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剛開始是以這本食譜作為參考,「我的電子鍋什麼麵包都會做」,並嘗試速發的麵包,免揉免發酵。
不過試過一次完整程序製作的麵包後,就一直念念不忘其歷程與口感。
想來,就是很想自己做麵包!
小時候的我不特別愛吃麵包,直到年紀漸長,吃過口感與巷口的麵包店截然不同的德國麵包後,開始發現麵包的美味。
而每當在電視節目裡看見介紹麵包製作的相關內容,總會被那發酵的歷程與記憶中烘烤的香味所吸引。
所以,就是很想自己做麵包!
這週,按部就班地,花了兩個多小時,揉麵團、發酵、醒麵、烘烤,完成自己的黑糖核桃麵包。
第一次按照食譜的比例,第二次就試著自己變化。
揉麵團是有趣的體驗,雖然費力,卻不免享受著孩子玩土玩水的樂趣。因為當在麵粉中加入溫水,就得靠雙手的力量將其和成麵團,最後形成類似黏土的質地。
麵糰成形後,就需要有耐心地等待其發酵。
原本食譜是用電子鍋來製作麵包,我將麵團分成兩半,另一半用烤箱烘烤,直覺地相信用烤箱製作應該更佳美味。果不其然,烤箱烤出來的麵包,外皮酥脆,內裡柔軟,尤其加上揉製與發酵,口感更加蓬鬆。
我很喜歡看著麵包在烤箱中,從麵糰烤熟的歷程。其底部會從平整的變成圓弧狀。烤好時,可以敲敲底部,會聽到中空的聲音。當然,我也喜歡麵粉的甜味及烘烤的香味。
想來,為什麼想做麵包呢?除了喜歡上述的歷程,不免也是在忙碌的家庭生活中,可以享受靜心與創作的方法。
因為之前喜歡的寫作或塗鴉,需要一個人安靜的時空,就較難在家裡有三個孩子時悠閒地進行,除非是與孩子們一同創作。
而烤麵包,孩子可以在一旁幫忙,我也藉此得到相似的樂趣!畢竟,從一把麵粉就可以變成香噴噴的麵包,不也是從無到有的創作歷程。這與烹調做菜不同,是靠著雙手直接與食材對話。而等待發酵的過程,也可以安靜自己的身心。
所以,即便生活再忙碌,總可以在小事中發現樂趣,享受自己喜歡的況味!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直很想自己做麵包。
之前在台北,老公的同事送了一台麵包機,倒也做過幾次,不過口感還是跟一般吃到的麵包不太一樣。
剛好上週,眼睛不舒服,不能畫圖打字的日子,就一直很想嘗試用電子鍋做麵包。
我選擇的是這本書中「我的電子鍋什麼麵包都會做」所介紹的速發麵包。
也就是不需要加酵母粉(用發粉代替),不需要揉麵糰、醒麵發酵,而改用低筋麵粉,就可以快速地用電子鍋完成麵包。
第一次嘗試香蕉核桃口味。
完成後,感覺較鬆軟,再放進烤箱烤一下,混合著麵粉、雞蛋、奶油的香氣就頓時散發開來。
第二次則自創迷迭香乾酪口味。
以外型來看,圓圓扁扁的模樣,不是頂漂亮。
但味道卻別有一番風味,不甜不膩,又可以吃到餡料的美味。
口感有點介於麵包跟蛋糕之間,比較札實。
其樂趣是,幾個步驟,就可以做出好吃的麵包。
且裡面加了什麼樣的原料,自己都知道。
可以少放一點糖,可以多一些健康,可以吃得安心。
昨晚又臨時挑戰堅果餅乾。
因為沒有餅乾模,把麵團像黏土一樣,手壓成圓餅狀,有另一種手作的趣味。
此外,餅乾烘烤時,果然比麵包更加香甜。
自己做點心,除了有趣、安心,也是一種身心舒展的方法。
手作,本有一種療癒的作用。
藝術治療固然有其療癒性,但若要更貼近生活一點,先以生活的實用與樂趣為主,那麼,諸如:織毛線、縫拼布被、烘烤點心、製作果醬,不需要運用太多的想像力,依舊蘊藏著無中生有的創造活力。
且在按部就班的程序中,無須過度用腦,幾乎在某一種有規則的韻律裡,也一併找回內心的平靜。
喜悅更來自完成後,可食可用。
這不就是生活嗎?!
