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慶祝完虎寶寶的彌月之喜,就突然接到公公病危的消息。
這些天,陪伴著公公走人生最後一段的旅程。
於是,這個月,歷經生命的降臨與流逝,格外有所感觸。

我不禁回想起先前在學校教授生命教育的課程時,與年輕的孩子進行生死的相關討論,請他們寫下自己的墓誌銘,思考自己的告別式。
或許在台灣的文化中對於談論死亡不免有所禁忌,但我卻覺得,這是每個人終究會面臨,且不分年齡大小的。
所以即便是我的孩子,我也會在適當的時機以他們能夠理解的方式,與他們分享。

說來奇怪,我們總是歡喜地迎接生命的到來,卻對生命的離去滿懷悲傷。
其實,這都是必經的過程。
越是避諱,就越容易感到恐懼,越容易有所禁忌迷思,也容易在面臨時感到不知所措。
無論是面對自己或家人、朋友,這人生的最後一堂課,其實可以提早預備。


至少,可以探索自己對於死亡的觀點。
你覺得,死代表什麼呢?人死後又會經歷什麼樣的過程?你相信有死後的世界嗎?你認為有來世嗎?
不同宗教自有不同的詮釋,但我想,當我們可以好好探索死,其實也就是好好探索生。
沒有人知道死後的世界,也沒有人可以預知自己死亡的日子,但我們可以選擇如何度過在世的生活。

而這次的歷程,倒是讓我有機會去檢視自己如何看待死亡。
我相信人有靈魂,而當死亡的那一刻,靈魂脫離了肉體。
至於靈魂去到何處,我比較相信,就是回到生命的源頭,回到空無,回到圓滿。
但究竟如何,大抵無人能夠查證與訴說。
就是一種相信吧!因為怎樣的觀點與信念,會影響後續的行動。

以婆家來說,公公的往生選擇以道教的儀式來進行。
我能夠理解家人的不捨,但也看到這些儀式背後所呈現對死亡與死後世界的看法。
我只是會想:人終究還是以人的觀點來設想神或靈魂的世界啊!
所以,需要吃飯、住大房子、有錢花。
而我比較相信,當肉體朽壞,靈魂並不需要這些祭祀或供奉。
當然,這都是晚輩的一份孝心。
我也覺得,這些儀式與其說是對亡者有益,不如說是為了安慰遺族。

正因為沒有人知曉死後的世界,當面臨相關事宜時,倘若沒有自己的見解與信仰,很容易就被殯葬業者所影響,包括內容、流程以及不知細目的報價。
說實在,除非自己先跟家人討論過,倘若自己真的往生了,其實對於這些儀式也沒有選擇與決定的機會。
換句話說,這些儀式其實是讓活著的人,可以好好懷念亡者,也可以好好思索死亡的意義,更加珍惜在世的光陰,重新檢視自己生命中的優先順序。


於是我會這麼想,現在的我已經認真地度過每一天,也找到自己人生的使命與方向,更有親愛的家人陪伴在身邊。
如果明天突然離開人世,唯一的遺憾就是沒有看到孩子長大成人。
而當我真的離去,我不需要任何特別的儀式,不需要家人為我已死的肉體多做什麼。
我只希望家人朋友記得我所給予及留下來的。
當他們思念我,想起我這一生所做的、所值得紀念的,我的靈魂必然在他們心中,遞上一抹親吻與微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