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2007年帶著孩子來人文國中小參訪,事隔四年,我們一家真的選擇在此落腳。
先前就對這樣的學校與教育方式很有興趣,無論是自己以往就學的經驗或者是之前在學校擔任輔導老師,即便教育改革不斷地持續,依舊對現今的教育體制缺乏信心。
並不是學校沒有好老師,而是考試領導教學、分數代表價值的種種現象,與我期待孩子可以認識自己、找到自己的天賦是不同的。
我並不期許孩子要有好成績。
因為好成績大抵代表:你智力(IQ)很好,或你很知道如何應付考試。
智力很好的人,原本就可以較容易在紙筆背誦式的測驗中贏得高分。
而智力不好的人,大抵就需要長時間的練習強記,甚至就是去補習背答案來拿取分數。
但這些都不代表一個人的價值與生存、生活的能力。
如何欣賞自己呢?如何與別人建立友好的關係?如何善待這片土地?
這些不是是非題,也不是選擇題,更不是考試答對了就真的會做到的生命課題。


所以,我更認同生活的教育、全人的發展。

選擇人文,實在是一路尋覓的緣分。
一開始對體制外的教育有興趣,但私立森小的學費著實負擔太大。
後來知道宜蘭有公辦民營的體制外學校,便進行瞭解與參訪。
但,要一個人帶著孩子來到陌生的地方,是不敢貿然行動的主因。
當然,也因為這幾年,許多生命的變化。

一直到大兒子就讀小一,被診斷為學習障礙,我更加去思考:什麼才是適合他們成長與發展的教育環境。
即便一般的學校會有資源班的協助,但在同樣的框架中,是會補強孩子先天的弱勢,以免拖累全班的進度?還是會協助發展其他的強勢呢?
其實,我很感謝大兒子,這生命所顯示的莫大禮物。
他的狀況是對現今教育極佳的反思。

記得今年七月在與人文的楊教授進行轉學的面談時,其說到:LD並不是Learning disabilities(意指學習障礙),而是Learning difference。
我喜歡這樣的概念。
並不是障礙,而是不同。
其實,這正顯示出目前教育的隱憂,就是太重視智力,且一般就是以紙筆測驗的方式來評量孩子的學習狀況。
所以,以讀寫障礙的孩子來說,他真的很難在目前的教育環境中表現自己。
如果不瞭解這樣孩子的特質,大抵很容易就被貼上「不愛讀書」的標籤。
而不愛讀書,代表成績不好。成績不好,又容易被歸類為壞孩子。
當然,他不是不愛讀書,而是難以辨識文字,難以用看題目、寫答案的方式來呈獻自己所知道的。

但為了所謂的公平,為了評量出優劣,目前的教育方式,恐怕還是難以逃脫紙筆測驗的框架。
只是,紙筆測驗有其限制,有其適合的科目領域。
什麼時候真的可以落實「因材施教」及「多元的教學與評量」?
什麼時候除了紙筆測驗,還可以有更具創意及多樣的呈現方式?
如同學習的方式有很多種,除了智能,還有五感的、身體的、心靈的、潛意識的。
且,一定要用分數評斷高低嗎?
那些無法用標準化的評量來理解的範疇,如:愛、自我價值、情緒穩定度,難道就不重要嗎?(即便這些類別,好像還是非得有標準化的測驗與答案)

也許有一個更深的隱憂是:我們需要由別人來告訴及評量:自己是誰。
我們需要標準化的好與不好、成功與失敗、幸福與快樂。
我們不容許每個人是那麼的不同。包括:學習的優劣勢、學習的成果、學習的方式、成就的領域。

「不愛讀書」並不是最可怕的。
最可怕的是「不愛學習」、「不想學習」、「不願成長」、「不想承擔責任」。
不知道自己是誰,缺乏對生命的熱情、對自己與他人的尊重。
試想,填鴨式的教育方式會破壞多少正待探索的心靈,其對學習的興趣?
更可怕的是,扼殺其對生命的興趣。

所以,無論再如何辛苦,我們毅然決然地帶著孩子轉學。
是不是最好的決定,我不知道。
但至少從孩子這些日子的轉變:快樂、想上學、有許多新奇的發現與創造,我知道,當環境可以容許他成為他自己,那麼,其生命的力量就會自然茁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