可以好好生活,身心都可以獲得休養並得到力量。
而這些療癒的力量,自古以來,就存在於生活之中。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先前就很想自己做麵包。或許是對於烤箱可以完成的美食都很有興趣吧!
但看書看了老半天,卻沒有動手的動力。
後來發現免揉麵包的做法,就趕緊採買材料,這幾天有了試作的初體驗。
方法很簡單,也可以自己視狀況加以變化,如烤箱的溫度、發酵的時間等。
我主要是參考孟老師的方式,以下就是免揉麵包的做法:
在麵糰整型好之後,還要發酵一小時才能進烤箱喔!

不知道是否因為這幾天太冷,感覺麵糰並沒有發得很好。
或者是添加水分的比例問題還是發酵粉不夠呢,總之第一次的成品沒有膨鬆的氣孔,密度較為緊實,口感比較像發糕。
不過加進核桃跟葡萄乾的滋味很不錯,且真的算是非常簡易的方法。
倒是為此還買了火山泥的有蓋鍋子,期待日後就可以常做麵包囉!

這幾天還做了優格。
買了菌種,將牛奶放進優格機,完成之後淋上蜂蜜或果醬,就是天然的點心。
上周五也買了四盆香草,有迷迭香、某品種的薰衣草、百里香跟一下子忘記名字的香草。
當天就剪下新鮮的迷迭香與雞腿肉一起進烤箱,香味跟乾燥過後的果然不同。
想一想,免揉麵包跟優格都需要等候時間的發酵醞釀。
簡單的美食加上時間就有了截然不同的風味。
在等待與自己製作餐點的過程中,我也多了一些慢活的體驗。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我和康堤咖啡的相遇來自一頓匆促卻又豐盛的早餐。
因為一個週日的早晨,在前往台南社大參加工作坊的途中,瞧見東豐路上的這間咖啡館(其實先前經過有注意到,卻從來沒有造訪過),便決定在這裡解決早餐。

一份150元的餐點,有果汁、大盤的水果沙拉、土司、火腿、跟現煮的咖啡。
尤其是水果沙拉的份量,超過我的預期,也在趕課的壓力下,匆忙地離開。
隔天,學校補假,於是我準備好筆記型電腦、想要閱讀的書籍等,一個人,一大早八點不到,就在門口等候,想要好好地吃一頓早餐。
那是十分特別的一天。
因為咖啡館裡暫時只有我一個人,我好奇地跟服務人員交談起來。
那是一個大學剛畢業的年輕男孩。
後來陸陸續續又來了幾位。
原來他們是就讀南二中時的同學。一位受雇於老闆,其他則都是義務幫忙。
他們接待的方式,誠懇又友善。
沒有制服,沒有制式的問候語,卻從他們的神態當中,聽到一股真情。
後來,一個一身休閒打扮、約莫五十多歲的消瘦男子,從地下室出現。
他好奇地詢問我:是否是第一次來?怎麼會知道這家店。
而他,就是康堤咖啡的老闆。
那一天,從早晨到午後,我吃了早點,也吃過中午的鮮魚套餐,看了一點書,也打完我的手稿,同時,我也對這間咖啡館有了更多的認識。
因為,老闆會不時地出現。遇到熟客時,乾脆坐在他身旁,隨意地聊天。
套一句熟客的話:老闆可說是台南咖啡界的傳奇。
借用那些年輕男孩的話:老闆比較像海鮮熱炒店的,一點都不像開咖啡廳的。
綜合他們的瞭解:老闆給人的第一印象比較像江湖大哥,抽煙、嚼檳榔、穿著藍白拖鞋。但是,他卻熱愛咖啡、熱愛古典音樂。因為是澎湖人,店裡的鮮魚套餐也堅持採購當地現撈的海魚。
根據我那天的相處,老闆跟服務人員都非常地親切,那是一種隨性地、自發地,以他真實的樣貌與你互動的那種親切。
就好比,老闆播放他喜歡的音樂(店內的音響效果真的非常好,還可以帶自己喜歡的CD),在場的我們都享受在其中。
到了下午,老闆還突然拿出一瓶紅酒,請我們小酌一杯。
「一、兩千元的,試試看!」,老闆這麼說。
他也自豪地表示:台南絕對找不到跟他們家一樣的咖啡館。
