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這裡
國內手創心靈牌卡「療心卡」、「Fun心卡」、 「Fun心福卡」、 「知心卡」、「心靈牌卡私房書」、「聊心話大冒險」的設計者,周詠詩老師,分享各種心靈牌卡的輔導妙用,以及身心靈與生活與文字與圖像的小小宇宙。 ★課程研習邀約,請來信:shinehearthome@gmail.com ★個人網頁,請到訪:http://www.shinehearthome.com ★牌卡購買,請參考:http://www.heartcards.com.tw

目前分類:教育 (2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會帶著兩個孩子,移居宜蘭,就讀人文國中小,除了對教育的不同看法,實在需要一份傻勁與勇氣!

    因為曾經是學校的輔導老師,更深感於教育對於一個孩子的影響力。即便教改不斷地推動實行,但成績與分數恐怕還是成為評斷一個孩子好壞的標準。而這不是身為家長的我所看重與追求的。

    我期待我的孩子樂在學習,重要的是找到自己所愛與所長,學習真正可以運用在現實中的能力,而非只是課本中的知識。

    在宜蘭唯二的公辦民營學校,人文國中小,成為我一路尋覓的終點。

 {###_yschou/4/1116230763.jpg_###}

    兩個孩子來到人文,已經邁入第二年了!

    說實在,我們的年資尚淺,卻經歷了學校在改革之路上的風雨。我不敢說:這所這麼獨特的學校是完美的,但我深深地願意為她的存在與延續而努力。

    原本,公辦民營的創舉,即是宜蘭縣政府願意給多元的教育模式一個成長的空間。既是如此,人文十年來所走的路,皆是一條開創嶄新的路。沒有前人開疆闢土的足跡,卻是教育改革寶貴的實務經驗。

    但更精準地說,並非是無所依循的,而是真的能夠運用兒童發展的理論背景,實踐適性的教育理念。

    也許實踐的過程,難免會有理想跟現實的衝突,難免會有各種不同的聲音,但,她至少踏出了好幾步,更在十年之間克服挑戰,尋求發展。

    姑且讓我以媽媽的角度,來分享孩子的改變吧!

 

    早在女兒幼稚園時,我就遠從南部來宜蘭參訪。當時就對於學校開放式的教育環境、多元的學習角落,認同與讚賞。

    但真正促使我下定決心的是兒子。

    兒子在進入小學一年級時,被診斷為學習障礙者。在就讀小學一年的過程中,感到莫大的壓力。我了解學校可以提供的資源,但我更看到,在這樣的環境中,孩子不會快樂,不久便會喪失對自己的信心與肯定。

    於是,來到人文是我幾種選擇之一。

    而一開始與楊教授對話時,其主張的並非是學習障礙,而是學習能力的多元性,就深得我心。

    其實,我相信每個孩子都有自己擅長的學習型態與方式,也有不同的學習潛能。但一般學校多半只能運用紙筆測驗,且多半以學科為重來衡量學生的學習成就。

    而在人文,老師不會強迫孩子學習,而更以他喜歡與擅長的方式來協助他學習。孩子的學習,不是只有聽、讀跟寫,而是有更多元的學習與生活的體驗。

    因為每個場所都可以是學習的教室,在課程的安排上,除了開發各種不同的課程,如:手作、動力機械樂高、桌遊、烹飪,更以主題式的教學規劃外出的行程,讓孩子走出教室,去老街、海邊、山上、博物館、觀光工廠,親自體驗與學習。

    課程的多元設計、四個學期的規劃、混齡的班群操作、更可以照顧到學生的師生比,都是可以直接看到的教育模式。

    但更令我感動的是:老師的投入,及老師對於孩子情感人際發展的重視。

    奠基於輔導與調育的基礎,老師不只是經師,而是人師,是因為培養與孩子互信的關係,讓孩子可以在滿足內心需求的情況下有所學習。

    以我的兩個孩子來說,他們都可以跟老師建立非常好的關係,可以跟老師談心事,願意尋求老師的協助。

    
    曾經有家長拍下兒子跟老師在海邊戲水的畫面。我的兒子趴在男老師的背上,笑得十足開心。

    而女兒也會笑說:今天跟老師去喝咖啡、聊是非。

    這樣的師生關係,是看不見的教育基礎。

    我相信,一般學校必然也會有傳為佳話的師生互動,但一個學校可以以學生的心理需求為前提,努力營造友善的校園,看重師生關係的建立,並在這樣的基礎下,發展多元的教育模式,以適性為理念,試圖打造適合每個孩子的教育環境,這就是人文不可多得之處。

 {###_yschou/4/1116230754.jpg_###}

    兒子開心地上學去了,甚至不用催促他起床,甚至放學後還要留在學校。

    兒子在這裡可以發現及發展他擅長的,相對地,用其他方式補足他不足的。

    兒子在這裡除了知識的學習,還有很豐富的生活體驗、人際互動。

    兒子在這裡,可以有面對挫折與挑戰的成長空間,可以真正成為他自己。

 

    女兒也很喜歡這裡的學習環境。

    我深深感受到:女兒的成長不是因為懂得很多,而是真實的在學校的生活中去經驗。因為親自經驗到而真正學習到。

    例如:尊重別人,可以是一句口號,可以是道德的法則,但孩子要怎麼樣可以真的懂得尊重別人?除非她真的面對了人際的衝突,真的同理到別人的感受,真的願意去體諒別人,而不是因為懼怕處罰。正如同人文所強調的:自然合理的後果,是這樣的人生法則在教育孩子、改變孩子。

    女兒在這裡找到了自己的興趣,非常自發性的投入與練習。

    女兒在這裡有了不同的煩惱,卻也在老師的陪伴下有所學習與成長2

    女兒在這裡有更多自己的思考與判斷,也有討論與嘗試的空間。

    女兒在這裡,更自由開懷,更散發出屬於她的獨特光彩。

 

    我真的不認為這是一所完美的學校,但我真的看到,在適性教育與輔導的理論背景下,這裡成為一塊足以讓這樣的教育理念成長茁壯的樂土。

    學校的發展如同人生的發展,不免有風雨挫折。理念如何落實,自然是一門功課。但只要大家有志一同,願意在這裡生根,隨著不同的階段、不同孩子的需求而改變,正是自然有機的法則,正是生命教育,正是人文。

    我願意,跟著人文,再走十年、二十年。讓這個在台灣教育制度與歷史上,難能可貴的學習天地,繼續開創,繼續更新,繼續為下一代保留適性教育、多元學習的可能性。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帶著兩個小學的孩子與老公,在颱風夜,欣賞人文無學籍行動高中的學生們,所演出的生命劇碼「四季」。

笑與淚的交織,如同春夏秋冬的季節交替。

感動,是心底久久不散的漣漪。

該如何描繪與表達呢?

一齣戲,究竟代表了什麼?表達了什麼?創造了什麼?影響了什麼?

這是我的迴響。


如果我是觀眾,我會隨著劇中的角色與劇情,時而笑,時而默默地落淚。

因為這些劇碼是曾經或可能發生在每個人生命中的情節,如此靠近而打動人心。

因為曾經年輕的時候或者直到現在,我還是會問:生命是什麼?我是誰?我為何而活?死亡又代表什麼?


如果我是家長,我會好奇:這些孩子是如何可以演出這場戲?

他們如何在不是相關背景的情況下,居然有如此精采的演出?

他們如何消化這看似沉重的主題?

參與這場表演,對他們的人生,又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在人文行動高中的學習究竟與一般學校有什麼不同?

如果我的孩子長大後也可以站在這樣的舞台上,我可以如何從旁協助與支持?


如果我是學生,我會讚嘆:這些哥哥姊姊好厲害啊!他們不是專業的演員,可是他們的表演讓我又哭又笑呢!

我也許也會反思自己的生活,如果我也是高中生,我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我的生活可以是這樣有趣與精采嗎?我在年輕的時候就可以找到自己的希望與目標嗎?


如果我是生命教育老師,我會省思,如何真的可以讓學生懂得及學習生命教育呢?

這齣戲如何成為我的教材,透過同是學生的表演來啟發更多學生的觸動?

如果我是學科老師,也許我會想:這真的很棒也很重要,但一般的學生恐怕沒有時間與精力來探究這些議題。還是好好讀書吧!等考上大學再來思考。


其實,更深處的聲音是:多麼棒的演出!

可以在這麼年輕就有這樣的經歷與體驗,真好!

也許是自己已然走過生命裡的四季,觸動我的不再只是戲劇本身或內容情節,而是台上的演員及幕後的促成。

如果我們的生命就像四季,如果我們是自己生命裡的演員,但同時也是編劇,亦是導演,那麼,我們會上演什麼樣的劇碼?我們會鋪陳什麼樣的劇情?我們會賦予什麼樣的結局?

在十幾歲的年輕時光裡,我們是什麼樣子的?我們懂得認識自己嗎?我們曾經去思考生命與死亡的意義嗎?我們是如何度過每一天的呢?


更因為自己是母親,我思索著,我如何將生命的美好帶給我的孩子呢?可以在他們年輕的時候,送出什麼樣的禮物與祝福?


