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昨天剛好瀏覽著奇摩話題的人物專訪,其一是亞都麗緻總裁嚴長壽先生,其二是作家侯文詠先生。
其中,吸引我注意的是,他們都談到了,人要認識自己。
認識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擁有什麼樣的特質、興趣、能力,多多拓展自己的人生經驗,而不是一味地追尋別人看似成功的腳步。
侯文詠提到:人生不是搞清楚你「不喜歡什麼」,而是搞清楚你「喜歡什麼」。
嚴總裁也以上圖來表達自己的觀點。除了認識自己,甚至還需要培養自我療癒的能力。
即便他們可能以自己的工作經驗或生涯發展為分享的歷程,我卻非常認同,所有人生的幸福其實都來自:認識自己是誰。
「認識你自己」,哲人蘇格拉底這麼說,相傳也是刻在希臘神廟上的箴言。
難道我們不認識自己嗎?
我想困難的不是那些眼睛看得到的,諸如:我們的性別、年齡、外表、出生地、家人、學歷;也不只是那些說得出口的回憶或那些固定不變的事件。
困難的是,我們如何描述自己的感情、想法、經驗。或者說,是我們如何理解這些感覺、想法、經驗,又用什麼樣的方式來表達呈現。
我們也許容易知道自己喜歡吃的食物、偏好的顏色、適合的髮型;我們可能也容易知道自己所崇拜的對象、樂於相處的家人、不想往來的朋友同事;但我們可能不容易清楚自己究竟適合什麼樣的工作,跟這個人交往會有什麼樣的結局,如何讓自己真正的快樂,如何找到自己生命的價值與意義。
如何抉擇浩大的人生議題,其實還是來自一點一滴所累積的自我認識。
認識自己的感覺喜好,練習從旁觀者的角度探索自己的思維想法,從現實的回饋中看到自己行為的後果,也從別人的反應來作為借鏡,許多許多、大大小小的不同層面與生活的經驗,都可以讓我們認識自己。
因此,我們會形成所謂的自我形象或自我認同。
這只是幸福的基礎。
先認識自己是誰,先培養出認識自己的能力,但更進一步,還可以練習自省與覺察的能力。
因為,當自我形象不佳或傾向負面的自我認同時,那個你以為自己是誰的面向,可能帶來更多的煩惱與挫折。
如同,你以為自己不幸福、不成功、沒有自信,或你以為自己並不認識自己,其實都已經是一種自我的界定與標籤。
你以為你無法解決生活的難題、改變生命的困境,你以為自己就是這樣了,這些,都只是自己的一部分,也並非是完整全部的你。
所以,認識你自己,認識你以為知道的,也認識你還有更多的可能。
把過往所累積的生命經驗當作建造幸福的一磚一瓦,當發現更好的建材時,也保持捨棄舊經驗的彈性。
我們或許不清楚最終的藍圖,只能一步一步踏實地活著。
我們也無法保證成功的路徑,卻能從中鍛鍊勇氣與智慧。
而當我們與自己更親近,懂得認識自己、接納自己、欣賞自己,不也就學會更愛自己。
當我們懂得更愛自己,懂得活出自己生命的獨特之處,就能成為自己與他人生命中的天使囉!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