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看了幾年前的一部電影「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
看完之後,有一種很深的觸動。
剛好春節時,看了另一部電影「告白」,就覺得可以拿來分享一些心得。

這是兩部內容不同、拍攝手法、整體的呈現風格也大不相同的電影。
(但後來發現,居然都是由同一位導演執導)

先做一點簡單的介紹:
「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是真人真事改編,電影從松子被發現離奇死在公園的那一天開始說起,以倒敘的方式揭開松子的一生。
松子原本在她的故鄉擔任音樂老師。有一天,她為了學生洋一頂替偷竊的罪名,但是在緊要關頭,洋一卻背叛了她。被學校辭退後,松子離家出走,開始不停地尋找自己的真愛。她的人生中遇過各式各樣的男人,有暴力傾向的劇作家、嫖客、理髮師…等等。在歷經不倫之戀後,淪落成酒家女,甚至殺人入獄,都不能阻擋她對愛的渴求。直到那天,她再度遇到洋一… 。

「告白」是一位中學女教師在校園游泳池內發現自己的三歲女兒意外溺斃。結業式當天,她說出驚人的告白:「女兒是被這教室裡的學生殺死的!」這起被警方判定為意外死亡的案件,竟帶出前所未聞的駭人報復。痛失愛女的老師決定辭職自行展開調查,被她命名為犯人A、B的兩位十三歲少年、一頭熱血的白目教師,還有寵溺兒子的母親以及毒死家人的女學生一一登場。
電影透過不同人物的描述,串連起整個事件的前因後果,也帶出每個角色不同的心路歷程。


其實,這兩部都是讓我感覺很沈重的電影。
即便「松子的一生」以歌舞、動畫、音樂、女主角耍寶的畫面,試圖營造出不同的氛圍。不知道是否是導演刻意要減輕這人生的重量,或者就是藉由這樣的反差帶出不同的觀看效果?
總之,越是這樣,越讓我覺得,這歡樂的背後是何等的哀傷。
有點像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甚至,最後由松子的姪子所說的那段話,關於姑姑是如何追求愛,對我來說,是畫蛇添足的。
好似透過電影的手法就可以化解松子人生的苦痛。

但話又說回來,這就是文學、藝術與心理學的不同。
試想,如果要看一本小說,讀者是希望平淡無奇還是高潮迭起呢?
故事中的主角,通常是一路平順幸福還是遭遇種種挑戰呢?
以文學的角度來說,如果是要寫一篇故事,情節如何安排、角色的個性如何設定,我相信,必然是以戲劇性的發展為多。
而這戲劇性其實就顯露了人性,甚至是加以誇大的。
所以,會出現很多性格扭曲、心理不太健康的角色,但透過文學的描繪,就成為具有可看性的人物。
甚至之所以好看有趣,就在於這些痛苦、哀傷、欺騙、虐待、傷害。

而如果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松子,恐怕有「共依存」關係上的問題,才會導致無法離開虐待她的男人。
簡單來說,松子因為過度渴望愛,如同她在與男學生相遇時所說:即使跟他在一起是地獄,也好過自己孤單一人,而導致她在親密關係上,一味地討好,可以完全為另一人而活,忽視自己的需要與感受。

電影中其實交代了松子這種渴愛模式的脈絡,一開始是由於渴望父親的關注與肯定。
也因為如此,在被學校辭退後,松子毅然決然地離家出走(恐怕是害怕父親的責難或恐懼無法達到父親的期望),方才展開了悲劇性的一生。

但在電影「告白」中,渴望愛以另一種方式呈現,即學生A對母愛的渴望,成為他殺人的動力。

兩者的根源都在於親子關係。
一種試圖以表現良好來贏得父母的肯定,另一種則在表現良好得不到關心時,就以毀滅性的作為來得到注意。

我比較喜歡「告白」的拍攝手法。
越是冷冷地呈現這場殺人事件,反而越靠近劇中人物的心境。
這確實是醜陋、哀傷、失落、令人不寒而慄的故事。
相較於「松子的一生」的那種華美,在心理層面上,「告白」比較貼近真實,比較沒有文學上的美化與修飾。

但我還是覺得,這些悲劇並非是不可避免的。
尤其松子已經長大成人,她對父親的失落其實是孩子的偏見,以為:爸爸比較重視妹妹,比較不愛自己。以為自己必須靠好表現、扮鬼臉才可以贏得父親的歡心。
但,這些是孩子的假設,不見得是父母真實的想法。
如同松子多年後返家,發現往生的父親在日記中顯露對自己的關心。
也許當孩子年幼的時候,無法判斷也很難改變,但長大成人後,其實是可以學習釋懷與療癒的。

而這也是與「告白」電影中少男的不同。
如果年紀較輕,確實較難獨立與活出自己。
但弔詭的是,正因為正值年少,反而就以更激烈的方式呈現親子關係的失衡。

說到底,都是渴望愛,渴望最親近之人的關心與肯定。
這大抵是人人都需要的。
只是當渴愛成病,傷了自己或害了別人,即便是再如何厲害的文學高手、電影導演,也扭轉不了沈重的結局。

不過無論如何,並非就此責怪父母或家庭,而是發現:自己可以有什麼樣的選擇。
如同,渴望愛也可以有不同的表達方式。
如同,在每一次人生的重大事件中,如何決定。
如同,在歷經生命的挫折失敗後,如何改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