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第二天課程的早上八點,先帶孩子去看醫生,匆忙買了早餐坐上公車,不免擔憂是否會延誤上課的時間。
我在公車上對自己說:一切都會是最好的安排,頂多無法吃早餐。
我閉上眼睛,感覺自己焦慮的身體部位,透過帶入光的冥想,讓自己的身心安頓下來。
到了會場,剛好還有一些時間打理自己。

一開始,海爺爺多談了一些有關昨天最後的排列:透過精神分裂症呈現家族當中加害者與被害者的動力。
延續疾病的話題,提出好的良知為何會帶來惡的結果。
好的良知反應出在家庭當中的歸屬感,背後即透露了自己是比較好,而相對地,不在團體內的人就顯得比較差。
這種好壞的分別,造成了分裂、衝突,甚至是戰爭。
而疾病正顯示出好的良知的破壞性影響。
海爺爺花了一些時間說明這些洞見,宛如哲學與靈性的陳述。
確實也讓我想到,二元論如何帶來分裂、隔絕。
之後透過一段冥想,海爺爺帶領我們穿越好壞的分別。


一整天,以疾病為主題,示範了四個排列。
相較於先前看DVD及跟隨周老師的學習,感覺到這次新取向的家族排列,確實有所不同。
因為是訓練課程,海爺爺較仔細地說明排列時的步驟,也會分享與個案對話時的脈絡。
感覺排列師的介入更少,真的讓代表們有時間自行移動。透過他們的移動,觀察深思,介入一點點來促成療癒之道的浮現。
就算沒有清晰的資訊,或者並不知道代表所代表的是誰,依舊可以繼續工作。
我真的看到在學習這個方式技巧與知識之外,排列師的態度與特質的重要性。
沒有意圖,沒有憐憫,甚至沒有愛,而只為了服務生命的流動。

每一場排列,都讓我對生命、對家庭的影響,有說不出的感觸。
也從排列當中,看到家庭隱而未現的動力,每個成員的移動,如何造就所謂的問題,又如何要從中找到和解的途徑。

下課後,趕著晚上進行的「內在小孩滋養工作坊」。
先前在準備課程時,看了「一個新世界」書中提到關於小我的生存技倆,對於如何滋養內在小孩而不至於壯大小我,有一些深思。
靈性治療與心理治療會不會有所衝突呢?還是可以找到整合應用的方式?
我確實感覺到從靈性的觀點來看人的苦境,與某些心理治療的層次是不相同的。
但個案又可以吸收多少呢?
我可能看到了癥結點,但適合呈現嗎?尤其當對方還沒有改變的意願或意識到問題的時候。
我所謂的幫忙是在幫他還是為了自己呢?

如同在成員分享時,我感覺到一些非表面陳述的影響。
若以家族排列來看小孩與父母的關係,來看內在小孩的狀態與需求,必然又是不同的角度與視野。
但我要說嗎?我又要進行到何種深度?
我發現,做得少比做得多還難。
其中之一是,我的呈現是為了增強對方的力量還是顯示自己的力量呢?
心理治療也是一種好壞的分別,記得海爺爺是這麼說的。

我從海寧格老師身上看到,他如何不隨個案起舞遊戲,不落入個案杜撰的故事,不被個案的表象所欺騙。
受害者通常都很會催眠自己跟別人啊!
我再次感受到,療癒助人工作的重量。
並非說助人者是多麼厲害偉大,而是從事這份工作,是需要自我多深的覺察與臨在,如何跟隨生命之道的流動,如何如實如是地在自己的位置上帶來淨化與療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