊是調理區,可以烹煮食材。

我們一邊閒聊,兩個小孩則找尋書店的貓咪及建立自己的秘密基地。
超乎我想像的相遇!
好似有一些共同的喜好串連彼此,其實可說是初次相見,卻打開一扇不同人生風景的門窗。


生活的型態與面貌可以有多少種呢?
一個空間可以有多少運用的方式?
一家書店可以聚集甚麼樣的人文氣息?

臨走前,孩子拿了花蓮來的石頭、明信片,我則收到一本「青芽兒」雜誌。
回家翻閱,剛好看到一篇撰寫「半農半X的生活」一書之作者來台演講的文章。剛好呼應著,關於生活型態的選擇。
手邊還有一本關於綠建築的書。

甚麼樣的居住環境與空間,才適合自己呢?
換句話說,自己想要甚麼樣的居住環境、空間與品質?

其實可以這麼說,重點在於,自己想要甚麼樣的生活型態?
而生活型態取決於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廣泛地定義:自己生存下去的方式、存在的意義),也正影響空間的選擇。

選擇某一種工作,就會決定存在的空間,也就影響生活的型態。
但若是先思考自己想要甚麼樣的生活,就可以去檢視適合從事甚麼樣的工作與搭配甚麼樣的居住空間。

當然,根本都在於認識自己是什麼樣的人。

套用「重整行囊」這本書談到的,美好人生的四個關鍵為:
*和自己所愛的人一起
*住在適合你的地方
*從事適合你的工作
*活出你的人生意義

這陣子,我的議題在於「住在適合你的地方」。
如同不間斷地尋找適合的開課地點一般,空間,確實影響著氛圍及品質。

回到與草葉集書店的相遇,我看到一種生活型態,一種工作的方式,一種空間的呈現。


後記:
1.想造訪書店的朋友,可以先打電話確認02-87976923。
2.介紹另外兩家可愛的咖啡廳。其一是「
陽台咖啡」,很喜歡她們的手作蛋糕,用料實在,味道清爽。其二是「Yours乳酪蛋糕」,也是手作的喔!兩人同行的下午茶才220元,屬於重口味的乳酪蛋糕,搭配有果粒的醬汁,會有飽足感。
3.很想套用吃午餐時聽到鄰桌客人的一段話:「並不想讓其他人知道這個好地方。」人太多會影響空間的氣氛,但同時又希望這些用心經營的地方可以持續存在。
好像隱藏在巷弄中的美麗,不屬於大眾流行的顯學,卻實在地見證一種生活的味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