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帶領大專生的OH卡自我探索團體。
有機會跟一些成員有比較深入的分享。
其中有談到一些問題,讓我頗有感觸。

一個看似陽光般的男孩問我:老師,我想知道自己為什麼一直不快樂?
另一個看來較為沉穩的男孩則說道:我想探索自己無力感的緣由。
礙於時間跟場合,其實也跟自己近來的學習歷程有關,我並沒有用圖卡去探索他們的不快樂或無力感。
試想:你真的可以找到自己不快樂的原因嗎?
找到之後,你就會快樂嗎?

通常,我們很容易去回顧過往的生命事件,想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或可能因為什麼人或什麼經驗,導致我們覺得不快樂。倘若這種不快樂的狀態已經持續一段時間。
但這樣的回顧,其實已經不是當時的情緒反應,而是事後大腦的詮釋與連結。
我們是用現在的思維來試圖找到不快樂的過去原因。
但,真的是因為那些過去事件而讓我們不快樂嗎?
如同某些心理治療會協助探索我們的童年經驗跟原生家庭的影響,固然,原生家庭確實對一個人有深遠的影響,但倘若求助者已經是一位成人,具有自我照顧與成長的功能,那麼,探索過去是達到一種瞭解,卻不代表是去尋找或認定今日問題的成因。
倘若如此,不就是回到過去試圖找一個代罪羔羊來歸罪自己今天的快樂與否。
但過去已經過去,再如何探索,都是用現在的眼光去詮釋與感受,並非真能還原當日的真相。
所以,我不覺得一定要探索過去才能找到快樂的方法。
就算真的找到所謂不快樂的前因後果,也不代表就會懂得快樂。

因此,換個方向來思考:與其去尋找不快樂的原因,不如把心力花在如何讓自己快樂。
但你真的想要快樂嗎?
有些人很容易抱怨自己的不順遂或不如意,但如果你要他改變,畢竟改變的意思就是希望跟現在所抱怨的情境有所不同,他卻又會提出一堆無法改變的理由。
如果有一個方法可以讓你快樂,你願意去改變嗎?
有些人寧可待在原地,至少這受苦或受害者的狀態是自己熟悉的,某個部分也無須為自己負責,所以他並不是真的想要讓自己快樂。

倘若快樂與不快樂是兩個相反的方向,你只能選擇一邊。
那麼與其注意不快樂的種種跡象,不如將注意力放在自己手中跟身邊的小小幸福。
當然更好的是,你發現快樂與不快樂並非矛盾衝突的狀態,而是一體的兩面。
當你的生命實在地於每一個當下流動著,快樂與不快樂就像情緒的風,來來去去。你不用執著於快樂或不快樂,而是可以去享受內在更深層的平靜與喜悅。

最後,我跟第一個男孩說:你不是不快樂,你是不敢讓自己太快樂。
而對第二個男孩回應:不要被你的腦袋欺騙了。不要被你自己編織的黑暗故事限制了。
當然,如果憂鬱煩躁的情緒已經有一段時間,且影響到日常的生活作息,如:睡不著、體重遽減或遽增,則需要專業的協助。
但如果是像這種莫名的感覺,或以這樣的方式或思維想要來進行自我探索,不如轉換另一種問法:我如何讓現在的自己快樂,其實會更有力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