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有一次住旅社的經驗。
晚上睡覺時,突然聽到房間四處傳來奇怪的聲音。
由於同伴提到之前住宿的不愉快經驗(其實她根本沒有說明細節,我卻已經先入為主地產生一些聯想),我心底迅速昇起一種恐懼。

理性上,我安慰自己,因為不清楚聲音的來源,不是車聲,也不像隔壁房間或樓上的聲音,難免因為對未知的恐懼,而萌生害怕。
後來,心中盤算著如何因應,突然想到:如果不是因為自己將這樣的聲音解釋為鬼怪之類的,那麼,就不會引發一連串的聯想。
因為是在這樣的思考模式與架構,才有了如此的感受與反應。
所以,我決定轉變一種想法。
當房間角落又發出怪聲時,我就當作是這個房子正在「放屁」。
將恐懼替換為搞笑,理智上還讚許自己這番的轉化。


可是,雖然轉變這樣的想法,身體還是會在聽到怪聲時,受到驚嚇。
於是,我又發現,光是改變想法、情緒,還不見得能夠完全解決問題。
身體是另一個療癒的所在,若能找出驚嚇的根源,明白身體裡最初或逐漸累積的記憶,也是另一種調整的方法。

所以說,思考的模式與架構會影響我們的感受、行為與經驗。
但,心靈還有更多更深的層次。
我不禁想起家族治療大師Virginia Satir所提出的冰山觀點。人的心靈就好像冰山,看得見的不過是浮出水面的一角,還有深藏在水面下的感受、想法、期待與渴望,甚至是高層的心靈。而這也可以說明意識與潛意識。意識所能瞭解的實在有限,若能透過潛意識,就會發現心靈的無限可能。

我想,這也是自己一路走來的轉變。從口語到非口語的治療,從理性分析到直覺感應,從意識到潛意識。

如同近日學習家族排列,我裁了一些彩色的板子,當作一對一個別諮商時的家人代表,稍微運用其中的概念。
有一個孩子一開始前來抱怨母親對哥哥的偏愛,我請她排出家人的關係。當時有一個直覺,我問她:是否想要拯救母親。她一開始不瞭解,我繼續分享我的發現。是否因為看到母親的辛苦,想討好哥哥卻總是被哥哥傷害,所以這個孩子想要引起母親的注意,希望藉由轉移母親的焦點,可以減低媽媽的痛苦。
孩子聽了,掉下眼淚。
我繼續與她工作,卻不禁讚嘆人心的奧妙。

如果一開始只聽到她對母親的抱怨,甚至會以為她在嫉妒哥哥。但這些說出口的不見得就是真正的根源,如果能夠繼續往心靈的深處探索,又會發現不同的樣貌。

正因為如此複雜,也顯示出心靈蘊含的無限可能與能量。
多麼有趣又值得歡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