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直記得大學時代在課堂上,老師所引導的一個活動。
兩個人一組,由其中一個人先開始,持續不斷地問另一個人同樣的問題:你是誰。
另一個人則要不斷地提供不同的答案。
一開始,多半是一些顯而易見的,如:姓名、性別、身分、出生地、星座等等,隨著時間的流逝,回答的速度會越來越慢,當事者會進入探索的歷程,試圖去發現關於自己究竟是誰。而答案也會從外在的身分認同轉為內在的特質描述。

如果你願意耐著性子進行這個活動,其實對於自我認識會有不少的幫助。

很多時候,痛苦是因為不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不清楚自己適合什麼。
所以我一直以為,認識自己是每個人必須培養的能力。

但這幾年,對自己的認識越來越充分,也持續在心靈的世界漫遊,又看到不同的方向。
除了認識自己是誰,也要認識宇宙運行的法則,認識自己以外更多更高的領域。
換個角度說,痛苦是因為執著於自己是誰,以為自己應該或必須是什麼樣子的人。

這似乎是一種必然的旅程。
當一個新生命來到這個世界,為了生存,他需要界定自己是誰。或者,旁人環境也會不斷地界定他的身分。
但慢慢地,個體需要自行分辨與完成自我的認同,也就是認識自己是什麼樣的人。
只是越認識自己,又會發現更多未知的範疇,又會渴望更多的自由。

至少對我來說,現在的課題不只是認識自己,而是認識更大的自己。
不再拘泥於我以為我是誰,而是保持更多的彈性與空間,隨著生命而流動改變。
所以一方面,我認識我是誰;但另一方面,我不只是我以為我所認識的。
除了我現在所認識的,我還有更多更多。
當我回答我是誰的時候,我其實可以放下這些認同,享受更大的自由。

如同我最近看完的一本書「當下覺醒」(心靈工坊出版),其中有一個探索對應了上述的活動。
當自己一個人時,可以用書寫的方式,一樣寫出自己是誰的答案。
接著,將所有你寫好的內容,撕成碎片,丟進垃圾桶。
現在自問:「沒有這些身分的我是誰?在『自我』出生以前,我的本來面目是什麼?我到底是誰?」
書中寫道:如果你得到更多概念性答案,就不要理會這些答案,繼續詢問。
「自我」擅長無止盡地提供更多身分,你只要看見它們的原貌,並問:「我到底是誰?」


我會說,我是誰,但我又不只是這些,我也不等於這些,我還有更多更多。
而這,不是很奇妙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