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開學,兒子升上小學一年級。
暑假前,我們就發現他對注音符號不太熟悉。
原本我並不擔憂,畢竟跟姐姐相較,我想小男生的發展會比較慢。
後來,我們用符號表跟字卡來引導他,卻發現,他無法將聲音與符號字型配對。

剛好先前早療中心的同事來訪,與她聊起了兒子的狀況。
她跟我談到ADD(注意力缺損障礙)或LD(學習障礙)的問題,也教我一些方法來檢視是否有學習方面的困難。
後來,我帶兒子去大醫院的精神科(兒童心智科)檢查。
護士先讓我們填一份量表,之後與醫生談話。
這位醫生詢問一些基本資料,也問到兒子在幼稚園的狀況。
說實在,幼稚園老師並沒有反應什麼問題。
後來醫生就說:我量表的分數都低估了。
看起來,我兒子的不專心與過動程度都有達到標準,她覺得他需要幫助。
所以請我們回家再觀察看看,下次回診就要開始用藥。
也就是,只有一份簡單的量表跟不到十五分鐘的談話,她就診斷孩子是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但其實我們的主訴是關於他學習方面的問題。

我其實並不相信醫生的診斷,但當這樣的專業人士這麼說,不免開始懷疑。
原來,這樣就是過動嗎?
難道六歲的小男生不都喜歡跑跑跳跳嗎?
且兒子在大團體跟口頭的指示下,依舊可以遵守規定,並沒有無法控制的衝動行為。

後來我先聯繫了幼稚園的老師,老師表示:並不覺得兒子是這樣的問題。
在學習方面,也沒有發現太大的異樣。

之後我又聯繫認識的心理師,由她推薦另一位醫生。
這次所填寫的量表跟之前的不同,醫生也沒有立刻診斷,而是轉介心理與職能的評估。
初步的看法傾向學習障礙。

在等待評估的這段時間,我帶著兒子跟這方面有所專精的心理師會談。
我先前的同事這麼看:她覺得,兒子恐怕是因為視力的影響而造成目前的學習狀況。
兒子有天生的弱視(遺傳自我啦!),從中班開始戴眼鏡矯正。
心理師發現:他可能因為看不清楚,所以視覺並非他採用的第一種學習感官,反倒多用耳朵來聆聽。
所以,他用眼睛看的時候,也不會看得太仔細,也容易把兩個符號辨認為一個符號。
再者,眼科醫生也表示,視力會影響他的專注力,不能持續用眼,需要休息。

至此,我終於比較了解兒子的狀況。
因為他的口語表達能力很不錯(用耳朵跟嘴巴),我們其實並不會覺得他有什麼問題。
等到進入小學,大部分的學習需要讀寫(用眼睛跟手),才發現了這樣的狀況。

這是這陣子發生的事。
而對於第一位醫師這樣的診斷歷程,我實在覺得可怕。
倘若不是自己對於這方面的資訊有一些了解,身邊也有一些資源,一般的家長說不定就採信這樣的結果,讓孩子開始吃藥。
我記得在「浮萍男孩」這本書中,作者曾經做過一個實驗,讓正常的孩子與過動的孩子一樣服用過動的藥物,結果都可以達到專注的效果。
所以看起來結果有用,但不代表一開始的診斷是正確的。
就好像頭痛吃藥,頭雖然不痛了,但不見得解決導致頭痛真正的原因。

而在這段經驗中,我也有好多感觸。
其一是對於權威專業人士建議的採信評估。
正因為相信他的專業,當自我懷疑時,需要花費更大的力氣來推翻自己的信任。
但這個歷程好重要,畢竟無論什麼樣的人說什麼,還是要由自己來決定與判斷。
至少在重大的議題上,可以多找尋一些資訊、多參考一些資料,讓自己有更多的時間來探索。

其二是對於教育的環境與方法。
在第一位同事提到學障時,也推薦了一部電影「心中的小星星」,主要就是在介紹學習障礙兒童。是一部不沉悶、非常好看的影片。
而我也覺得,其實並非是學習「障礙」,而是他們的學習強項優勢與一般的體制教育不同。
因為一般的正規教育多半以讀寫為主,也就是要用眼睛看、用手寫,至少考試都是紙筆測驗。
但如果一個孩子是聽覺較敏銳呢?或者是圖像式的思考呢?或者他說得比寫得更清楚呢?
片中列舉了很多學習障礙的名人,如:愛迪生、達文西、愛因斯坦等。而他們的學習問題其實正是他們之所以獨特之處。
所以,不見得真要診斷為學習障礙吧!而是現在的教育環境能否提供給孩子更多元的學習管道與評量方法?!

其三是究竟這是誰的問題。
在評估孩子是否有狀況時,指標行為需要在不同情境下都發生,且持續半年以上。
所以除了參考家長的觀察,也要了解老師、其他重要他人的看法。
但我也會覺得,究竟是孩子真的有問題,還是大人覺得那是一種問題呢?
例如:是老師需要孩子乖乖坐在教室上課?還是孩子需要乖乖坐在教室上課呢?
當然我們會說,為了讓孩子可以有效地學習,所以需要他在教室好好上課。
問題是,如果有時候是大人過度要求或期待,或為了自己的方便跟理想,或為了彌補自己未完成的心願,而當孩子沒有符合其需要時便認為是孩子有問題,那麼,其實擁有問題的是成人而非孩子啊!

其四是對於孩子成就的期待。
在這部電影中,其實也有談到這樣的主題。
當父母擔憂孩子將來沒有所謂的競爭力,所以拼命要求學業上的成就時,到底是幫了孩子?還是害了孩子?
如同小一一開始要教注音符號,但很多孩子其實是在幼稚園就已經先學習了。
重點是兒童有兒童的發展歷程,身心需要相互配合,太早過度的學習不見得符合其發展的任務與特性。
而這樣的學習模式,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似乎已經成為一種風氣。
所以,我固然不是這樣的家長,但也可以感受到這樣的壓力。
這份感觸倒是來自女兒。
由於我們在她幼稚園時並沒有讓她特別學習英文,等到她現在剛上小二,卻對英文覺得排斥。
深入了解後,是她覺得有困難,覺得自己學不好。
由於她在其他方面的學習都很ok,我聯繫了她的英文老師。
老師也表示:英文的狀況就是呈現兩極化,有些學生已經很厲害了(因為從小就開始學習),有些則都不會。
所以老師也不能只教簡單的,也要顧及程度好的學生教比較難的。
問題是,這到底是什麼樣的教育現場啊?
那是否孩子就要去外面補習上課,才能跟得上進度呢?
其實我期待的是先讓她覺得有興趣就好。

兒子的部分,我至少比較懂得他的狀況,同事也教我一些訓練專注力的方法與需要注意的地方,也會等候第二家醫院的評估結果。
女兒的部分,決定找一位英文家教,不是為了成就,而是希望引發她的學習興趣。

我發現自己對於台灣正規的教育制度,其實是不太認同與沒有信心的。
好老師是一定有的,但越到高年級,升學考試的壓力依舊不減。
但我關注的是:孩子認識自己嗎?可以了解自己的優勢與劣勢、發展自己的潛能,而非一定要樣樣都行嗎?(要成績好的,真的是要每一科都很強呢!)可以懂得愛自己嗎?可以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方法嗎?
重要的是,他可以成為他自己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