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這裡
國內手創心靈牌卡「療心卡」、「Fun心卡」、 「Fun心福卡」、 「知心卡」、「心靈牌卡私房書」、「聊心話大冒險」的設計者,周詠詩老師,分享各種心靈牌卡的輔導妙用,以及身心靈與生活與文字與圖像的小小宇宙。 ★課程研習邀約,請來信:shinehearthome@gmail.com ★個人網頁,請到訪:http://www.shinehearthome.com ★牌卡購買,請參考:http://www.heartcards.com.tw
一直後悔沒帶照相機。
與好友相約,帶著女兒。
在捷運中山站下車後,尋尋覓覓,
台北當代藝術館
這是我的第三站(走過了台北光點、台北故事館之後)。
因為還有其他行程,並沒有真正入館參觀。
有空會再來的。
不過原本會約這裡,是因為聽說有好吃的下午茶。
走進藝術館旁的一角,映入眼簾的是一整排的蛋糕。
不過服務生建議我們去本店。
就在隔壁的巷弄。
於是,我們來到這家MAYU Bistro&Cafe
一進去的感覺不是很好,也許是空氣較悶熱,對我來說,燈光也較昏暗。(喜歡那種有大片落地窗,可以看風景、感受陽光的熱度與光彩)
下午茶的內容並沒有蛋糕。
於是,我們單點飲料。因為中午吃得飽,也只點了一份草莓塔。
其實我不愛吃蛋糕,因為不喜歡慕絲或海綿的口感,也都覺得口味偏甜,而我不愛甜食。唯一較能接受的是起司蛋糕。
因此對於草莓塔,並沒有太多的期待。
草莓倒是很喜歡的,看單子上面介紹是進口草莓。畢竟草莓季節已經結束,心想,女兒也喜歡,姑且點來吃吃看。
其實約會,主要是跟朋友見面、聊聊彼此的近況與心得收穫。
心靈的交流滿足了精神的渴望。
而當吃進一口草莓時,被她紮實的口感、香甜的滋味擄獲。
確實不輸當季的草莓。
雖然底層的派皮不易切開,切開後也成碎塊。
不過派皮上面還有一層軟綿綿的,是奶霜還是慕絲,我不確定,總之,口感細緻,不甜不膩。
讓人覺得好吃的蛋糕。
也會激起再嘗試別的口味的慾望。
還是有好吃的蛋糕的!
匆匆來去,只邂逅了草莓塔。但,還有機會的,我相信。

肚腹的滿足有照片為證。
心靈的空虛與富足,該用何者記錄呢?
滿滿的行程中,只寫下一種口味。
更多在記憶裡迴盪的,其實是人與人的碰觸、心靈的感動。

上網查詢這家咖啡廳的相關資料,看起來也有一則動人的故事呢!

MAYU本店:台北市長安西路47-2號
MOCA分店:台北市長安西路39號
聯絡專線:02-25503636 02-25509109
營業時間:11:30~18:00(星期一公休)

圖片出處:
http://blog.sina.com.tw/archive.php?blog_id=13650&md=entry&id=2525,我吃,故我在。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偶然在雜誌上看到一篇文章,談到旅行的輕、淡、慢。
很喜歡這樣的方式。
讓旅行成為一種享受、一種休息,一種生活型態。

查閱相關的資料發現,目前正興起一種
慢食風,並逐漸演變為一種緩慢生活的步調及方式。

將時間放慢、行程放慢,細細地去品味每一個當下,每一個生命的片刻。

如同飲食吃飯,一道道地品嚐,沒有時間的壓力,讓味蕾與食材開始對話。

我還沒真正吃過這樣的餐點,不過比起吃到飽,倒是喜歡套餐式的吃法。
我想,就是在身體吃進養份與美味的過程中,也讓心靈享受一種悠閒與自在。
旅行也是。不再是走馬看花,而是在一個地方落腳,品味當地的人文風情、看得見與看不見的那些美麗。

甚至有一篇報導介紹有人到綠島、墾丁,開始過一種半年工作、半年休息的生活。
日子不再以一星期來計算,工作就是休閒,休息就是為了更好地付出及工作。
我很喜歡這樣的嘗試及概念,打破原有的規則,才發現,生命有很多展現的方式與出口。

目前正在築夢。
有工作就出門,沒事的時候在家裡陪孩子、寫文章。
雖然有行程,卻不是緊湊的。
雖然有目標,卻不是壓力。
至少體會,再也沒有星期一症候群,不用擔心放假的問題。
當然重要的還是心態。
自己在當中如何調整,如何營造,如何傾聽。
讓慢與快、輕與重、淡與濃,交織為生活的活力繽紛!