也許終究沒有標準與完美的答案,因為每個人所經歷與想望的畢竟不同。

如同四季,各有各的醜陋與美麗。

如同生死,是自然的循環與交替。

但確實,值得珍惜與創造,生命是可以如此地精彩與豐富!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幾天剛好用塔羅牌跟女兒分享她在班上的人際困擾。
由於並非占卜,而是把牌卡視為呈現內在狀態的媒介,我們就像一般的談話,但透過牌卡,女兒在抽牌後,還主動地選牌來解釋她跟同學之間的互動。
第二天,剛好拿療心卡到學校,女兒也很開心地跟同學用療心卡來分享及對話。

看到這段時日,數位大專生或高中生的自殺事件,不免惋惜年輕生命的消逝,心底深深地觸動著:若是每個人都能夠學習跟自己談心療心的方式,會不會就能減少些許憾事。
尤其昔日在學校輔導室工作時,更是看到在教育的系統及孩子成長的歷程中,缺乏與自己對話的學習。
國中固然有輔導課,高中也有生涯規劃及生命教育,大專自然也會舉辦許多相關的活動,但所謂的心理健康,並不是學校教育最重視,或至少在學生的學習版圖中佔有一定的比重。
在這裡並不想多談學校的輔導工作,但真的覺得,我們都需要學習跟自己獨處、聆聽自己內在的聲音,甚至在有困擾、不知道如何或向誰傾訴時,還是可以跟自己對話。

尤其這些自殺的年輕學子,平日看不出甚麼異樣,也能夠把自己打理得很好。但可怕的也許就是外在看起來是乖孩子、好學生,一旦心裡一時過不去,就會用較極端的方式來解決,卻往往讓身邊的人連幫忙的機會都沒有。
有時候,總也會出現,不想跟任何人說的事。固然身旁有支持系統,但更重要的是,我們能否有能力或方法先來照顧自己的內在小孩。
若是自己可以有一些好方法,至少多了一些空間,讓我們可以沉澱,可以儲備些許能量。改變的契機,自然就不遠。

但要與自己對話,光靠自言自語是沒有太大幫助的。
當然,一般人也不太可能在一個人的時候說出內在的想法。
甚至有些人,可能對自己腦中的意念都是陌生的,或常覺得是矛盾衝突的。
因此,總需要透過一些工具,成為心靈世界呈現的媒介。

心靈牌卡自然是很好的媒材。
在非占卜(主要是避免落入牌卡論定的迷思或太依賴抽牌的結果)的前提下,為自己困擾的問題,抽牌或選牌;也可以再透過一些方式來探索與解牌。
那麼,這個歷程,自然就讓自己與問題打開一個對話的空間,甚至可以找到解決之道。

以療心卡來說,剛好可以為自己的困擾抽一張陰影組代表被卡住的地方,再抽一張滋養組代表解決的指引或滋養自己的方法。
透過抽牌的結果,總會在心底激發出一些感受與想法,甚至一些新的觀點與可能性。
而這就是與自己對話。
甚至有需要,也可以與別人討論抽牌的結果,或與專業輔導人員分享。

而對我來說,療心卡並不是結束,滋養自己的方法還有很多。
例如:透過精油來支持自己。
這是市面上容易取得的工具,也並不需要學習特別的按摩手法,而是透過香味、透過按摩自己身體的不舒服處,直接地為自己帶來支持與照顧。
只要有需要或每天洗澡後,將按摩油透過自己的雙手傳遞滋養到身體需要之處,那麼同時,心理必然也會獲得支持。
這與自己付費參與芳香療程,有不同的效果。
就是要透過自己與自己身心的接觸,更能提高自我覺察與呵護,且透過行動,學會自愛。

天堂油,正是我目前的另一個好工具。
連孩子們也都會主動要求:幫我用香草味道的那一瓶按摩手、我要選一瓶來塗抹背部等等。
當然,除了自己使用,也可以照顧身邊的家人朋友。

如同我結合療心卡到天堂油的療心之路,就是可以完整地用牌卡進行自我探索,再用精油來滋養自己。
重點不在於實際地解決問題,卻可以在當下讓自己補足力量,自然強化面對問題的能力。
身心都被照顧著,總會對人生多一些希望及幸福感。
甚至發現:原來我是有力量的。當我可以這樣支持自己,也許也可以找到方法面對問題。

在面對外在的問題前,很多人過不了的,其實都是內在與自己對話這一關。
若是懂得如何與自己聊心、療心,懂得照顧自己的心靈,不正如同照顧自己的頭腦(知識面)與身體一樣重要嗎?!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兩個孩子來人文已經半年了,如今邁入第三個學期。
尤其這學期大兒子進入新成立的家族,可以感受到其明顯的改變:上學是開心的。

有很多的細節就先不談。
但我真的發現:教育方式的不同,確實很容易就可以在孩子身上看到果效。
先前就讀一般國小,一年級的兒子就會常常嚷著:不想去學校,上學不開心。
當然,他有他獨特的需求。
剛來人文時也不見得順利。
第二學期,也為了他而進班陪伴,老師們都試著在尋找更適合他的教育方式。
後來成立了新的家族,其課程更符合他的需要與狀態,孩子就真的每天開開心心地上學。


開心,是我的指標之一。
當然,這可能是個籠統的說詞,但從孩子的行為表現可以看到:
孩子的情緒更穩定了!
孩子一回家就會分享許多在學校發生的事情,因為每天都有新鮮事,且是可被經驗的、是生活化的。
孩子會自己主動起床,因為不想遲到。
孩子放學後還想留在學校。

若打開他的課表,有許多探索玩樂的內容,甚至一週有一天會進行戶外教學。
大抵連我都很羨慕。
一般的家長不知道是否會擔心:怎麼都沒有在學東西?那些看起來應該在學校學習的。


所以,想紀錄分享的,關於教育這部份的點點滴滴,其實到最後,我都覺得是跟個人的價值信念有關。包括:什麼是學習、什麼是幸福、什麼是人生、什麼才是重要的事。
因為不覺得成績最重要,因為不覺得一定要考上好學校,因為覺得讓孩子認識自己、發現自己的優勢能力、從生活中學習才是重要的,也相信孩子藉此會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道路等,所以,很安然地看待這不一樣的教育方式,甚至是欣喜地看到所帶來的影響。

其實,開心地學習不是很重要又很棒的事嗎?
而且,是可以做到的。
教育真的可以不一樣!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距離2007年帶著孩子來人文國中小參訪,事隔四年,我們一家真的選擇在此落腳。
先前就對這樣的學校與教育方式很有興趣,無論是自己以往就學的經驗或者是之前在學校擔任輔導老師,即便教育改革不斷地持續,依舊對現今的教育體制缺乏信心。
並不是學校沒有好老師,而是考試領導教學、分數代表價值的種種現象,與我期待孩子可以認識自己、找到自己的天賦是不同的。
我並不期許孩子要有好成績。
因為好成績大抵代表:你智力(IQ)很好,或你很知道如何應付考試。
智力很好的人,原本就可以較容易在紙筆背誦式的測驗中贏得高分。
而智力不好的人,大抵就需要長時間的練習強記,甚至就是去補習背答案來拿取分數。
但這些都不代表一個人的價值與生存、生活的能力。
如何欣賞自己呢?如何與別人建立友好的關係?如何善待這片土地?
這些不是是非題,也不是選擇題,更不是考試答對了就真的會做到的生命課題。


所以,我更認同生活的教育、全人的發展。

選擇人文,實在是一路尋覓的緣分。
一開始對體制外的教育有興趣,但私立森小的學費著實負擔太大。
後來知道宜蘭有公辦民營的體制外學校,便進行瞭解與參訪。
但,要一個人帶著孩子來到陌生的地方,是不敢貿然行動的主因。
當然,也因為這幾年,許多生命的變化。

一直到大兒子就讀小一,被診斷為學習障礙,我更加去思考:什麼才是適合他們成長與發展的教育環境。
即便一般的學校會有資源班的協助,但在同樣的框架中,是會補強孩子先天的弱勢,以免拖累全班的進度?還是會協助發展其他的強勢呢?
其實,我很感謝大兒子,這生命所顯示的莫大禮物。
他的狀況是對現今教育極佳的反思。

記得今年七月在與人文的楊教授進行轉學的面談時,其說到:LD並不是Learning disabilities(意指學習障礙),而是Learning difference。
我喜歡這樣的概念。
並不是障礙,而是不同。
其實,這正顯示出目前教育的隱憂,就是太重視智力,且一般就是以紙筆測驗的方式來評量孩子的學習狀況。
所以,以讀寫障礙的孩子來說,他真的很難在目前的教育環境中表現自己。
如果不瞭解這樣孩子的特質,大抵很容易就被貼上「不愛讀書」的標籤。
而不愛讀書,代表成績不好。成績不好,又容易被歸類為壞孩子。
當然,他不是不愛讀書,而是難以辨識文字,難以用看題目、寫答案的方式來呈獻自己所知道的。

但為了所謂的公平,為了評量出優劣,目前的教育方式,恐怕還是難以逃脫紙筆測驗的框架。
只是,紙筆測驗有其限制,有其適合的科目領域。
什麼時候真的可以落實「因材施教」及「多元的教學與評量」?
什麼時候除了紙筆測驗,還可以有更具創意及多樣的呈現方式?
如同學習的方式有很多種,除了智能,還有五感的、身體的、心靈的、潛意識的。
且,一定要用分數評斷高低嗎?
那些無法用標準化的評量來理解的範疇,如:愛、自我價值、情緒穩定度,難道就不重要嗎?(即便這些類別,好像還是非得有標準化的測驗與答案)

也許有一個更深的隱憂是:我們需要由別人來告訴及評量:自己是誰。
我們需要標準化的好與不好、成功與失敗、幸福與快樂。
我們不容許每個人是那麼的不同。包括:學習的優劣勢、學習的成果、學習的方式、成就的領域。

「不愛讀書」並不是最可怕的。
最可怕的是「不愛學習」、「不想學習」、「不願成長」、「不想承擔責任」。
不知道自己是誰,缺乏對生命的熱情、對自己與他人的尊重。
試想,填鴨式的教育方式會破壞多少正待探索的心靈,其對學習的興趣?
更可怕的是,扼殺其對生命的興趣。

所以,無論再如何辛苦,我們毅然決然地帶著孩子轉學。
是不是最好的決定,我不知道。
但至少從孩子這些日子的轉變:快樂、想上學、有許多新奇的發現與創造,我知道,當環境可以容許他成為他自己,那麼,其生命的力量就會自然茁壯。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邁入新的一學期,在大兒子的學習旅程中,有種種片段,細微但深刻。
旅程還在進行,似乎隨時可能轉換方向,且不確定如何抵達目的,也不知如何確切地描繪心中的百般滋味,但,就讓我留下一些足跡吧!

