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

還是要從家族排列談起。
在半年的訓練中,除了每個月兩天的工作坊,還有課後的作業,需要看書、看DVD,寫心得報告。
以下是最近看完「助人的藝術1:母親與孩子」〈海寧格老師於2003年來台灣的研習會紀錄〉的心得。

在觀賞這兩片DVD時,對於自己的助人工作有很大的啟發與省思。例如一開始,海寧格老師提到助人的藝術時,提醒助人者不要與當事人落入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角色關係,這只會讓當事人用舊有的模式、受害者的姿態,將問題丟給助人者。表面上是來求助改變,但在個案的心理不見得有強烈的意願,反倒把責任推向助人者。而助人者則需要覺察這樣的期待與動力,否則容易陷入想要幫助他人而上鉤。
    這個部分,與後來提到的與「道」融合,有更深的異曲同工之處。究竟助人是什麼?助人的藝術又在哪裡?從這兩片DVD的排列當中,我看到,海寧格老師並沒有拯救他人的慾望,並不會期待問題一定要有美好的解決之道,他不會畏懼無所為,也不需要透過有所為來肯定自己或回應個案。他只是讓自己回到中心,讓靈魂工作,讓愛在當中流動,讓個案找回力量。
    另一個提醒是,在親子之間的關係上,助人者要帶領個案敬重父母所給予的生命。例如其中一個「恨母親」的個案,海寧格老師一開始的回應是:我很愛妳的母親。在我自己與青少年工作的歷程中,有時候會容易為了與個案建立關係,認同他,而與他站在同一陣線來看待父母。當然,我不想落入親子雙方誰對誰錯的裁判者,也不想當傳話筒,更不是兩面討好。不過,由於前來求助的是孩子,在與父母工作這個部分,需要更多的智慧。
    所以,家族排列給了我一個瞭解家庭的角度,讓我能夠以另一種方式與孩子工作。例如:上週有一個學生,一開始提到希望與母親成為朋友、無話不談。我比較容易有力量地告訴她:母親永遠是母親,而她是一個孩子。進一步再瞭解,透過簡單的排列,甚至可以看到這個孩子其實是想要拯救她的母親。
    實在是奧妙!正如同海寧格老師引用老子的一句話:「道是無情的,但也是有強大力量的。」而我們的自由,到最後,真的是謙卑地臣服於愛的流動與序位。


其二

才剛寫完心得,事先並沒有預約的個案就來了。
一個我談過幾次,經心理師評估,可能是疑似注意力缺失症的孩子。
我曾用過不同的方式與她工作,也明白她家中的一些狀況,卻有一種卡住、使不上力的感覺。
這次,稍微運用家族排列的方式。之後我沉默了很久。在與她工作的過程中,我時常需要更謹慎地回到自己的中心。於是,我如實地告訴她:我不知道如何幫助她,我感受不到她想要改變的動力。
她笑笑地問我:老師,妳希望我如何改變?妳希望我繼續來嗎?

我不禁想到在焦點解決短期心理諮商學派當中所提到的,個案的類型可分為三種:來訪者、抱怨者及消費者,前兩者都尚未具有改變自己的動機與意願。
我甚至想到TA療法當中的戲劇三角形,一個處在受害者姿態的個案,如何能啟動改變的機制呢?

改變真的困難嗎?

改變是願意承擔自己的責任,即使環境或他人確實造成一些難處或傷害,但自己可以選擇所要面對的方式。
改變是我願意,運用自己的力量,而並非將力氣花費在抱怨、憤恨、自憐等。
改變是我需要踏出第一步,無論是怎樣微小或是心理狀態的細微轉變。

當然,心理治療或其他的療癒方式,期許可以促成或催化或加速這樣的改變歷程,但改變的力量,都來自當事人。

習慣的模式或許是痛苦的,但也是熟悉、安全的,甚至某個程度有其他的價值與回饋。
一個處在受害者心態的人,可以只看到別人的缺失,擁抱自己的可憐,無須承擔改變的責任。
一個喜歡抱怨的人,甚至隱含著「我比較厲害、我才知道如何是對的」的優越。
一個老是承擔一切的人,某種程度以拯救者的姿態證明自己的價值。

