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我跟先生都很喜歡看電影,總是有幾部片在許久之後仍會令人感動,令人回味。其中,史蒂芬史匹伯導演的「AI人工智慧」(2001華納)一直帶給我許多省思。

片中有許多情節都值得探討,不過就在我以為全片將要結束時,片中的小男孩(嚴格說來,他應該不算是男孩,而是渴望成為小男生的機器人)居然靠著他一心的執著及期待,度過了漫長歲月,而在另一個時空實現他的願望。而那個願望便是得到他母親的關懷。縱然在電影的腳本設計中,可以輕易地設定機器人的功能即一個能夠與人類父母互動、享有親情關係的機器人小孩,但看到他對於愛情的渴望與堅持,仍然令我深深地動容。

我一直記得電影中的那一幕,當小男孩歷經千辛萬苦,終於找到他以為能夠達成他願望的藍仙女時,他唯一的渴求便是希望藍仙女能夠將他變為真正的小男孩,因為他相信只要他能夠成為真正的人類,那麼他的母親就能夠愛他,像愛自己的親身兒子。因著這份對愛的渴求,小男孩開始了一段尋訪的旅程。過程當中,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困難,他總是堅持最初的動機,而這也成為他繼續向前邁進的動力。

大多數的人,當在愛情的路途中遭遇阻礙或困難,也許曾經嘗試、努力過一段時間,不過倘若沒有達到原先預期的結果,很有可能便選擇放棄。也許是放棄與另一個人的關係,也許是放棄自己的想望,也許是放棄在關係中有更多的成長。似乎在愛情的版圖中,有太多交錯影響的因素,使得愛與被愛不再是是非題的答案,而是複選題的評斷。於是,人們越來越感到相愛的困難、伴侶的難覓。

而我不禁深思,在我們自己的生命歷程中,在人與人的關係中,甚至是在男女之間較親密的聯結中,有什麼樣的動力促使我們願意繼續前行?特別當感情出現裂痕,甚至面對衝突及阻礙,自己又要憑靠什麼樣的想法及作為,為這份關係加添熱度?

我想起心理學家曾說過,人類的作為來自生命的軀力,如:滿足生理需求的動力、與人相連的需要等等,因著我們內在的需求,而導致我們行為上的動作及改變。而在愛情的領域中,我卻發現,人內心的需求並非是給予,而是渴望獲得。當我們尋覓伴侶時,我們渴望有人能夠愛我們,而非我們心中有滿腔的熱情渴望向人傾訴。當我們尋找對象時,心中考慮著種種條件,無非是希望找一位我們喜歡的人,而非成為對方喜歡的樣子。這麼說來,我們的軀力並非因為愛,而是渴望被愛。

在這樣的軀力之下,縱然也會帶來個人生命的改變。但若沒有認清自己心中對愛情的希冀,是因為渴望被愛,而非主動熱切地愛著另一個人,那麼在雙方都期待對方付出的情況下,往往也就造成兩性關係中的難處及問題。不過即便是渴望愛情,也會因為兩人願意學習相愛的心,而促進愛情在兩人之間的流動及茁壯。只是當兩人的互動並非是正面的循環時,便容易帶來關係中的緊張及不滿。

倘若上帝創造人類時,在人類的心中設計一個空缺,一個需要被愛填滿的空缺。那麼唯有我們先體驗過真實深刻的愛,或許才能夠在兩性關係中活得自信自在。因著被愛的軀力,願意投入、願意改變,反而能夠成為愛的基礎。否則在渴求愛情的軀力下,我們尋訪的也許不過是愛情的倒影或殘餘,而無法活出愛情真正的美麗。



【不過期提醒】

1.      你曾體驗過完全的被愛嗎?

2.      在你的生命中,有哪些人可以給你滋潤的感情呢?

3.      在愛情中,你多半是給予者還是接受者呢?

4.      在感情的施與受之間,你如何取得平衡?


【幸福小語】愛為人們療傷—對給予者與接受者都是。~卡爾‧曼寧格

〈文章插圖:Bery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