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隱喻課程主題為「陰影與光兼具的故事~在故事中讓生命的二元共存」。

一開始我們先做一個字詞接龍的遊戲。
由老師先拋出一個名詞或形容詞,有想到互補性字詞的人則接下去說。例如:紅色的互補性是什麼?快樂的互補性又是什麼?
運用這樣的聯想,一連串接龍的歷程拓展了字詞與感受的豐富性。
MaLi老師再用呼吸的引導,帶領我們透過身體的覺察來感受字詞的互補性位置。
悲傷位於身體的哪個部分,又會帶來甚麼樣的能量?這個部分的互補能量在身體的哪裡?又會呼喚出甚麼樣的字詞?

接著,進入這次課程主題的講解。
其實這背後說的是一種世界觀,關於甚麼是人的困境,甚麼是陰影,又如何去轉化,如何帶入光中。
在陰影的定義中,其一是沒有看到,沒有覺察的部分,而成為陰影。我們不想或沒有覺知用愛與光來面對的部分。其二是黑暗。但MaLi用她的老師所教導的提到,有一種黑光,在黑暗中完全潔淨的光,可以在黑暗中不被發現的光,依舊可以帶來療癒跟轉化。
於是,透過一個故事的示範,MaLi跟我們分享,如何在隱喻中,整合光與陰影。


延續之前課程的練習,先由主角說一段生命困局的隱喻,療癒者來承接。
這個承接先不添加其他的情節與發展,而是加入情感、互補性的元素,在光中說出陰影,說出個案生命的困境。
而我們透過三人小組、雙治療師的練習,先加強互補性的基礎。
這個練習是Gilligan老師在工作坊中所示範的,先前在MaLi的blog文章中有看到,所以並不陌生。
我剛好跟兩位很有經驗的同學在一起(她們都上過Gilligan老師的課),所以我就享受這個過程。
當我說:我像一隻跳來跳去的兔子,夥伴說:我同時也是在地上自由自在爬行的蛇。同時,我還有更多更多不同面相的存在。這不是一件很美好神奇的事嗎?
(這個氛圍又讓我想起在Gilligan老師工作坊時的收穫與感動,期待明年三月再來上課!)
接著我說:自己像一隻孤單的老鷹、在黑暗中發光的螢火蟲、在秋天享受陽光午睡的貓、等待的花豹等等,夥伴則回饋:在海裡悠遊的魚、在冬天的北極熊等等,記不起來,但記得在歷程當中去體驗兩種不同畫面的交織,以及更多的可能性。

所以互補其實是為了看到更多的可能性。
當人陷在自己狹隘的視角與觀點時,不容易看到問題的出路。而伴隨看問題的有問題方式所帶來的感受與行動,可能會帶來更多負面的效應,更覺得無法自救。
一旦可以打破或拓展自己的框架,其實問題並不是問題,生命還有很多面相與可能性,創意自然浮現,解決之道就在身邊。
甚至,所謂好與壞、對與錯、成功與失敗,都是一體的兩面,如同光與陰影。
當這些不再對立、衝突、掙扎、矛盾,合一與平靜就在生命的中心。


三人小組練習結束後,MaLi講了地海故事中的一段:年邁的巫師杜藻如何用自己平和地震的歷程,以及做一個示範:如何在光中說陰影,讓主角說出陰影的意義,達到轉化與療癒。

接著,MaLi先帶我們做一段隱喻魔法的冥想:如何將自己的狀態化為隱喻,如何讓我們從主角成為說故事的旁觀者。
然後回到兩人小組的練習,說出一個自己生命困境的隱喻,承接別人的並在光中說陰影。


我說的是:一棵好大好大的樹,向下紮根吸收大地的養分,向上發展結出很多果實。但有人不希望大樹繼續長大,在大樹的四周設了鐵圍欄。而大樹有一個願望,希望自己可以飛翔。
在過程中,MaLi用花精再帶我們做一段合一的冥想。
其實在自己訴說與冥想的過程中,知道自己說的與要的是什麼。透過夥伴的承接,發展出不同的可能性。

在這次課程中,我感覺到自己的狀態是放鬆放空的。對於接下來要發生甚麼或該說甚麼話,沒有任何的預期或設想。
我只是讓自己可以更安靜平穩地保持在身體的中心,或就在當下,然後順著當時的進行,說出自己的感覺或心中浮現的畫面。
某個部分,這也是MaLi所說的,在說故事的過程中,當我們可以與個案同步同在,一切如是地接納與說出個案的狀態,不預期故事一定要有什麼樣的結局才是好結局,接受轉化與療癒有很多方式,那麼,常會有超過我們想像的,發自個案內心深處的答案。
所以,我學會在當下靜默,等待,光的透射與消融。


在最後使用花精時,我看到自己的故事有一個畫面(如下)。
而課程結束時,我有一個發現:無須迴避痛苦與黑暗,有時候需要好好沉浸在痛苦與黑暗當中,才更能顯現愛與光的力量。
因為倘若太容易地就轉化,忽略了某個事件痛苦的程度,相對地也就會削減她所帶來的祝福與光。
如果說光與陰影是一體兩面,有同等力量的話,光越大,陰影就越深。但也因為陰影夠深,也就會帶來更多的光。
其實,我們一直都在光中,只是沒有覺察。
或者透過覺察到陰影,更能感受到光! 


大地與天空成為一個圓
樹不再需要渴望飛翔
因為她一直就在
飛翔的狀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