之一  學校的作業與評量
學期初,與特教老師相談,得知已經在為兒子進行多種測驗,來評估他是否為學習障礙。
老師初步的觀察,覺得是很典型的閱讀困難,但礙於法規與程序,必須等這學期鑑定通過後,才能提供資源班的協助。

之前心理師建議我跟導師討論功課減量的作法。
幾經溝通,老師的回應是擔心他沒有把作業完成,其他學生會有意見。
「一、二年級還算簡單,還是希望他多學一點。」
我何嘗不希望他多學一點呢?
但就是瞭解,無法用一般的標準來期待兒子的學習成果。
恐怕學校抄寫的作業與聽寫的考試,也無法讓他真正有所學習。

前提是,他有學習上的困難。
但目前的狀況是,因為還未通過鑑定,所以無法為他調整作業量與考試內容。
其實,無論是否為學習障礙,這種要求每個小孩要達到一樣的標準,不就是台灣教育的隱憂嗎?
當然,礙於學生人數,老師不太可能為每個學生設計不同的教材。
但,學習的成果與評量,是否可以更多元呢?
除了聽寫考試,除了打分數等第,難道沒有其他可以回饋孩子學習的方法嗎?
甚至,不是以學科來論定一個孩子的成就,而是鼓勵他均衡地發展。

這背後有好多值得探討的。

根本的議題是:我們為什麼要學習?孩子為了什麼而上學?
到底在學些什麼?又是為了什麼而考試?
而在如此強調評量以及用分數來評估學習成果的體制下,就真的達到學習的目標與教育的目的嗎?


之二 「錯誤的評量 霸凌的元兇」
剛好看到洪蘭教授在天下雜誌上寫的一篇
文章,很是認同。
如果以智力來說,每個孩子的天賦能力自然是不同的。
但為何要大家努力朝著一樣的一百分邁進,明明有些人如何盡力就是六十分、四十分。
重點不只是因為齊頭式的評量方式,而是因為太過強調「要有好成績才是好學生」,「好成績才可以考到好學校」、「好學校才可以找到好工作」、「好工作就可以擁有成功美滿的人生」,於是成績分數就決定了你的價值。

學科成績不好的孩子呢?
什麼才是他們的出路與未來?
並非只是培養他們有一技之長,而是這樣的教育文化是如何扼殺他們的自我價值。
而自我價值低落、找不到學習的樂趣、也缺乏學習的成就,這是多麼可悲卻又不斷上演的校園戲碼。


之三 「雖然你成績不好,但是很乖」
昨天,兒子轉述了老師說的話。
確實,他的國語考試就只有二三十分,但他數學學得還可以,喜歡畫畫唱歌、與人互動、有禮貌、會分享,也有正義感。

我想,老師是善意的鼓勵。
但這句話正道出傳統制式教育的可怕之處。
就是以成績為導向來看待孩子,且多半是學科成績。

如果你成績不好,那最好在行為上要好好表現。
如果你成績不好、行為又偏差,那就是學校的問題學生。



之四  「三個傻瓜」

推薦這部印度電影,男主角先前自導自演的「心中的小星星」正是在描述學習障礙的兒童。
而「三個傻瓜」則以幽默又深刻的方式來探討填鴨式的教育體制。

很多是我們知道的,以為是理想的,但卻不敢去做的。


之五  我的天命
兒子這幾天跟我說:「上帝讓我活下來,一定有我要完成的任務。」(因為他出生時動了大手術)
「我是很特別的孩子!」


之六  關於學習障礙
很感謝先前在早療中心同事的分享,讓我對學習障礙有更多實務上的認識。
她的經驗是:學障的孩子並非是不能學習(當然,跟一般人不同,需要工具跟方法),但往往是在學校環境中,無法因應龐大的學習內容。
所以,久了,跟不上,補不回來,就放棄了。
放棄的不只是成績成就,而是學習的興趣。

即便用一些策略方法,也要先考慮孩子學習的容量與速度。

身為母親,其實我原本就不覺得一定要功課好、成績好。
只是看到孩子在這樣的教育體制、文化與要求表現的價值中掙扎,我也在摸索,如何陪伴與發揮他的優勢、找到他的天命。

雖然是一條嶄新的道路,但我明白,是我對於什麼才是有價值、什麼才是幸福的人生、什麼才是學習的目的,這種種,影響我與孩子的決定與行動。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之前為了大兒子的學習狀況,自費與心理師會談時,最後她給了幾個建議。
其中有談到可以先送孩子去安親班,看是否可以由較有經驗的老師加以引導。或者也可以請特教系的學生擔任家教。重點除了協助孩子可以發展一些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策略,也可以避免耗損我們之間的親子關係。
因為目前為止,大半都是由我指導兒子寫作業。
即使比較瞭解他的狀況,對我來說,依舊是耐心的考驗。
有時候,不免因為自己疲憊或者對他的表現有所期待(並非成績而是態度),而容易引起情緒的波動。
我不開心,他也不開心。
所以,我以前的同事覺得:為了學習而破壞親子關係,代價太大,不如請別人來教。

上星期,我先生也提出,是否要送孩子去安親班。
不過理由不太相同。
先生不免擔心,到目前為止,兒子對於注音符號都不太熟練,是否要多加強。
我想到的是,安親班為了呈現孩子的學習成果,恐怕不免是不斷地練習再練習吧!
而這種過度或填鴨式的學習,也許可以看到一些學習成果,但是否因此帶來其他的隱憂,例如:對學習失去興趣、不再主動學習等。

由於我每週都會帶兒子到醫院與心理師進行會談,主要是要幫助孩子找到學習的策略。
第一次,心理師就回饋:兒子對於ㄅㄆㄇㄈ的學習似乎較為抗拒。
於是第二次就希望可以先建立關係,以遊戲的方式來提高他的興趣。
目前看來,由於兒子的學習動力較低,也因為還在初步接觸國字的過渡期,無法判定是否真的是學習障礙。

就學習的成果來說,學習的意願跟動機其實有一定的影響力。
雖然現在我還不太清楚,兒子究竟真的是因為學習有困難而導致不想學習,還是因為不想學習所以呈現不出學習的成果而疑似學習障礙,或者是因為注意力較短暫或不佳的學習習慣而導致學習成果不佳,至少我可以確定,一味重複地練習,甚至加上處罰或負面的情緒回應,只會降低他學習的意願。

這就是我最近在思索的,關於過度學習的代價。

先不談學習的量是否過多,我其實會覺得,學習的方式可以更多元有趣。
比起每天寫一張考卷,難道沒有其他學習的方法嗎?
又或者考卷的出題方式,也可以更加生動,或除了紙筆回答外,還可以有不同的評量方式呢?
重點在於學到什麼,而不是成績分數吧!

想來,孩子就算沒有學習的困難,但如果學習本身就是一件無聊的事,難怪會提不起興趣了。
問題是,有多少老師會把教學當作一件有趣的事呢?會注重學生的學習意願而不是成果呢?
如同我先前看紀錄片「謝錦」時,謝老師說:他是在教人,不是在教書。
如何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成為自己生命的主人,才是促成學習的關鍵。

所以,不是家長或老師覺得學習很重要,而是孩子自己願意學習。
而願意的動力,不是趕出來或逼出來的。

如果只看學習的成果,而這成果又是被種種非自願的因素促成的,那麼,有沒有可能在得到成果時,其實也失去了某些重要的東西。
例如:孩子只重成績,也用功利的標準來看待他人,失去了人與人真誠的關係。
孩子只重表現,不知不覺需要以外在的條件來肯定自己,失去了與自我內在的連結。
親子之間只談課業成就,缺乏其他的話題與家庭活動,失去了家人之間相伴的真諦。

尤其孩子的求學之路還很漫長,急於一時的成果,說不定失去日後持續的動力。
最遺憾的不是失去學習的意願,而是迷失了自己,渾渾噩噩地上學,讀書是為了給父母一個交代,文憑是為了找到一份大家認為的好工作。至於自己究竟是什麼樣的人,究竟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究竟活得快不快樂,不知不覺就在這樣的成長歷程(大半是學習歷程)中被忽略了。

大兒子真的是檢視我人生觀最佳的鏡子,而且是非常有力量的。
那個力量是直接衝擊到我深沈的情緒、我真正的擔憂、我過往未被療癒的經驗。
畢竟我真的可以不擔心,他落後的學習狀態或對學校課業的學習興趣缺缺嗎?
或者說,我真正的擔心究竟是什麼呢?

