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十二月初,倒數第二次上隱喻課。
上個月因為兒子突然生病,沒有上到課。這次雖然女兒身體不舒服,還是請媽媽過來幫忙,也覺得自己需要充電及休養的空間。

這次的主題是連結自己的創造力中心來說故事。

透過花精與冥想,MaLi老師帶領我們連結自己的創造力中心。
我特別在眉心輪的地方有所感覺,看到自己在一片海灘前悠閒地欣賞風景。
之後兩人一組,透過與創造力中心的連結來說自己的一個疑問及等候其回應。
我分享最近的胃痛,除了需要休息,還來不及感受到什麼解答。
倒是與夥伴有深入的分享,關於我身體的不舒服。
夥伴提到親密關係的處境,也分享一些消除不適的方法。

之後在三人小組中,我們透過創造力來輪流訴說困境與脫困。
我更加感覺到自己的看,一種圖像畫面在眼前出現的經驗。
而我只是說出來,無須思考或分析好壞對錯。

創造力或者來自我們跟深層潛意識(集體潛意識)的連結,跟更高意識的連結。
但要如何連結呢?要如何明白並非透過小我的意圖或操作,而是來自更深遠的力量?
就如同MaLi說的:清楚的提問,放空的等待。
等待超過我們的理智邏輯所能理解的話語或圖像出現,等待靈光一閃,等待一種直覺的帶領,等待大我的回應。


自從接觸心靈圖卡之後,我越來越有這種感覺。
也或者是在助人的工作上不斷學習成長後,越來越有與大我、與靈性相遇的經驗。
知道不是靠著自己的力量推動改變,而是給出一個空間,也因著對方的意願及選擇帶出不同的結果。在我們面前,有更大的,並讓我們緊緊相連。
剛好早上看到在海寧格老師書中的一段話:「在靈性領域中,尤其是在靈性家族排列之中,一切都取決於:我們是否願意讓自己被引導,是否將自己交予指引著我們的這股靈性力量,並深深地與其融合一致。
我們可能藉由幾種方式經驗到這樣的指引。首先,在我們必須採取行動的正確時刻,會有洞見靈光一閃;當有人請求我們幫忙或支持的同時,我們便已經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做。
這樣的靈感總是鮮活的,它會突然出現,要求我們依循它的指示行事,當我們有所質疑時,它便會感到失望並放棄我們,讓我們憑自己的考量行事。於是,我們便又被丟回舊有的經驗中,被隔絕於解答之外。」(在愛中昇華,118頁
我想,這也是與創造力中心連結的經驗吧!


就像隱喻,像說故事,像心靈圖卡的療癒之道,也像家族排列,你不會在一開始就知道結局或答案,唯有帶著信任,一步一步往前,才會發現心靈的風貌。

之後在三人小組中,我們又加進上次雙人隱喻的練習。
我發現自己很喜歡,唱歌、給出祝福。

當我是主角,在夥伴的陪伴中,我更多發現自己的困境與渴望。
有一隻小鳥想要飛出鳥籠。
我渴望自由,但也無法割捨家人。
但我知道這個圖像並非是解決之道,我的拉扯並非在於自由或限制。
當我繼續往內看,我發現是關係的不快樂讓我想要獨處,我發現是自己的疲憊而無法再繼續給予。
我等待著,解答的浮現。

好快,隱喻的課程就要進入尾聲。
很高興參與了這一趟旅程,學習了這樣的方式,我相信一定可以跟先前的方式相互整合。
而我,還要繼續說自己的故事。


後記:
突然想起課程中最後的示範。
由主角說出自己的困境,其他人提供解答。但這解答其實最適合回答自己的問題。
我想到自己在三人小組中給予夥伴的故事,也想起夥伴說起我的故事,最打動我的句子。
給夥伴的故事大意是:小精靈想要體驗人生的各種滋味,化成空氣、大海,最後發現,她所要的都在心中,都在身邊。
而最打動我的句子是:那隻離開主人的鳥在森林裡找到好多的夥伴。
我想起之前抽花精時,同時抽到兩瓶山楂(臍輪花精),代表與靈魂家族的聯繫。
或許因為我正在蛻變,渴望更多,對現有的關係有了不同的期待。
而最深的希冀是一種回家的呼喚,回到屬靈的家,與懂得自己的人交心。

身為鳥自然渴望自由地飛翔,那是牠的本能。
如何讓自己在關係中找到平衡,如何可以更快樂地做自己,我好似隱約看到不同的畫面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eartcard 的頭像
    heartcard

    心靈牌卡遊藝趣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