圖片出處: http://www.ntut.edu.tw/~s1370829/b01.htm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我又在週日看很久以前上演的電影。
雖然看得太過入迷,燒焦了牛肉(那時候剛好在滷牛腩),看完後,其實也並沒有太大的情緒起伏(沒有大哭或大笑),但心底的感觸淡淡地持續繚繞。
明天過後」這部電影,其實片名也很有意思。因為無論是否遭逢天災、環境的巨變,其實我們都不知道,明天會如何。
有時候事情的發生是一點一滴,經過長久的時間所累積的。正因如此,看不到她的影響及重要性。
諸如:氣候、環境、大自然、人際關係(尤其是家人),因為太熟悉、太穩定,容易覺得理所當然。
太陽理所當然會升起落下,白天夜晚理所當然地到來,我們理所當然有足夠的食物水源,理所當然可以拿取自己想要的,家人理所當然會支持照顧。倘若有什麼意外,可能是命運或別人的錯,卻非自己的責任。
固然,一個人的力量有限,要改變大環境或大多數人的作法,並不容易。
但至少盡上自己的那份責任,就會有影響力,就會開花結果。
可能因為喜歡自然,總能夠在一草一木中體會到許多生命的道理,格外對這樣的主題有所感觸。
在影片中,一方面驚訝高科技的進步,一方面也承認人的有限。
或許就是在驕傲與謙卑中,看出人的愚昧與智慧。
對待自然是如此,對待自己與人生也是。
什麼才是最重要的?什麼才是需要長久永續經營的?什麼才是深具影響力的?
身心靈,並不是何者最重要,而是互相地調和影響。
那是一種平衡吧,我想。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日前在工作上遭遇一些挫折,對自己、對自己與人的關係,產生一些疑問及挫折感。
一方面思考自己在當中承擔及需要學習的部分,另一方面,也再一次重新思索自己的定位。
我覺得,回到初衷、回到原點、回到自己一開始改變的念頭,是一種方法。
我再次確認自己當初的選擇及決定,也藉此修正往後的步伐及方向。
尤其與同事(也算我的上司)討論後,她幫我看到自己更內在的一些狀態。
很想大哭一場!
很想當小孩,賴皮!
很想不用那麼認真!
有些過往的結,還沒解開。有些昔日不適用現在或會阻礙自己成長的模式,需要重新選擇及改變。
抽了三張「
真愛卡」。

第一張是懷疑,顯示我目前的景況。
我承認,在這段時日,我確實浮現對自己、對工作的懷疑。
但某個部分,其實表示我內在有一個無法信任的感受。
對自己或對別人。
某個部分,我在害怕與擔憂,怕自己不夠好,怕被別人拒絕,怕別人不喜歡自己。
對於一些嶄新的領域及人事,也不敢太過敞開心胸。
我總是需要有一定的小心。
但我明白,這是需要突破的地方。
當然也不可能傻呼呼地隨便相信,但我想,是可以更敞開。至少更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值得被愛,也付出愛。
相信會有美好的事情發生,相信人與人之間有美善的交流!



第二章是親密,表示我下一步的去處。
親密,與自己或與別人,能夠更佳坦誠親近,確實是我渴望的。
因為某些部分還在害怕,不敢真正地做自己,表達自己最初的想法或感受,因此難免與人有一段距離。
其實我是個很具親和力的人,只是人的內心如同冰山,看得到的只是外露的一角,還有太多自己不明白、別人看不到的地方。
有些事情懂了,但知道與做到是兩回事。或者有些事情明白了,但明白也有很多不同的層次。
我想,就是更多的學習及經驗。
很高興,能夠擁有親密。


第三張是放下,表示事情的結果。
我想,真的就是學習更多的放下。
放下自己的害怕、擔憂,放下過去的習慣模式,放下一些執著,放下那些受傷。
因為我相信,自己可以改變,可以更好,可以更自由,可以享受親密,可以喜歡自己。

心的學習及成長,真的是一條漫長的路。
在過程中,可能會看到自己不喜歡的黑暗,需要流一些淚,需要感覺痛苦,但,這些經歷都是幫助自己走過傷痛的祝福!
只有昔日的冰塊融化了,享受到滋潤、溫暖,才有更多的空間成長。否則,很容易感到枯竭乾澀,甚至就是卡住了、停擺了。

我還在路上!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最近一直在思索工作相關的事情。
結束學校的代課工作前,我就開始探索深思,日後的職涯規劃。
決定不走教職這條路,原因有很多。我想,就是更想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吧!
嚮往一種更自由、更能發揮自己專長的生活。
嘗試了幾個月,雖然還沒有一個穩定的成果,倒真的對工作這件事有了更深的體會。
深深覺得,工作是會影響一個人的生活型態的。
工作的內容、時間長短、報酬等,不僅影響現實生活所需,甚至關乎到一個人的成長發展、身心狀況、情緒壓力、人際關係等等。
以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為例,與同事相處的時間恐怕比家人還多。因為工作的時間長,相對地,工作內容是否能發揮所長或是為自己所愛,都會影響一個人的心情。工作環境的優劣、公司制度的好壞等等,也都直接影響一個人的生活。
問題是,只要是員工,自主的空間其實就少。即便是公教人員,當政策改變時,也只有學會接受。
我想,我有點看破所謂的穩定,其實並沒有誰可以保障什麼的。
尤其是有了家庭,經濟壓力頓時變重時,一面努力,一面也不禁思索:這輩子的辛苦勞碌究竟為了什麼?
當然,回到原點,便會探討到生命的意義與價值之類的。究竟我要如何完成這一生?什麼是我的目標?什麼又是我獨特能展現的?
我寧可停頓下來,想一想,再出發。
時間流逝得太快,如果沒有歷經一番磨練成長,平凡地結束,是很容易的。
我並不奢求偉大的事業或名利,而是值得,我為我所做的負責。工作不再是一種壓力負擔,不再只是謀生的工具,而是一種展現自我,身心皆得快樂的途徑。
生活形態有很多種,工作也有很多種。當工作決定生活形態時,真的需要好好思索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我還在探索,至少跨越了朝九晚五的第一步。
我還在嘗試,至少有了單飛的方向。
我還在覺察,在我內心的恐懼與擔憂,但至少,我還有夢。


