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心靈成長的工作一段時間,所學所說都離不開這個主題:人的情緒感覺想法、看不見的能量、人際關係的影響、家庭的動力、靈魂的使命等。相對地,可能容易忽略那些看得見的物質、身體的需求、日常生活的食衣住行。
其實,我是一個很喜歡生活的人。烹飪、吃美食、佈置小窩、玩玩手作,除了遨遊心靈奧妙的世界,也喜歡裝點現實的空間。
而這次生產的歷程,又讓我對身心靈的平衡有更多的體會。

在進醫院待產前,我已經準備了幾種花精與天堂油,也期許自己可以透過放鬆冥想來安度這個過程。
畢竟已經有前兩次的經驗了嘛!況且,人家都說第三胎會比較好生。
沒想到,痛了一天一夜,且痛苦的程度隨著時間越發地增加。
當然,會痛才會生。
不過恐怕也只有親自歷經產痛的媽媽們,才能了解其中的滋味。
因為之前都沒有用過無痛分娩,這次也沒特別想要採取這樣的方式。結果我是當天唯一沒有採用無痛分娩的產婦啊!
而我想說的是,這種身體的疼痛是如此地深刻,即便透過自己的意志力或冥想,或芳香療法、能量療法,還是無法減輕。
也可以這麼說,在身體如此不適的情況下,也沒力氣運用心靈的方式來面對克服。

等虎寶寶出生,我還有其他身體的疼痛問題,與產痛相較,已算輕微。
所以,我就在心中不斷鼓勵自己:會一天比一天好的,身體一定會慢慢復原的。
這時候,心靈的肯定語句就帶來較正面的力量。

很有趣的是,因為先前預期這次會更容易度過生產的歷程,也相信正面的信念或其他方式可以帶來效果,所以就低估了產痛依舊是人類所能承受痛苦排行榜的前幾名(該不會是第一名吧)。因此,反倒降低自己忍受痛苦的能力。
簡單來說,就是不想再承受痛苦了。
只不過這次的疼痛來自於身體,而非心理,且讓我領悟到:自己依舊是活在肉身之中。
而人的身體其實是挺脆弱的。
有時候可以靠意志力或心靈的力量戰勝病魔、克服疼痛;有時候則不得不接受身體的衰老惡化。

身與心,其實是相輔相成的。
身體就像是心靈的容器。
每個人的身體狀態不同,如同各種材質的容器,可以是陶、玻璃、木頭、塑膠、紙類,更可以呈現出不同的外觀型態、功能。
而心靈是其中盛裝的物質,如果以水來比喻,每個人的心靈狀態又可能有著氣味、溫度,甚至是自我轉化以致於影響其狀態的不同。例如:也許有些人的心靈純淨如水,甘甜的水;有些人渾濁如泥;有些人像冒泡的汽水;有些則像果汁;有些也許像冰塊。
再加上容器的不同,就展現出各式各樣的百態人生。

容器與內含物,其實是相輔相成的。
什麼樣的內含物適合什麼樣的容器,或什麼樣的容器可以讓內含物加分或減分。
為何茶水適合用瓷杯或陶杯盛裝?為何在玻璃杯中倒進熱咖啡總覺得不對味?
重點是:你認識自己的身體、心靈?認識自己是誰?是什麼樣的內容物?又擁有什麼樣的容器嗎?

有時候當我們高抬心靈的力量,以為憑靠自己的意願就可以扭轉乾坤,卻忽略了身體所能承受的壓力。
正如同將一杯熱咖啡倒入紙杯,容易燙手。
有時候當我們一味追求身體的享樂與滿足,不免忽略心靈的影響力。
好似用金銀打造的杯子,裡面卻裝著難以下嚥的飲品。
但也可能,當我們努力探索心靈的面貌,身體也同時傳遞出療癒的訊息。
或者,當我們重視身體的養息,其實也讓自己獲得平靜的心情。


因為,身與心原本就是一體的。
在生命的運作中,我們一同擁有這容器與內容物,且可以歷經轉化與改變。
而無數的心靈藉由不同的肉體展現其無限可能。卻也在無限可能裡,體驗了其有限,就是身體的朽壞、死亡的無常。
但當我們再次聆聽身體的聲音,心靈又會發現,這生命的交替起滅其實並沒有分別,如同自然萬物的步調與節奏。

所以,身心靈其實是不可分割,也無需競爭的。
反倒因為有所不同,可以各司其職,可以讓我們享受平衡與生命的完整。
這平衡就像是物質與能量、左腦與右腦、理智與情感、男性與女性、死亡與出生、有限與無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