某個部分,我擔心的是別人看待他的眼光及態度。
老師會如何看待一個成績不佳的小孩呢?
同學又會如何與他相處呢?
在重視成果的學習環境中,他是否會喪失對自己的信心呢?

我看見自己害怕,因為成績不好而帶來的自我價值低落。
換個角度說,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中,除了用成績,還有什麼方式可以讓孩子肯定自己與發現自己呢?
就算是所謂非學科,一樣要打分數,一樣要比出高下。

或者我該慶幸,兒子對成績高低不太在意。

讓他成為他自己吧!
(原來成為自己最大的挑戰是,要敢於跟別人不同,要不畏別人的評價。其實每個人終究是不同的,敢於不同是敢於聆聽自己內在的聲音而非遵循他人的見解或生活方式,敢於面對未知的成敗。)
用他的步調、他的方式、他的喜好,讓他有慢慢探索自己的時間與空間。
寧可這樣,也不要付上過度學習的代價啊!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昨天帶著大兒子到醫院看診斷報告。
初步的評估結果確實有學習方面的困難。
我尚且還不想使用「學習障礙」這樣的稱號,主要是目前的協助方向還是會以學校的特教資源為管道,但由於尚未進入鑑定流程,也要再看學校方面的評估。
再者,與其說是障礙,倘若換一個說法,就是符合孩子狀態的學習方式並非一般的讀寫,而是更多元多感官的刺激,那麼說這樣是障礙,其實也是由於無法透過傳統的教學方式來學習及反應出成果。

不過一開始在診療室得知這樣的結果,還是不免有失落、難過及沮喪。
就像是你懷疑自己的某些症狀可能是因為罹患了某種疾病,但在診斷結果尚未出爐前,總懷抱著一絲希望。
而當確定病因時,一方面其實是鬆了一口氣,至少你知道這些症狀的緣由,但另一方面,你將開始另一種挑戰與改變。

至少我們知道孩子並非是因為不認真、沒興趣、缺乏練習,而造成學習成效不彰。
至少我們可以開始脫離複習了兩三個小時,隔天考試還是只有三十分的挫折。

當然,不免擔憂心疼的是,孩子的未來。
我也看到關於自己的這個部分,是因為我勢必會陪伴孩子走不一樣的路。這也意味著我可能需要改變我自己的計畫、生活的步調。

但在我心底也有其他的想法。
為何兒子會有這樣的狀況?為何會發生在我們家?
我的觀點倒不是負面消極的,而是相信這背後總有意義與祝福。
倘若在尚未出世前,我們彼此的靈魂就決定要來成為母親與孩子,就決定要進行一場不一樣的學習旅程,那麼,兒子會由我們而生,會選擇我們成為父母,其實都是有任務跟使命的。
尤其當我回顧自己的生命歷程,曾經擔任過學校的代理特教組長,也曾在早療中心工作,都讓我對於這樣的領域不至陌生,比較知道可以如何尋求協助。
即便與現在所做與未來所要發展的較無關聯,但那些經驗,其實都沒有白費。
再加上自己原本就不是以課業成績為教養目標的母親,更樂意讓孩子多元的發展,期待他們發現自己的興趣與潛能,至少這樣的態度,對於兒子的狀況,比較容易找到出路。

所以,這是一場親子的共同修行。
兒子的學習障礙,對他,對我們,都是拓展彼此生命視野的禮物。
讓我們去發現除了現有的學習方式與評量管道,還有什麼其他的可能性。
讓我們去經驗,如何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生涯道路,如何真的「與眾不同」。

所以,我們即將展開一場學習的冒險旅程!
請幫我們加油!!


備註:
學習障礙的定義
民國九十一年五月教育部所發佈的「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標準」中,將學習障礙界定為:「指統稱因神經心理功能異常而顯現出注意、記憶、理解、推理、表達、知覺或知覺動作協調等能力有顯著問題,以致在聽、說、讀、寫、算等學習上有顯著困難者;其障礙並非因感官、智能、情緒等障礙因素或文化刺激不足、教學不當等環境因素所直接造成之結果」。其鑑定之標準如下:
1.智力正常或正常程度以上者:依據學生在個別智力測驗之智商來判定。
2.個人內在能力有顯著差異:依據學生的智商和實際成就之間的差異、各項認知能力間的差異、各項成就間或成就內的差異等三項標準來判定。
3.注意、記憶、聽覺理解、口語表達、基本閱讀技巧、閱讀理解、書寫、數學運算、推理或知覺動作協調等任一能力表現有顯著困難,且經評估後確定一般教育所提供之學習輔導無顯著成效者:學生在上述能力之表現有顯著困難,且經由學校或教師所安排之各項補救教學及學習輔導措施均無顯著成效。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聊聊最近的生活與感觸吧!

家中多了第三個孩子之後,果然體會到以前曾經聽人說過的:隔了一段時間再生的孩子,養育的心情會有所不同。誇張地說:好似祖孫的互動關係,就是備受寵愛,怎麼看都覺得很有趣味。
當然也因為有了前兩次的經驗,比較懂得寶寶的需要與狀況,比較不會手忙腳亂或擔憂緊張。
這回,比較可以靜下心來觀看與陪伴:小小生命的發展與成長。
舉凡他像彌勒佛一般大大的笑容、要喝奶時的哭喊、想要撒嬌的動作、喜歡與人互動所發出的聲音,都只有最親近的人得以了解。
於是我格外體會,成為父母是多大的恩典,可以一窺生命的奇妙與美麗。
可以懷抱一個嬰孩,凝視他的睡容,呼吸他的體味,感受他的溫度與柔軟,實在是一種不平凡的幸福。

當然,每個孩子的發展與個性氣質都是截然不同的。
我一方面享受著與小寶寶相處的喜悅,一方面也開始整理自己面對大兒子上學後的衝擊。


由於大女兒的學習歷程算是平順,是一個可以自己寫功課、對閱讀有興趣,也可以說是好勝心比較重的孩子。
總之不太需要大人的叮嚀與操心。
兒子的狀況就不同了。
自從這個暑假發現他學習方面的狀態,除了每天用字卡教學,帶他看醫生(昨天剛做完心理跟職能的評估),也陪著他寫一年級的作業。
剛開始,書寫注音符號的作業本,都有老師紅筆的字跡。
由於他的筆劃不是那麼端正,老師便再請他修正。
第一次的聽寫考試,得了三十分。

他已經會表達,希望自己考一百分,覺得自己很認真,但也感受到對書寫作業的挫折。

假設他確實有某方面的困難,自然就需要格外的協助或教導不同的學習策略。
假設他經過評估,能力與這個階段年齡孩子的發展並無不同,那麼,有沒有可能,是教育方面的影響呢?
其實女兒升小一的時候,我就覺得:哇!原來一年級已經要學會寫這麼多字,包括一些我覺得比較難的字,如:麗、聽等。
那時候就會擔心,兒子能否應付這樣的學習。
也因為自己覺得男生的發展與女生不同,倒是不會期待兒子要跟女兒一樣。
但不免會想:這些書寫的規定、教室的規則,是否適合這個年紀男孩的發展呢?
在「浮萍男孩」這本書中有提到:大腦成熟區塊的先後順序,女生與男生不同,神經通路的投射也不同。一般說來,女生比男生快了兩年。現在知道,五歲男孩大腦語言區的發育情形,很像三歲半女生語言區的發育情形。所以教一個五歲男孩讀和寫就跟教一個三歲女孩讀和寫一樣,是不恰當的。
但目前,幾乎幼稚園就開始學書寫,等到一年級即便有十週的時間教注音符號,大部分的老師恐怕也會認為:學生都應該會了。不知是否就會提高要求與期待,認為孩子的書寫應該公正?
也或者老師只是希望教導孩子正確的字體,但批改的方式(除了紅字,也會打等第)卻影響了孩子努力的興趣。

由於這學期兩人都轉學,我確實感覺到,新的學校比舊的學校對學生的學習有更多的要求(也或者是遇到的老師不同),作業的份量也比較多。
這其實就是教育方式的影響。

重點是:越早學習究竟對孩子有益還是有害呢?
姑且不論家長的態度,我相信,目前教學的內容必然也跟以前不同。
只是教改教改,究竟改了什麼?
在國語跟英文的學習上,老師真的按照進度嗎?或者覺得這些最基礎的,每個學生早就應該會了?
一進小學,就應該會寫注音符號,會唸ABC?

這些當然都是我的碎碎唸。
我也看到屬於自己的陰影。
記得剛升國一的時候,第一次上英文課,老師很快地教了字母跟發音,因為班上同學都已經補習過學會了。
我呢,是一個從小到大沒補習的小孩,就是必須靠著在學校所學的,自行摸索。
所以老師的教學態度與方式,對我影響很大。
當然不能說是老師有錯,但一開始跌跌撞撞的學習狀態,至少影響我的自信心與投入的興趣。
沒有從最簡單的內容所累積的成就感,就會一點一滴侵蝕學習的樂趣。

而我又不是全才型的學生,雖然國中在前段班,高中也考上第一志願,但卻是那種擅長文科、數理一概不行的小孩。
所以一直到大二轉系念了社工,才找回在學校讀書的樂趣。

其實我很喜歡閱讀跟學習,但回首求學生涯,痛苦多過快樂。
學習大抵是為了分數,分數是為了考到好學校,好學校是為了有好工作,好工作是為了人生可以圓滿。
但,倒推回來看,卻不見得是如此啊!
好工作不代表人生就幸福,好學校也不保證可以找到好工作。
唯一不變的還是台灣的考試制度。無論內容怎麼改,精神與影響依舊不變。


一般的父母師長與孩子多半都會追求學業的表現。
那如果成績不好的孩子,會怎麼樣呢?
他還是可以找到自己的興趣?發現自己除了學科之外的能力?甚至培養出對自己的信心與肯定嗎?