圖片出處:blog.chinaunix.net/ index.php?blogId=116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我承認,之前對於網路交友的話題,多少有些質疑和抗拒。
不太相信在虛擬的世界中,能夠交到知心的朋友。
但,部落格的書寫,開啟我另一個與人交流的層面。
至少,透過部落格,文章、照片、網誌的風格,我可以認識對方。而那種認識,我相信,與真實的樣貌相去不遠。
因此,當尋訪到相似屬性或者喜歡羨慕的生活形態時,便多聊了幾句。
可以成為朋友嗎?
可以有美好的交流嗎?可以有溫馨的相會嗎?可以有生命的分享嗎?
我相信,可以的!
無論是怎樣的互動,都是一種值得紀念、令人感動的印記。
雖然現在上網的時間有限,能夠四處看看的機會不多,但這段日子以來,曾經相會的,會持續道聲「你好嗎?」「加油!」「多保重!」的,或日後會相遇的,我無不感恩及讚嘆。
因為在這裡,會有生命的激盪,也是真實人生的借鏡。

謝謝你,或認識或不認識,或熟識或陌生,或留言或無語。期待我所分享的,也能成為你的祝福!


~與mi mi 、兔子媽咪,相約有感。


圖片出處:圖片出處:www.starfly.com.tw/ megamall/goods_count.asp?s...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7) 人氣()


從事輔導工作這些年,時常問自己一個問題:「人為什麼會改變?」,或者也可以這麼說:「人為什麼不改變?」。

會來求助的人,有些是自願前來,即發現自己的問題,想要尋求解決之道。大部分則可能是非自願性的,也許是老師、家長或醫生轉介而來。

其實我相信,每個人都有成長進步的空間。我也不再喜歡以問題來定義來談者,因為問題不是問題,而是如何因應的問題。人也不是有問題的人,只是在某些時候與某些人產生了有問題的互動。

但很多時候,我們都未必覺察到自己的狀況,或者可以這麼說,正如之前所分享的,總要先看見自己有所需要,才有可能踏出改變的第一步。倘若覺得還好、還可以過啦,自然就失去改變的動力。

那麼,人為什麼會改變呢?

除了發現、看見、覺察到自己目前的需要,明白自己還有成長的空間之外,其實就好像身體的警訊,很多時候,是因為生病才去看醫生,是因為已經出了毛病,才知道事情的嚴重性。而心理的事,往往又多屬於慢性病,非得要嚐到痛苦,而且可能真的很痛,才會想要尋求協助。

因此我首先連想到的,即是當一個人感覺到心中的痛,感覺到自己累積了憤怒、悲傷、憂愁等情緒,明白自己若不改變,情況將會惡化下去,才會主動踏出第一步。

也有可能在過程中,發現一些好方法,找到一些好管道,吸收到一些好的想法,接觸一些好的伙伴資源,無形中觸動了改變。

相對地,人為何不改變呢?尤其是發現了問題,卻又停留原地。

我覺得,擁有一份相信及盼望,擁有安全接納的環境,是培育改變的淨土。

倘若知道問題卻不改變,很可能是內心底並不相信問題能夠解決。尤其當問題是發生在與他人的互動或環境時,我們很容易以為:如果對方不改變,問題就無法有答案。但其實,能夠改變的唯有自己。也唯有自己先改變,才有化痛苦為祝福的出路。

因此總要心存盼望,相信一定有改變的可能性。且要下定決心,從自己開始。下定決心,不再自怨自艾,不再當受害者,不再抱怨,願意承擔自己應有的責任,願意付出改變的行動,願意讓自己不再一樣。

很多時候,責怪他人、父母、環境、老天,只是讓自己陷入困境。很多時候,沒有找到好的方法、對的陪伴者或健康的環境,很可能只是不斷地訴說,卻於事無補。因此,需要更積極地尋求改變的可能性,不要輕忽心靈病毒的影響力。


每個人改變的契機、方法或許不同,我想,重要的是更認識自己,更懂得自己生命的脈絡及故事,更清楚自己內心的運作模式,更能覺察自己的限制與僵化的應對,更能體會自己的各樣感受。如此一來,如同毛毛蟲蛻變為美麗的蝴蝶,生命的亮麗與豐富將會自然呈現!




圖片出處:http://theunissen.cc/christopher/gallery/original/places/butterfly_farm_stratford 
                http://www.7art-screensavers.com/butterfly.shtml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