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輔導工作這些年,時常問自己一個問題:「人為什麼會改變?」,或者也可以這麼說:「人為什麼不改變?」。

會來求助的人,有些是自願前來,即發現自己的問題,想要尋求解決之道。大部分則可能是非自願性的,也許是老師、家長或醫生轉介而來。

其實我相信,每個人都有成長進步的空間。我也不再喜歡以問題來定義來談者,因為問題不是問題,而是如何因應的問題。人也不是有問題的人,只是在某些時候與某些人產生了有問題的互動。

但很多時候,我們都未必覺察到自己的狀況,或者可以這麼說,正如之前所分享的,總要先看見自己有所需要,才有可能踏出改變的第一步。倘若覺得還好、還可以過啦,自然就失去改變的動力。

那麼,人為什麼會改變呢?

除了發現、看見、覺察到自己目前的需要,明白自己還有成長的空間之外,其實就好像身體的警訊,很多時候,是因為生病才去看醫生,是因為已經出了毛病,才知道事情的嚴重性。而心理的事,往往又多屬於慢性病,非得要嚐到痛苦,而且可能真的很痛,才會想要尋求協助。

因此我首先連想到的,即是當一個人感覺到心中的痛,感覺到自己累積了憤怒、悲傷、憂愁等情緒,明白自己若不改變,情況將會惡化下去,才會主動踏出第一步。

也有可能在過程中,發現一些好方法,找到一些好管道,吸收到一些好的想法,接觸一些好的伙伴資源,無形中觸動了改變。

相對地,人為何不改變呢?尤其是發現了問題,卻又停留原地。

我覺得,擁有一份相信及盼望,擁有安全接納的環境,是培育改變的淨土。

倘若知道問題卻不改變,很可能是內心底並不相信問題能夠解決。尤其當問題是發生在與他人的互動或環境時,我們很容易以為:如果對方不改變,問題就無法有答案。但其實,能夠改變的唯有自己。也唯有自己先改變,才有化痛苦為祝福的出路。

因此總要心存盼望,相信一定有改變的可能性。且要下定決心,從自己開始。下定決心,不再自怨自艾,不再當受害者,不再抱怨,願意承擔自己應有的責任,願意付出改變的行動,願意讓自己不再一樣。

很多時候,責怪他人、父母、環境、老天,只是讓自己陷入困境。很多時候,沒有找到好的方法、對的陪伴者或健康的環境,很可能只是不斷地訴說,卻於事無補。因此,需要更積極地尋求改變的可能性,不要輕忽心靈病毒的影響力。


每個人改變的契機、方法或許不同,我想,重要的是更認識自己,更懂得自己生命的脈絡及故事,更清楚自己內心的運作模式,更能覺察自己的限制與僵化的應對,更能體會自己的各樣感受。如此一來,如同毛毛蟲蛻變為美麗的蝴蝶,生命的亮麗與豐富將會自然呈現!




圖片出處:http://theunissen.cc/christopher/gallery/original/places/butterfly_farm_stratford 
                http://www.7art-screensavers.com/butterfly.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