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擔任學校的公民老師之後,對於學校教育有了更深的體會及感觸。
以往在台北市的高中輔導室,並沒有授課(不過這幾年輔導室也爭取「生涯規劃」課可以成為必修),所以與學生的接觸純粹是輔導老師的身份。
在目前的學校,高中部也沒有輔導活動課,但因為需要有十節鐘點,所以就被安排為公民與社會課。(如果能上「生命教育」課,或者可以更貼近輔導老師的職責角色吧!)
又因為教育部將這個科目納入學測的範圍,亦積極討論是否要成為指考加考的學科。所以,因為要考試,可就變成學生要認真上課的科目了。
也就因為如此,在我認真備課之餘,隱隱約約感受到因為升學考試所帶來的壓力。

暫且先談談學生的生活吧!
從一開學大家的青春笑臉,一直到越接近考試,每個人的疲憊及愁眉苦臉。每天幾乎都有小考,而光是這次的月考就要考十四科,課業的壓力絲毫沒有減輕。但為了讓學生培養健全的人格、五育並重,所以學校也安排了許多的活動跟比賽。我幾乎可以感覺,學生每一天就在一節一節課程的循環中,一點一點失去了活力,或者努力在課業與活動中掙扎來取得平衡。
縱然有多元入學的制度,教育改革也過了十年,但我依舊看不到快樂學習的學生。
孩子們還是努力要學好所有的科目,努力拼成績,努力考上好大學。但在人人幾乎都可以有大學就讀的情況下,又不免對自己的未來跟在社會生存的競爭力感到茫然。

我甚至擔憂自己的孩子在進入國小之後,究竟被教育了什麼。

「成績至上」的迷思一環一環地相扣。為了有好工作,要考上好大學;為了考上好大學,要先有好成績;為了有好成績,老師要努力「教書」、學生要用力「讀書」;為了有好成績,回家之後還要密集補習;為了有好成績,做人的道理、品德的培養、生涯的選擇,都不用太在意;為了有好成績,也無形之中界定一個人的好壞對錯、成功失敗。

但什麼是好的工作呢?是有錢?有權?有名?有利?有地位?還是有閒?

但考上好大學,又能保證找到好工作嗎?

在這些迷思當中,我覺得最根本的問題是:不重視每個人生命的獨特價值。

成功只能有一種嗎?不讀書的人就注定失敗嗎?台灣又有多少人可以成為郭台銘、王永慶或是張忠謀先生呢?

當父母親還是一味地以未來的出路做為孩子生涯選擇的目標,以為理工科才有未來(很多父母確實鼓勵孩子選擇自然組,而不要選擇社會組就讀)的情況之下,又如何去考慮孩子個別的能力與興趣?又如何協助孩子在自我探索決定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潛能,相信自己擁有面對未來的能力?
當父母如此,學校又處在少子化、招生壓力及父母的期待之下,又如何不以成績來作為教學的目標?又如何能夠不重視學生的學業成就而非其他的表現?又如何可以自由地教學呢?

所以,很多的孩子不認識自己,也無法成為真正的自己。他們努力滿足的是父母的期待、社會的想望。
但一個不認識自己,不知道自己真正的長處,也無法為自己做選擇的人,又如何真的能夠在未來的世界立足呢?

我覺得,這是當前台灣教育最深的悲哀:無法讓孩子認識他自己,無法讓他肯定自己獨特的價值,無法給予他自由發揮的空間。
或許很多資質較優異的孩子,可以一邊應付功課,一邊發展自己。但有多少孩子,也許本身的家庭沒有足夠的資源,也許他的長處不在讀書,那麼,他可以從哪裡肯定自己、喜歡自己呢?
就算是技職教育,也不斷地希望學生能夠拿到更高的文憑,無法根本地相信自己的實力。

每個人一定有自己生命的獨特之處,每個人在這個世界總會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獨特位置。
無須比較,無須強奪,無須爭競。
無關成就,無關名利,無關美醜。

孩子在青春歲月的十幾年光陰中,既然多半在學校接受教育,那麼,學校究竟教會了孩子什麼?
多麼希望,是愛,是對生命的尊重,是對世界的關心,是對自我的認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