確實,這樣的人情味,如此的互動,使得來這裡,不僅是為了一杯好喝的咖啡、一頓豐盛的餐點,而是為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
據說,有些人真的是為了老闆而來,還會事先詢問老闆在不在這呢!(話說老闆要退休了,只是依照他的性格,理當還是會時常看見他的身影)
第三次去,帶著兒子。
他多拿了一份軟糖、一碗冰淇淋,還有大哥哥跟他玩耍遊戲。
離開的時候,問他:「好不好玩?想不想再來?」他跟我點了點頭。
這就是康堤咖啡,一個有故事的咖啡館。
我幾乎可以想像,一個人悠閒地坐在這裡一整天,想著、夢著、寫著,人生百態。
後記:
聽說康堤搬家後又歇業囉!
目前沒有後續消息,只能留在回憶裡品嘗了。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這回分享的是真的可以品嘗的創意派喔!
那天剛好吃完鐵板燒,帶著兒子順道去隔壁的食品材料行閒逛。
本來打算做蛋糕,想到手續有些繁瑣,便動起了做水果派的主意。
印象中,可以拿起酥片來製作。
所以,就又另外買了蘋果罐頭〈原本以為是蘋果泥,可以當餡料,沒想到是一片片醃漬好的蘋果〉跟泡狀鮮奶油。
週六的早晨,親手煮一杯卡布奇諾後,便開始動手做蘋果派。
一人份的材料有:
起酥片一片、蘋果餡適量〈用醃漬罐頭較方便,要不然就要先下鍋熬煮〉、蜂蜜或糖漿少許、鮮奶油適量,薄荷葉一片。
作法:
1.先從冰箱拿出起酥片,待片皮較軟之後,就可以把蘋果餡放在上面。對摺,再用叉子在四周壓平,並可在上面戳洞。較費工者,可以在派皮上塗一些蛋液。
2.放入烤箱,約用180度〈上下火〉烤15分鐘,見派皮呈金黃色就可以取出。
3.盛盤後,在蘋果派上淋一些蜂蜜或糖漿。另外可在盤上擠一朵鮮奶油,上面再放上薄荷葉。酸酸甜甜的簡易蘋果派,就可以上桌囉!
食用心得:
香香的起酥派,配上酸甜的蘋果與蜂蜜,再佐上一杯香濃的咖啡,悠閒的度假時光,就此展開囉!
只要不太在意起酥片的熱量即可。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一個偶然的發現,自家附近居然有一間販賣歐式餐點、咖啡的地方。
於是,在一個尋常的下班傍晚,我帶著兒子,依循地圖的指示(剛好是時常路經的地段),來到台南永康的夏朵拉斐。
如果不是因為意外發現,又剛好常常經過,要在住宅區的巷弄內尋找到店家,恐怕還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情。
當車子轉進巷子,遠遠看到鵝黃色的建築與點點的燈光。
停好小50,先是被餐館的大門所吸引。那是一個像歐式古堡的大門,門上有兩個鐵環。進門前,可以看到門邊與屋外的田園造景。
進門後,發現是一家狹長型的餐廳。沿著走道,有散落於兩旁的座位。
整間的布置與擺設,無論是牆壁的顏色、燈光、牆上的飾品等,都充滿著濃濃的歐風味。
除此之外,也可以從掛畫與桌上擺放的藝文訊息,嗅到藝術的氣息。

除了氣氛的營造,提供的餐點也是值得造訪的原因。
我點了煙燻鴨胸套餐。
湯與麵包都十分入味,主菜的盤飾也很精美,鴨胸肉很有嚼勁,還附上特調的醬汁,帶來視覺、嗅覺與味覺上的幸福感。
餐後有飲料與甜點。
窩心的是,服務小姐給了我兩份奶酪(看在兒子的份上)。我各選了抹茶與藍莓口味。
只可惜,約會的對象不太領情。
兩份奶酪通通進了我的五臟廟。
即使兒子身後有一座養了小鳥的籠子,小帥哥還是坐不住。
我只好努力吃完全餐,匆匆離去。
還是開心,附近就有這麼一家有氣氛又好吃的歐風小館。
待日後,某一個特別的時刻,無論是一個人帶著筆電(可無線上網)或塗鴉本,消磨一個下午;或是與老公前來享受兩人的約會,都是很好的選擇!