我看到自己對於這種種的懷疑。
甚至像遇到一面高牆,一面教育的高牆。
看起來繽紛亮眼,其實卻是陰暗複雜。

看到孩子在上學之後的狀況,也看到自己的擔憂與渴望,便看到自己的世界觀。
就是最終什麼才是幸福呢?什麼才是人生真正重要的呢?什麼才是需要學習的呢?
我覺得,不是看得見的那些分數,也不只是課本的知識。
而是究竟成為什麼樣的人,有什麼樣的內在特質,有什麼樣的人生使命。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九月開學,兒子升上小學一年級。
暑假前,我們就發現他對注音符號不太熟悉。
原本我並不擔憂,畢竟跟姐姐相較,我想小男生的發展會比較慢。
後來,我們用符號表跟字卡來引導他,卻發現,他無法將聲音與符號字型配對。

剛好先前早療中心的同事來訪,與她聊起了兒子的狀況。
她跟我談到ADD(注意力缺損障礙)或LD(學習障礙)的問題,也教我一些方法來檢視是否有學習方面的困難。
後來,我帶兒子去大醫院的精神科(兒童心智科)檢查。
護士先讓我們填一份量表,之後與醫生談話。
這位醫生詢問一些基本資料,也問到兒子在幼稚園的狀況。
說實在,幼稚園老師並沒有反應什麼問題。
後來醫生就說:我量表的分數都低估了。
看起來,我兒子的不專心與過動程度都有達到標準,她覺得他需要幫助。
所以請我們回家再觀察看看,下次回診就要開始用藥。
也就是,只有一份簡單的量表跟不到十五分鐘的談話,她就診斷孩子是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但其實我們的主訴是關於他學習方面的問題。

我其實並不相信醫生的診斷,但當這樣的專業人士這麼說,不免開始懷疑。
原來,這樣就是過動嗎?
難道六歲的小男生不都喜歡跑跑跳跳嗎?
且兒子在大團體跟口頭的指示下,依舊可以遵守規定,並沒有無法控制的衝動行為。

後來我先聯繫了幼稚園的老師,老師表示:並不覺得兒子是這樣的問題。
在學習方面,也沒有發現太大的異樣。

之後我又聯繫認識的心理師,由她推薦另一位醫生。
這次所填寫的量表跟之前的不同,醫生也沒有立刻診斷,而是轉介心理與職能的評估。
初步的看法傾向學習障礙。

在等待評估的這段時間,我帶著兒子跟這方面有所專精的心理師會談。
我先前的同事這麼看:她覺得,兒子恐怕是因為視力的影響而造成目前的學習狀況。
兒子有天生的弱視(遺傳自我啦!),從中班開始戴眼鏡矯正。
心理師發現:他可能因為看不清楚,所以視覺並非他採用的第一種學習感官,反倒多用耳朵來聆聽。
所以,他用眼睛看的時候,也不會看得太仔細,也容易把兩個符號辨認為一個符號。
再者,眼科醫生也表示,視力會影響他的專注力,不能持續用眼,需要休息。

至此,我終於比較了解兒子的狀況。
因為他的口語表達能力很不錯(用耳朵跟嘴巴),我們其實並不會覺得他有什麼問題。
等到進入小學,大部分的學習需要讀寫(用眼睛跟手),才發現了這樣的狀況。

這是這陣子發生的事。
而對於第一位醫師這樣的診斷歷程,我實在覺得可怕。
倘若不是自己對於這方面的資訊有一些了解,身邊也有一些資源,一般的家長說不定就採信這樣的結果,讓孩子開始吃藥。
我記得在「浮萍男孩」這本書中,作者曾經做過一個實驗,讓正常的孩子與過動的孩子一樣服用過動的藥物,結果都可以達到專注的效果。
所以看起來結果有用,但不代表一開始的診斷是正確的。
就好像頭痛吃藥,頭雖然不痛了,但不見得解決導致頭痛真正的原因。

而在這段經驗中,我也有好多感觸。
其一是對於權威專業人士建議的採信評估。
正因為相信他的專業,當自我懷疑時,需要花費更大的力氣來推翻自己的信任。
但這個歷程好重要,畢竟無論什麼樣的人說什麼,還是要由自己來決定與判斷。
至少在重大的議題上,可以多找尋一些資訊、多參考一些資料,讓自己有更多的時間來探索。

其二是對於教育的環境與方法。
在第一位同事提到學障時,也推薦了一部電影「心中的小星星」,主要就是在介紹學習障礙兒童。是一部不沉悶、非常好看的影片。
而我也覺得,其實並非是學習「障礙」,而是他們的學習強項優勢與一般的體制教育不同。
因為一般的正規教育多半以讀寫為主,也就是要用眼睛看、用手寫,至少考試都是紙筆測驗。
但如果一個孩子是聽覺較敏銳呢?或者是圖像式的思考呢?或者他說得比寫得更清楚呢?
片中列舉了很多學習障礙的名人,如:愛迪生、達文西、愛因斯坦等。而他們的學習問題其實正是他們之所以獨特之處。
所以,不見得真要診斷為學習障礙吧!而是現在的教育環境能否提供給孩子更多元的學習管道與評量方法?!

其三是究竟這是誰的問題。
在評估孩子是否有狀況時,指標行為需要在不同情境下都發生,且持續半年以上。
所以除了參考家長的觀察,也要了解老師、其他重要他人的看法。
但我也會覺得,究竟是孩子真的有問題,還是大人覺得那是一種問題呢?
例如:是老師需要孩子乖乖坐在教室上課?還是孩子需要乖乖坐在教室上課呢?
當然我們會說,為了讓孩子可以有效地學習,所以需要他在教室好好上課。
問題是,如果有時候是大人過度要求或期待,或為了自己的方便跟理想,或為了彌補自己未完成的心願,而當孩子沒有符合其需要時便認為是孩子有問題,那麼,其實擁有問題的是成人而非孩子啊!

其四是對於孩子成就的期待。
在這部電影中,其實也有談到這樣的主題。
當父母擔憂孩子將來沒有所謂的競爭力,所以拼命要求學業上的成就時,到底是幫了孩子?還是害了孩子?
如同小一一開始要教注音符號,但很多孩子其實是在幼稚園就已經先學習了。
重點是兒童有兒童的發展歷程,身心需要相互配合,太早過度的學習不見得符合其發展的任務與特性。
而這樣的學習模式,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似乎已經成為一種風氣。
所以,我固然不是這樣的家長,但也可以感受到這樣的壓力。
這份感觸倒是來自女兒。
由於我們在她幼稚園時並沒有讓她特別學習英文,等到她現在剛上小二,卻對英文覺得排斥。
深入了解後,是她覺得有困難,覺得自己學不好。
由於她在其他方面的學習都很ok,我聯繫了她的英文老師。
老師也表示:英文的狀況就是呈現兩極化,有些學生已經很厲害了(因為從小就開始學習),有些則都不會。
所以老師也不能只教簡單的,也要顧及程度好的學生教比較難的。
問題是,這到底是什麼樣的教育現場啊?
那是否孩子就要去外面補習上課,才能跟得上進度呢?
其實我期待的是先讓她覺得有興趣就好。

兒子的部分,我至少比較懂得他的狀況,同事也教我一些訓練專注力的方法與需要注意的地方,也會等候第二家醫院的評估結果。
女兒的部分,決定找一位英文家教,不是為了成就,而是希望引發她的學習興趣。

我發現自己對於台灣正規的教育制度,其實是不太認同與沒有信心的。
好老師是一定有的,但越到高年級,升學考試的壓力依舊不減。
但我關注的是:孩子認識自己嗎?可以了解自己的優勢與劣勢、發展自己的潛能,而非一定要樣樣都行嗎?(要成績好的,真的是要每一科都很強呢!)可以懂得愛自己嗎?可以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方法嗎?
重要的是,他可以成為他自己嗎?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決定要離開學校之後,開始盤算著要如何跟學生道別。

今年,透過生命教育課程,接觸了十一個班級的孩子。
每一班有每一班的特質與文化,在每一班當中,有些熟悉,有些陌生。
想到之後,不會再以這樣固定的方式接觸青少年,心中不免有些悵然。

進入六月之後,是我自己先經歷道別的過程。
每到一班,我說明最後這幾節課的內容。
他們還不知曉,我的離去。我卻默默在心底掛記著,這是倒數第幾次相見。

別離的小小哀傷,如同畢業季節播放的驪歌,在我的心中吟唱。
我幾乎要為此寫一首詩。
當我下課、離開教室,關上門,也宛如關上一室熱鬧的青春。

我感覺到自己內心深處對於孩子的那一份愛。
特別是高中這個階段,從孩子要成為大人,渴望獨立又還不成熟,開始追尋自我的夢想與舞台。
我實在非常喜歡與他們一起,聽他們的故事、聊他們的心聲。


而今天,我開始提到我的決定。
孩子沒有我預期中的感傷或惋惜。
也許是一週只有一堂課吧!
比較熟識的會詢問我的去向,但大部分,像是小小的雨滴落在湖面,激不起漣漪。
(最後一堂課,某些班級一起舉辦同樂告別會,以照片播放他們這一年來的點點滴滴。有些則在過程當中與我道別。也謝謝孩子們這一年來的陪伴啊!)