所以,也不見得要改變!
因為舊有的必然有她的生存之道,是否需要嶄新的,與其說是否定拒絕過去的痛楚,不如說是,生命總會找到更好的出路。

我知道,從這位個案身上,我還有自己需要學習的地方。
但我寧可停止工作,等待她,願意改變。若是不然,我也不覺得遺憾。


其三



先前在課堂上帶學生看了「尋找新樂園」跟「口白人生」〈也非常推薦這部影片喔!〉,偶然發現居然都是同一位導演:馬克佛斯特所執導。
於是,好奇地查詢這位導演的其他作品,發現一部「
擁抱豔陽天」。
說實在,這是一部很沉的影片,看完之後,卻有很深的感動!
心底浮現,以家族排列來做解釋,也是很不錯的示範故事啊!

該怎麼述說我的心得呢?
若是把整個故事交代清楚,實在是講不盡電影視覺影像的張力,正因為故事的深沉,需要細細地品味。

我相信可以從很多不同的角度來解析與分享。但一邊欣賞,我還是不禁從家庭的觀點來切入,尤其其中牽涉到死亡、自殺、意外、家族三代的牽扯時,我更想起家族排列的治療原理。

兩個破碎的家庭,一個是深受父親高壓影響,兒子進而自殺,也就是男主角傳統封閉的白人家庭,一個是丈夫被處死、兒子車禍死亡,也就是女主角所處的貧困又飽受種族歧視的黑人家庭。兩個人在歷經家庭的重大事件之後,意外地相遇相惜,因為彼此能明白對方心中最深的痛楚,讓他們超越偏見與舊有的模式,找到相愛的力量。

從電影一開始,觀眾就知道,男主角正是經手女主角丈夫行刑的獄卒。
隨著劇情的鋪展,我看到可以用家族排列來做為一種詮釋的取向:為何女主角的兒子這麼年輕就意外死亡?當然從心理動力的觀點也可以說明:身為母親的女主角如此地瘦弱,而孩子卻如此地肥胖。我想,都與父親的角色有關,一個最後被判死刑的罪犯。
那種想要跟隨與認同父親的情感,也表現於男主角的兒子身上。不同的是,在這個白人家庭當中,更容易看到家庭動力的影響。
一個如此嚴厲又苛刻的父親,連帶影響妻子、媳婦的死亡,在這樣的氛圍中所教養的兒子〈男主角〉,也慣於傳遞同樣的訊息,以至於他的兒子也採取跟母親同樣的選擇。兒子的自殺可以說是一種對父愛渴望的吶喊,以及對於母親不被重視的抗議。

為何家人會有相似的命運?以劇中男主角父親的態度來看,妻子的死亡被忽略鄙視。對男主角來說,自己的父親如此看待母親的過世,他接收了父親的模式,悲劇卻反映在自己的妻子與兒子身上。尤其兒子的死,可說是代替了男主角自身的痛苦,恰恰顯示出他原本在兒子的角色上,面對父母關係的控訴。
相似命運的發生,某一個部分乃是為了呈現被忽略的家人,為了證明他們的存在。

一直到兒子的死亡,與女主角相遇,一同釋放喪子的痛苦,男主角才有了脫離父親掌控的契機。
但值得讚賞的,不只是男主角的改變與勇氣。我覺得最經典的是,故事的最後,女主角發現男主角是執行自己丈夫死刑的獄卒時,情緒的轉化就在看到男主角家中後院的三塊墓碑〈分別埋葬男主角的母親、妻子與兒子〉,在那一刻,她選擇原諒與釋懷。
多麼深刻的療癒!

無論是何等的悲痛,在即使不圓滿的愛中,找到了生命繼續流動的力量。
願意原諒,願意放下過去,願意迎接生命的下一刻,就是改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