後記:
第二次,我帶著老公前去用餐。點了春雞與菲力,都非常好吃。餐後點了一杯冰滴咖啡,也非常好喝喔!
★夏朵拉斐歐風小館
營業時間:供餐時間:11:30~2:30 17:30~20:30 晚間至22:00休息 每週三公休
營業地址:永康市復華一街28巷12號
營業電話:06-3111266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沒有玫瑰,沒有金莎,日子還是要繼續過下去的!
雖然沒有出去吃情人節大餐,我可是一早就準備了去骨雞腿排,準備親自下廚。

手工情人節大餐作法
主菜:迷迭香雞腿排
需要選用去骨雞腿,撒上鹽巴、黑胡椒,用迷迭香等香料醃製
醃製一下午之後,先用中火煎帶皮的那一面,再翻面
等到雞肉大約五分熟,再放進烤箱,用250度的溫度烤30分鐘
主食:香蒜義大利麵
把大蒜切碎,用橄欖油爆香,加入碎蘑菇
將煮過的義大利麵加入拌炒,再加鹽巴、羅勒調味
配菜:甜椒沙拉
甜椒切絲,加入清淡的沙拉醬即可
配上一杯大湖的草莓酒,就完成了2006年的情人節大餐
記得,擺上餐巾,點上蠟燭,放輕柔的音樂
日子還是要繼續過下去的!!
附記:上禮拜跟朋友去公館用餐,是一家沒去過的咖啡廳。
點了一道西班牙雞腿排加五穀飯。
雞腿排吃起來味道酸酸的,五穀飯硬硬的。
說實在,覺得自己烤的雞腿排比較好吃,又香又多汁。
五穀飯也比他煮得鬆軟。
這樣說來,幸福露也可以開店了呢!呵呵!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明天是老公生日,他說一切從簡,所以也沒準備什麼禮物。
下午心血來潮,想要在明天晚上準備大餐。還想自己做蛋糕,於是上網搜尋蛋糕的食譜,因為從來沒做過,想選一些比較簡單的。
看到了一則簡單的起士蛋糕食譜。
作法如下:
1.準備8~10片的消化餅壓碎,加入45g 的無鹽奶油拌勻,放入準備好的模型中當底,置冰箱冷藏一小時備用。
2.500g的奶油起士拌入100g的糖及45g的無鹽奶油,之後依序加入3~5顆蛋(一個一個加,拌勻再加下一個)。將拌好的奶油起士倒入之前的餅皮中,放入烤箱烤約30分(要隔水加熱)至表面呈金黃色即可。
因為我不太喜歡吃蛋糕,起士蛋糕是唯一比較能夠接受的。
後來又看到鮮奶酪的食譜。
作法如下:
1.將420c.c鮮奶加80c.c鮮奶油加50g糖,用中火煮至糖融化後,繼續煮到冒煙不用沸騰的狀態。
2.吉利丁片四片用少許的冷水泡軟,加入鮮奶中,關火,用餘溫慢慢將所有材料以木匙攪動,至吉利丁溶化為止。
3.趁熱將煮好的鮮奶酪倒入模型中,在室溫中攤涼,然後放入冰箱冷藏即可。
覺得起士蛋糕可能太難了點,所以想嘗試親手做鮮奶酪。不過也發現有人提到鮮奶油不能加熱,不知道是否要把攪拌的順序做一些調整。
總之,帶著食譜,去了家裡附近的超市。
買了牛排、生菜、洋蔥、蘑菇、小罐的紅酒,一看就知道,生日大餐是西式的囉!