我的同事也有相似的經驗。
她還告訴我:恐怕是我們自己需要較長預備道別的過程。
因為我們用心付出、給予,在教學的歷程。我們知道其中的甘苦,而孩子多半是被動的接收著,理所當然地聽講甚至不感興趣地進入自己的世界。

剛好前幾天看到一篇文章,提到老師的職業傷害。什麼是老師的職業傷害呢?是「心」受傷。
或許是自我期許以生命來交流與展現,學生的回饋其實就成為前進的動力與鼓勵。

我是還不會感到受傷,關於這場離別。
倒是從中發現自己的感知,經驗分離,思索教與學的關係。

某個部分,我喜歡自動自發、有興趣的學習。
所以對於之後自己將要單飛開課,我樂於跟這些主動來上課的學生相遇。
相信那會是生命與生命的接觸、繆思與感受的交流、靈魂與靈魂的對話。
而這樣的學習,似乎不太容易在義務教育中展現。

正規的課程,有太多的規範,少了留白與選擇。
長久下來,如何培養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與動力呢?
孩子所能選擇的,就是學與不學。
願意學習的人,或者是為了考試的壓力、成績的要求,倒也不見得就享受到學習的樂趣。
不想學的人,可能容易被貼上標籤,不知如何確立自己的目標與獲得成就感。

學習,當然不見得在學校、在教室。
只是孩子根本也沒有太多的時間,去探索生命的多種樣貌。

老師教得累,學生也不見得學得開心。

我倒也不是因此,選擇離開校園。

不知道該如何描述當下的心情。
我想,當我離開,當我更可以做自己想做、展現自己的生命,也更能夠祝福那些,我所接觸的人。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日前收到一份檔案,介紹這個「愛你一輩子」守護團的使命與理念,看完,心有戚戚焉,也覺得十分感動。很高興這塊土地,對於親子關係,對於教育,有了更多的覺醒與付諸改變的力量!



突然想到在校園內發生幾起自我傷害的事件,也想起日前看的一本書「觀念圖誌」裡的幾張圖片:

值得推薦的自殺方式之一

值得推薦的自殺方式之二


值得推薦的自殺方式之三

為什麼會產生這些聯想,也許是想起:孩子對於升學的壓力、考試成績的畏懼,不正是反映了社會、家長對於什麼樣才是成功者的期待。

我們少了許多看待人生的幽默,少了許多允許失敗的輕鬆。於是,必須不斷努力,必須要求完美,必須站在金字塔的頂端才有價值。

當前的教育,不就只是為了培養相同規格的腦袋,因為正確答案只有一種,因為分數排名就是從最高到最低。
但,擁有高學歷,就表示擁有一生的幸福嗎?
耗費了長久的學習時間,最後卻還可能找不到適合自己的謀生之道?

一直覺得,一定還有其他的出路,生命一定還有很多多元的樣貌!
所以,不想讀書,有沒有別的路可走?
所以,不適應學校生活,有沒有別的地方可去?

孩子,重要的不也是,讓他學會愛自己、與人相處、與世界共存!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_yschou/9/1389096468.flv_###}  

開始準備這個學期的上課內容,剛好看到網友分享的一部影片「教育的未來」。看完之後,雖是已經接觸過的概念,依舊令人感觸良深。

記得先前在天下雜誌看過一句話:「我們用過去的方法教育現在的孩子去面對未來的世界」。一直對這句話印象深刻,也不斷思索:究竟我們要給孩子什麼呢?究竟現代教育的目標跟方向為何?什麼才是孩子在迎接快速變化的新世紀,需要具備的能力?

這樣的討論其實已經越來越多,只是身處在學校,卻感到體制內教育改革與因應的緩慢與保守。

想把這部影片,在家長座談會的時候播放。不僅師長要明瞭,家長也需要知道,用以往成功的標準來衡量、教育下一代,恐怕無法培養孩子面對未來的本事。

有趣的是,在9月號357期的張老師月刊看到一篇文章。因為這一期的主題之一是:「七年級生為什麼不快樂?」,相關的文章裡面有一位醫師寫了一篇回應,分享他與七年級的個案會談的情形。他的結論是:「我們現在所認知的心理事件,跟新世代所認知的心理事件,恐怕有個本質上的徹底斷層。我們是在各說各話。我們認為嚴重到不得了的壓力事件,個案恐怕一點感覺都沒有;而個案在意的壓力事件,我們也一點感覺都沒有。那我們到底是在幫助個案?還是在幫助自己想像中的個案?」

他以此個案做了一個說明:

大眾與助人工作者生長時的
社會框架

個案生長時的社會框架 

男女交往就是從告白開始,
牽手,看電影,吃飯,
一步一步,循序漸進。

想試就試啊!先到賓館,
如果無法勃起,再說嘛! 

同志被社會所排斥,經常得面對出櫃與否的爭議,也因此常與自我認同產生衝突。

 同志問題?同志不就是男的喜歡男的,女的喜歡女的?雙性戀就是同時兩種均可。我不懂,問題在哪裡?

好朋友可能搶走你最心愛的人來背叛你

 好朋友可能背叛你最心愛的人來搶走你


連心理輔導的主題,都已顯現出世代的斷層。
那麼我們這個世代所談的心理健康,所要教導孩子的生涯規劃,有沒有可能,也無法符合未來的需求呢?

或者,無論世界如何改變,總有一些人類共通的價值是不變的?!

關於愛與被愛,關於對自己、對他人、對世界萬物的珍惜與尊重。

我還是對升學壓力、考試引導教學的現行教育實況,感到憂心與不滿。
如果我們還是期待孩子拿第一,無形中要求競爭,為了讀書可以不顧一切,那麼,假設他爬到金字塔的頂端,他懂得眾人的需要嗎?或者只會為了一己之利,用盡各種手段來巧取豪奪?

我們究竟要如何教育孩子,面對未來?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趁著暑假結束前到宜蘭進行三天的旅程,其實有一個非旅遊的目的。

為了參觀公辦民營的體制外中小學:人文

身為體制內的教師,越來越覺得,不知道為什麼,無論教育政策如何改變,升學管道如何富有彈性,入學的門檻越來越低,學生讀書的壓力卻沒有絲毫地減少(我常跟學生開玩笑說:以前進大學是入窄門,現在是自動門)。
校園內即使強調品格教育、生命教育、藝術人文素養,成績的好壞依舊掌握孩子的心情指數。
但會讀書、成績好,不表示認識自我的潛能與興趣,不保證明白自我生命的意義與生涯的方向。
而我也覺得,就算有教育熱忱的老師,在大環境的制度之下,其實很難克服升學主義所帶來的壓力。
所以,我開始對體制外的教育,感到好奇。
畢竟自己也走過青春年少,一直到大二轉系,才重拾在體制內讀書的樂趣。

從網路上發現宜蘭縣有兩所公辦民營的體制外小學。
其實,台灣各地也有,但都是私人興學,學費自然也比較昂貴。
考慮到兩個孩子只差一屆,恐怕無力負擔私校的學費(養兒育女的經濟壓力,不正是少子化的原因之一),所以更驚訝於有這樣公辦民營的體制(因為學費比照公立)。
巧的是,寒假在研習課程中正好遇到一位人文的老師,興沖沖地問起學校的狀況。從她的分享中,聽到全然不同的教育方式。
(有趣的是,暑假的研習又遇到另一所學校的學生家長,也略略有了一些瞭解。不知為何,比較喜歡人文!)
於是決定,今年暑假,想要來宜蘭看看。

與一位女性朋友跟她大班的女兒,我則帶著霈霈跟澔澔(實在是佩服我自己),一行五人,預約第二天下午的參訪行程。
從電話中的詢問,就感覺到接待老師的善意與親切。
早上,我們開車先到頭城逛逛。
老實說,跟平日居住的大城市真的很不相同。
有一條看似老街,上午則像是早市的街道。外圍的聯外道路則散佈著奚奚落落的商店,比第一天住宿的礁溪,還要儉樸(荒涼)。
我不禁懷疑,居住在這裡是什麼樣的景況。

去學校的路上需要穿越一座橋。過橋後,有蘭陽技術學院。感覺像是另一片新開發的社區,背景則是遍野的山峰。繞了一下,不太確定生活機能的好壞,倒是看到很多出租的學生套房。
算是幽靜的住宅區吧!
老實說,我的心中有些許的忐忑不安。

因為時間尚早,我們又開車前往宜蘭酒廠。
感覺街道的風貌,從田野小路慢慢轉變成鬧市巷弄。
一路上,我不禁揣想:究竟自己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

下午,依約前往。
校園的入口處是停車場,一進建築物的門口,就看到一旁以不同的水族箱區隔而成的服務台,中間有一家點心坊跟散落的桌椅,另一邊則是正在舉行家長志工訓練的人文書店。
到基金會繳了每人五十元的參觀費用,當作建校基金(確實已經看到一旁正在施工的建築),一位老師便帶著我們進行參訪(平常好像是家長接待,可以看出學校與家長之間關係的密切)。
進入教室前,需要先換室內拖鞋。

