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帶領兩個不同的團體結束後,早上與工作人員進行一些討論,腦海中倒是一直浮現日前看的一本書「跟大師學催眠:米爾頓‧艾瑞克森治療實錄」中的一段故事。
那是幾封艾瑞克森醫師與一位想要尋求催眠治療的樂齊先生,兩人之間的往返書信。(在254~265頁)

初讀那幾封信,實在覺得非常有意思。
礙於篇幅太多,無法在這裡詳述。
會提到與這位個案的書信連繫,起因於前面艾瑞克森醫師與學生提到另一個個案:一個天生是輸家的個案,一個不會讓任何人解放他,永遠不會做好準備改變的個案。
稍後,艾瑞克森醫師簡單說了另一個例子:一位女性的來信中提到:「我已經密集接受精神分析三十年了,現在快要完成四年的完形治療。到那個時候,我可不可以成為您的病人?」
艾氏說:那些人是沒有希望的,他們是職業病人,那是他們人生的唯一目標。


有一些人,一方面陳述自己的困境,一方面表達自己想要改變,但真的深入探究,又會吐露許多無法這麼做與那麼做的理由。
很會抱怨,很容易看到缺點,但又缺乏改變的動力。
在口語跟肢體的動作之間傳達,矛盾、雙重、不一致的訊息。
「我希望改變,但我覺得不可能改變。」
「我希望被愛,但我覺得你不會愛我。」
「我想得到支持,但我不可以呈現自己的軟弱。」
「連你都沒有辦法,狀況確實很糟吧!」
像心裡遊戲一般,放出渴望被幫助的餌,有人上鉤後,又以各種方式拒絕,最後,雙方不歡而散,再次證明自己的受害。

當時看到艾瑞克森醫師有這樣的見解,覺得很驚奇但又有一種明瞭。
有些人是不會改變的。
或者說,心理治療對某些人是無用無效的吧!
不過艾瑞克森醫師繼續透過另外的故事,寫下這樣的結語:「治療師改變不了病人,是病人自己改變了自己。」「治療師只是提供你一個機會,在有利的環境裡好好思考你的問題。」

所以,願意改變的責任還是在自己。
我自己的學習是,覺察這樣的不一致,避免玩弄心理遊戲,但也用獨特的眼光來欣賞對方的長處與特質。
能夠這麼長久地忍受痛苦,一定也有不凡的能耐。
緊抓著甚麼東西不放,是否是對某人的渴望與愛?
這些特質可以用甚麼樣的方式轉化而成為生命的養分呢?
不過也提醒自己,千萬不要比對方更期待他的改變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