不過找了老半天,超市沒有賣吉利丁,也沒有賣洋菜或果凍粉,所以只好改變計畫。剛好看到陳列架上有數盒不同口味的蛋糕粉,隨手拿來瞧瞧,果真還是有為不懂得做蛋糕的人預備的材料。馬上買一盒。
回家之後,興沖沖地立刻著手實驗。
只要把材料按照盒子背面說明的比例,將蛋糕粉、植物性鮮奶油、水,攪拌均勻。烤箱先預熱,烤盤塗上一層奶油,即可以在30分鐘之後,品嚐魔鬼慕斯蛋糕的滋味。
因為要做生日蛋糕,所以我還買了擠花袋跟刮刀(第一次買這些用具,雖然並不是蛋糕師傅,光想到可以自己做蛋糕,竟然已經有股成就感了!)。剛好家裡有鮮奶油,想像在蛋糕上面擠花,繪上「生日快樂」的字樣。
奈何家裡的是液態鮮奶油,雖然我用了我的電動奶泡器(是為了咖啡上面的奶泡準備的),還是打不發。後來勉強在蛋糕上面塗了一層,在塗塗抹抹的過程中,就已經享受到自己動手做的趣味。
可以隨心所欲,可以自由發揮。
上面的裝飾則是把昨晚買的塊狀巧克力切碎,撒成心型。
即使如此簡單,當烤箱飄散出蛋糕濃濃的巧克力香味以及略焦的甜味,看到蛋糕微發的模樣,想像在上面裝飾擠花,我想,這就是自己親手嘗試的樂趣。
而生活,就是在這樣的午后,在廚房甜蜜的氣氛中,凝結記憶的味道。
期待明天的大餐囉!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偶然在雜誌上看到一篇文章,談到旅行的輕、淡、慢。
很喜歡這樣的方式。
讓旅行成為一種享受、一種休息,一種生活型態。

查閱相關的資料發現,目前正興起一種慢食風,並逐漸演變為一種緩慢生活的步調及方式。
將時間放慢、行程放慢,細細地去品味每一個當下,每一個生命的片刻。
如同飲食吃飯,一道道地品嚐,沒有時間的壓力,讓味蕾與食材開始對話。
我還沒真正吃過這樣的餐點,不過比起吃到飽,倒是喜歡套餐式的吃法。
我想,就是在身體吃進養份與美味的過程中,也讓心靈享受一種悠閒與自在。
旅行也是。不再是走馬看花,而是在一個地方落腳,品味當地的人文風情、看得見與看不見的那些美麗。
甚至有一篇報導介紹有人到綠島、墾丁,開始過一種半年工作、半年休息的生活。
日子不再以一星期來計算,工作就是休閒,休息就是為了更好地付出及工作。
我很喜歡這樣的嘗試及概念,打破原有的規則,才發現,生命有很多展現的方式與出口。
目前正在築夢。
有工作就出門,沒事的時候在家裡陪孩子、寫文章。
雖然有行程,卻不是緊湊的。
雖然有目標,卻不是壓力。
至少體會,再也沒有星期一症候群,不用擔心放假的問題。
當然重要的還是心態。
自己在當中如何調整,如何營造,如何傾聽。
讓慢與快、輕與重、淡與濃,交織為生活的活力繽紛!