開始走進長廊,一、二樓都有一整排的塗鴨牆,讓學生自由發表。
盡頭前,有一處室內的活動教室,看到牆上兩三排的單輪腳踏車,是學生學習平衡跟專注力的法寶。
往回走,看到走廊兩旁有兩處空間,都是學生的教室。
沒有隔間,也不像制式的教室。走廊中間有不同的書箱,有畫圖的地方,有各式的展覽櫃,因為希望學生處處可以看書(學校並沒有設置圖書館),也用博物館化的方式,讓教育的內涵與成果有所呈現。
其中還有藝術角、音樂角,放置相關的書籍及媒體。
空間的運用、色彩的配置、家具的選擇,都讓人耳目一新。

往二樓走,如果我沒記錯,一邊是娃娃國(小一)的教室。教室內還有小閣樓,教室外則有一處長長的沙坑區。
孩子其實早在塗鴨牆、藝術角,小閣樓,流連了一會兒,這次更在沙坑區玩得不亦樂乎。
老師一邊介紹空間,一邊介紹課程的設計、教學的安排。

一路走到四樓,空間不大,每個年級應該也只有一班,但整體的感覺,活潑有趣、引人入勝,很想仔細探究每一個角落。因為除了學習的教室之外,還有很多不同領域的空間,如:英文商店、數學區、舞蹈教室等等。
粗略的印象,有蒙特梭利教育空間的味道,讓學生可以自由地操作、探索與表達。

教學也採取混齡制,一年又分四個學期,全天班,但上課時間與一般學校不同,沒有下課鐘(不用穿制服),以領域課程、延伸課程、家族課程為設計,都是為了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與自主性,讓孩子能夠適性發展。

原來,教育也可以這樣!連我都不禁想要在這裡上課。
當然,我也詢問老師一些會引起擔憂的問題:這樣的體制會不會繼續?未來的求學之路?空間會不會互相干擾?如何評量學生?教師的培育等等。

其實我希冀的是,孩子可以快樂地成長,可以看到自己的特質與長處,不一定要成績好也可以擁有自信與正面的心態,可以發現讀書的樂趣,可以漸漸摸索出自己的生存之道。

參訪後,心底有一種低調的雀躍。
可能是覺得同行的媽媽好似不太肯定,或者都會擔心:孩子未來的競爭力或是否無法回歸一般教育。但我卻相信:養好孩子的內在,不用擔心他面對外在的能力。

雖然也還沒有具體的決定,但很高興,自己踏出了這一步。
真的很開心,教育有別種方式,生命有不同的出路。


★該校的資訊,除了參考學校網站,也可參考「博物館化的小學」一文(有照片)。

後記:
三天的宜蘭之旅,不再多做介紹,可看相簿裡的簡單說明。老實說,這次沒有拍太多相片,特別有了孩子之後,主角就不再是自己了。

本次遊玩景點:
礁溪山泉飯店有便宜的和式房、露天溫泉、珍禽鳥園。可以到消防局對面找一家異國風味的咖哩餐館,滋味不錯,建議點烤雞全餐(450元),可吃到各種招牌菜。
羅東運動公園夠大,活動區域也多。建議可以先在鎮上買一包魚飼料(一大包80元),帶著孩子去餵魚餵鴨。
福爾摩沙渡假會館乾淨溫馨,有自己主題風味的民宿。開幕期間,套房一晚1200元,有附贈手工早餐。推薦住星空玻璃屋,非常浪漫!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適合親子一遊的地方。有很多的民俗藝品商店,幾乎每一家都有DIY的課程。有主題展覽、表演活動等等,甚至可以逛一整天。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因為95暫綱的實施,開學之後,我成為高中「公民與社會」課程的老師。
據說要納入學測的考試範圍,所以雖然是新課程(沒有任何老師有上課經驗),我還是格外小心翼翼。
首先要決定課本。
看了三種版本之後,我不禁想起大學時代的社會心理學課程內容。
想來,「公民與社會」這門課程,其實應該是很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
談自我的形成、社會化、兩性、婚姻、家庭、社區、文化、道德、教育、法律、政治、經濟,這種種主題固然有眾多理論,但應當也是每個人在生活當中容易接觸瞭解的內涵。
只是一旦要考試,一旦要以成績比較高下,學習的方式跟內容就有了不同的重量。

先撇開考試的影響不談,究竟要怎麼引導授課,關於「公民與社會」的相關議題呢?
我期待的不僅是讓學生瞭解其中的內容,而是如何讓學生可以反省應用。就好像只是教導說明正面的價值觀,不見得就能培養正向的品格操守。而所謂的公民課,不就是要教導孩子成為一位公民?

話又說回來,即使多元入學的改革,還是很難改變分數高低、明星志願的影響。
學生多半因為要考試,才會努力讀書。其實就算想自己自動自發,恐怕也沒有多餘的時間從事自己喜歡的活動。

那麼所謂考試科目的內容跟試題,不正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
因為當我審視課本的時候,不禁發現:課本所傳遞的內容不也是一種「社會化」的過程。尤其為了考試,為了標準答案,學生所吸收的、所牢記的,其實也就是一種說法。
某些學科固然有所謂的標準答案,某些學科的內涵恐怕則不然。
(這是否也是「一綱多本」的用意?只可惜還是累了老師、學生跟望子成龍、成鳳的家長)
於是,選擇教材跟命題,豈不都要格外小心謹慎?
教材可以補充,考試命題的時候,學生卻容易將標準答案奉為真理。但公民科目考100分的孩子,代表的是具備公民的知識,還是公民的素質呢?

我倒是期待,「公民與社會」無須納入學測範圍。就算一星期只能上一堂課(既然非考試科目就不能佔太多節數),但也許教學可以更靈活。就算學生上課不一定有讀書的動機,但也許真的能夠在潛移默化之中學習。

突然覺得,台灣的考試多麼沈重!在升學壓力之下,學校究竟教育學生什麼呢?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這學期,學校舉辦兩場與生命教育有關的演講。
分別邀請了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程學系的
彭明輝教授,以及多重障礙的詩人莊馥華小姐。

先前在台北的生命教育工作坊中,即聽過彭老師的分享。印象比較深刻的倒是他與另一位教授的對話。感覺兩人就像感性與理性、解構與建構、回歸自然與理所當然的對比。
不知道如何說明,但感覺彭老師在所謂正常的軌道之下,走出了另一種生命的狀態。
就如同一位理學院的教授,居然懂得繪畫、建築,參與過社區營造,喜歡探討人文相關的議題。這就是另一種生命的樣貌。

在來學校演講之前,他要求老師能夠先讀過他的一篇文章「困境與抉擇」。文中有一段重要的生命體驗:『生命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過程,絕不會因為單一的事件而毀了一個人的一生,也不會因為單一的事件而救了一個人的一生。屬於我們該得的,遲早會得;屬於我們不該得的,即使僥倖巧取也不可能長久保有。如果我們看得清這個事實。許多所謂「人生的重大抉擇」就可以淡然處之,根本無需焦慮。而所謂「人生的困境」,也往往當下就變得無足掛齒。

在演講中,很喜歡他提到的:究竟我們給孩子的是活路?還是死路?

生命應當不會只有一種選擇,不會只有一種樣貌,不會只有一種成功的方法。但,我們又給予孩子多少的榜樣與生涯的方向呢?難道只有當醫生,只有進竹科,才算贏得人生的冠冕嗎?難道只有學科考一百分,才能顯出一個人的價值嗎?難道除了成績優異,沒有其他條路可以走嗎?難道考最後一名,就宣告人生的失敗嗎?

每一個人的生命都有她獨特,可以與人分享之處。

透過另一個生命的使者:不能行走、不能看、不能言語,卻有著燦爛笑容的莊馥華小姐,見證了生命的無限可能。

因為不能說,先讓學生看了二十分鐘的影片。接著,由學生與馥華及馥華的媽媽進行一問一答。

其實,不需要言語。
當孩子們看見這樣的一個生命,這樣遇到生命的挫折打擊,卻能夠正向面對,卻依舊找到自己的人生意義,再多的理論與勵志的話語都是多餘。

在孩子的提問中,他們很好奇:馥華為何會有這樣的力量來面對自己看似殘破的人生。
除了信仰,我發現,孩子們真的不知所以然。

是這樣的榜樣太少?還是這樣的生命價值與他們以為的差距太大?或者是這樣的生命並非一般人所以為的成功美麗?

轉載一首馥華寫的詩。這樣真正活出生命的光熱,散發生命的智慧與勇氣,無疑都是真真切切的經歷過人生的山峰幽谷。
而他們活著,就是一種見證!

「四年三班」
教室內只有我一個學生
只有一個老師~上帝 

上帝要我學三門課
一寬恕、二挫折、三悲傷
寬恕,我學得極好
十年前我已經交出成績單
挫折,我學得很好
因為從今以後不再挫折了
悲傷,成績還算好
只是有時會哭泣

我期待有轉學生跟我一起學習
可是期待總是落空
教室內依舊
只有一個老師,一個學生
那是我心中的四年三班
永遠的四年三班

(註:四年三班是我受傷輟學時的班級)2005.05.04 Cherry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過年前,去台北參加為期四天的「生命教育」工作坊。
工作坊的內容十分紮實豐富,有理論的探討、經驗的分享、小組的討論、生命的傳承,甚至第一次經驗到:不同宗教的共處與對話。
有很多的收穫與感觸。
但因為自己的角色,總在感動之餘,多了幾分的疑慮。

原本是輔導老師的我,在新的學校又多了「公民與社會」科授課老師的身份。
因為深怕自己的不夠專業,也因為自己無心培養第二專長科目,在學校有開設生命教育課程的情況下,期望能夠成為其課程的老師。所以也就藉由這次的工作坊稍做接觸及瞭解。
輔導的研習不用多談,倒是參加過幾次公民科及本次的工作坊之後,不約而同聽到與會的學者專家老師們,是多麼肯定自己這門科目的重要性。
輔導老師覺得「生涯規劃」對學生非常重要,特別在實施多元入學方案之後,如何促進學生認識自我的興趣能力,方能奠定未來發展的基礎。
公民老師覺得「公民與社會」對學生非常重要,畢竟有哪一個科目可以教導學生成為一個良好的公民呢?
而生命教育的老師也覺得「生命教育」非常重要,因為終於有一個學科可以探討生命的價值,協助學生去探索自己生命的意義。
對我來說,這幾個科目其實有些部分是相似的。
在談生涯規劃的時候,自然也會探索生命的意義。
在談成為一個公民的時候,也會談到人際的互動與同理心的運用。
當然,每一門學科都有她的專業性。只是這幾個科目在升學主義掛帥之下,好不容易可以爭取到上課的時數,自然要大力鼓吹自己的重要。
於是,這個科目非常重要,甚至無形之中,不免排擠到相關的科目就不足為奇了。

但,其他的科目難道就不會教導學生生命的價值、公民的素養、心靈的影響嗎?
或者應該說,我們期望學生學到的,應當不是如同大學教育一般的學理知識,而是能夠內化的價值體系。
學生不是在學心理學,而是學如何認識自己、如何規劃生涯。
學生不是在學如何讓公民考一百分,而是能夠成為真正的好公民。
學生不是在學生死學,而是真的懂得生命的價值。
那麼,在斤斤計較自己與別科的重要差異之外,能否回到教學環境的現場,除了爭取上課時數,更去思索如何提供學生更多元彈性的學習環境。

很多的教育改革與努力,恐怕都需要與現存的環境與過去的弊病來做抗衡與妥協。甚至是在先天不良的情況下,找出可行之道。
以目前的課程安排來看,一天八到九節課,規劃許多不同的學科。
受限於時間、場地,孩子的學習也好似拼圖,零零散散。
或許某些學科確實有其獨特的專業內容,但我相信,主題式的教學、融合式或潛在式的課程,更能在知、情、意不同的層面,給予學生多元的學習。就好像在「芬蘭驚豔」這本書中提到芬蘭的教育,從一個數學題目中可以學到不同國家的地理標誌,可以學到美學,可以學到國際的視野。
就如同,文史一家,歷史地理都有相關,數理化也有相通之處。同樣的主題可以在不同的學科以不同的方式呈現。

想說的是,這種以為自己最重要、最專業的心態,即使並非刻意,也因為在爭取時數上不免需要強調自身的影響,其實都是以片面的角度來思索課程的安排。
每個人畢竟只負責自己專業的學科,卻鮮少有人站在較高處,思索全體的規劃(或者這是政策問題?)。
於是,每個學科都要爭取自己的一席之地,學生的學校生活就被無數的科目及活動塞滿。特別因為多元入學,不只看成績,還要看在校的其他表現,如:擔任幹部、競賽成果等等。

少了留白的沈澱,缺乏整體的安排,也失去不同學科之間的合作與對話。

這樣的現象也不止出現在教學的場合。

在社會、在媒體、在宗教,每一個訊息都不斷強調自己的重要性。
健康、財富、知識、專業能力、個人規劃、愛情、婚姻、養兒育女、退休安排、休閒等等,每一個看起來都十分重要。問題是時間有限、能力有限,如何去拿捏跟平衡?
倘若不瞭解自己的價值取向、優先順序,多麼容易跟隨流行、捨本逐末。

這是我在參加工作坊之後的一個省思。
我相信生命教育的重要性,但我已不太期望爭取成為生命教育的老師。我期望自己能夠繼續在輔導工作上面精進,或者更適合地是擔任生涯規劃課程的教師吧(只是目前學校並沒有開課)!
這也是個人在大環境中的取捨。
而,年輕的孩子,如何懂得這些呢?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上週五第一次聽到洪蘭教授的演講。
因為時間比較匆促,雖然比較多是配合投影片舉證跟舉例,仍然激發我對於大腦及認知神經科學的興趣。

以下分享演講內容的摘錄重點。
1.大腦一生都會因應外界的需求改變神經的分配,可以說大腦仍然具有可塑性,尤其0~5歲,可以透過後天的經驗教育,增加神經連結的密度,確實會有聰明的表現。正因為功能可以重組,不常用的區域會被取代。在有限的空間分配之下,某個部分比較發達,自然會排擠其他的部分。例如:愛因斯坦就是屬於語言發展遲緩及閱讀障礙者,但相對地,他的空間感絕佳。
2.大腦抑制自己不要做錯的區域,就最新的研究,要到24歲才會成熟。而這個區域也會隨著年紀漸長而老化,因此老人容易嘮叨,因為無法抑制自己嘮叨的行為。對年長者來說,感覺勝過理智。所以跟老人互動時,無須爭辯,陽奉陰違是較實際的方法。
3.心情的好壞與健康是成正比的。國外有學者研究快樂的重要性。倘若更多正面的思考,建立快樂的神經迴路,其實就可以帶來正面的療效,並不需要回想過去、尋求源由。
4.教育其實不是上升的直線,而是波浪型的。有時候看似停止成長,卻不知道哪一天開竅了,就可以更上一層樓。
5.閱讀可以增加工作記憶的廣度,因為如中文的問題來自斷詞,以一個試題為例:中國的媒都是         。老師原本要考的是媒都在哪裡,學生斷詞有誤,把答案寫成:中國的媒,都是黑的。而閱讀正可以增加心理詞彙。
6.寧可相信大腦的本能、直覺、第六感。因為沒有被知覺感受到的訊息,有可能進入潛意識。
7.前腦受傷,人格就會改變。
8.沒有感情,無法做判斷。因為沒有感情,也就沒有所謂的喜好。可以說,感情與理智並非相互對立,而是相輔相成。因此,人在恐懼緊張的時候無法學習,因為血液都流到四肢,準備逃跑。
9.實驗跟研究證明,男女生的大腦天生就不同,舉凡情緒、語言的區域都有不同的表現。因此,像男生喜歡玩汽車,女生喜歡玩洋娃娃,並非後天的環境影響,而是有先天的因素。
10.有意義才會記得住,不需要急於讓幼稚園的孩子背誦或學習外語。因為以背誦來說,大人的效果反而比較好。而記憶力會在25歲之後下降。
11.孩童最好的教育就是遊戲與閱讀。透過遊戲,發展人際關係,激發想像力與創造力。這都是主動學習,才會有好的效果。正如同速度與正確度其實跟創意與彈性成反比。
12.體罰雖然有效,後座力跟殺傷力卻很強。
13.帶人一定要帶心,只要喜歡對方,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14.模仿是最原始的學習,家庭應該是提供安全感的場所。
15.奇蹟也跟大腦有無活化的區域有關。

正因為有科學研究佐證,又有對教育的熱情及人文的關懷,雖然並非完整的介紹,卻有意猶未盡的感受。
尤其透過對人腦心智的瞭解,可以解開諸多的迷思與誤解。

聽完之後,又上網搜尋洪蘭教授撰寫或翻譯的書籍。
準備好好來瞭解大腦的不同功能!

參考資訊:
在網路上搜尋一些相關的資料,有洪蘭教授的文章分享,有興趣的人可以先睹為快!
1.
洪蘭教授親子講座
2.蘭心慧語專欄
3.洪蘭教養科學觀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6) 人氣()

之前曾經在雜誌上看過相關的報導,今天剛好從同事那裡看到影片檔。
由天下雜誌歷經十年,採訪不同的學生,由個人親身的經歷,討論教育改革這十年來的成果。
有興趣的人,可以
線上觀賞

看完之後,總覺得意猶未盡,總覺得:還有很多話想說,還有很多可以改革更新之處。
就算現今的大學升學率幾乎是百分之百,而且恐怕不是高中生沒有學校念,而是大學擔心招不到學生,但菁英主義、成績至上的迷思,依舊沒有什麼改變。

在課堂上跟學生解釋智力、性向跟興趣相關的測驗結果時,有幾個體會。

關於智力,確實人人不同。有的人天生的智力比較高,有的人則屬於中等的資質,就算後天努力的程度相當,學習的成果就是不同的。
重要的不是讓每個人都成為智力的第一名,而是讓每個孩子找到屬於自己的專長與興趣。
就算無法成為某個領域的頂尖高手,但至少樂天知命,覺得自己的人生並沒有白過。
定義人生美滿幸福成功的指標,理當是各式各樣的吧!

再者,在生涯規劃的部分,除了瞭解自己的興趣專長,還需要有遠見地去認識未來世界的趨勢。
一直很喜歡一句話:我們(父母老師)是用過去的方法教現在的孩子去面對未來的世界。
而當學生在選擇所謂的熱門校系時,是否有看到四年大學畢業或者六年研究所畢業之後,這還會是個熱門的產業嗎?即使熱門,還會有自己的工作職缺嗎?

所以,真的唯有回到自己的身上。
認識自己的種種面貌,建構自己的想望生活,從順從別人的意見與在意他人的眼光當中,找回自己負責的能量。
那麼,有朝一日,我們無須比較。
因為每個人都是舞台上各司其職、各有特色、各佔地位的一角!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