圖片出處: http://www.ntut.edu.tw/~s1370829/b01.htm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昨晚心血來潮地詢問朋友如何製作焦糖。
據朋友說,將焦糖放入水中,成為糖水,給小朋友喝,有益排便順暢。(眾媽媽們一致認為,太小的孩子還不能吃蜂蜜)
於是為了我們家的女兒,興沖沖地買了一包二號砂糖,打電話詢問製作過程,就開始著手操作。
朋友說:步驟很簡單,但火候及時間的掌控很重要,因為糖很快就會焦了。
一開始一切都還順利,除了攪拌時感受到火焰的熱氣外,眼看一鍋的糖慢慢變成糖膏,心裡像是吃了糖一般喜孜孜的。
就在快要完成之際,當糖煮開,我開始加水,突然,糖膏像火山爆發般冒泡,糖水溢出鍋外,沾滿瓦斯爐的周邊。
焦糖不但焦了,還變成災難一場!
我趕緊把鍋子移到一邊,開始清理。
糖膏很快就凝結,黏附在瓦斯爐上,我只好用水、用鐵湯匙、叉子,慢慢地刮除。
幾乎耗掉我一整晚的時間。
原本的焦糖美夢變成體力與耐力的折磨,也不免感到小小的挫折。
果然要經過一番實驗、失敗,才可能有成果。果然光聽別人口述,沒有親身經歷,就不明白箇中的道理。果然常識還是要有的,我後來想,糖到了一定溫度後所起的變化(難道是國中物理沒學好,確實有可能),應該也在電視的美食節目看過才對。這又印證了,烹飪其實是具備高深學問的。
雖然挫折,甚至有點哀怨,辛苦過後,看到糖垢終於清乾淨,也覺得有一絲成就。
該怎麼詮釋這場風波呢?我想就是嘗試了,失敗了,發現了,稍微明白了。
結論:
1.細節一定要問清楚(不過沒做過,其實也不知道哪裡才是重點)。
2.有機會換一台電磁爐面版之類的(雖然我因此第一次把瓦斯爐拆了,也好好清理了一番)。
3.焦糖還是有貴的理由(想起我最愛的焦糖瑪其朵)!
圖片出處:www.happylife.com.cn/.../ ll_heart_hengshanrd.htm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最近剛好要跟一位媽媽約會,另外還有兩個小孩。
因為孩子的關係,我們後來討論的結果,似乎只有麥當勞適合。因為裡面有兒童餐還有兒童遊戲區(即使我們對其中的清潔,略感擔心)。我們想不出還有其他地方,可以讓我們一邊談天,而孩子又可以有自己的玩樂空間。
為著見面的地點,我又興起一股作夢的衝動。
其實這個感動已經縈繞一些時間了,不過想歸想,目前是沒有行動的準備。
如果可以,我很期待能有一間專門為媽媽及小孩開設的餐廳。
在這間餐廳裡,除了有媽媽們談天說地的地方,還有一個給孩子玩樂的遊戲區及餵奶換尿布區等。而整個餐廳的裝潢佈置,一直到家具的選購,都會考慮到媽媽及孩子的需要。
比如:天然的塗裝油漆、舒適沒有尖角的桌椅、兒童餐具、桌上的擺設不易打破等。
整個空間的規劃細心地衡量媽媽及孩子的身心狀況。
而菜單也為他們精心製作,除了兒童餐,還有天然手工的baby food,另外還有針對媽媽特製的如:孕婦餐、促進母奶餐、瘦身餐等等。
餐廳內還可以舉辦許多的活動,也許是讀書會、親子同樂會。而且一定會在母親節及婦幼節推出特惠活動。
總之,為了媽媽孩子們的身心健康,這裡成為一個溫馨甜蜜的去處。
試想,連專門為寵物打造的餐廳都有了,為什麼沒有適合媽媽帶孩子聚餐的地方呢?
特別是為了那些孩子還很小的父母,正因為幼兒需要父母長時間的照顧,其實這些照顧者更需要其他的喘息空間。
想當年,我跟兩個奶娃枯坐在家,多希望有一個地方可以走走,有一個地方可以與人交流。但那個地方要不畏嬰兒的哭鬧聲,不怕幼童的破壞,要有可以讓他們好吃好睡好玩的區塊。
這就是我的夢想餐廳。
如果有人發現了,請告訴我。如果有人也有這種感動,讓我們可以美夢成真。
圖片出處:www.36571.com/xp/003e27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