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其一

週末兩天,繼續我的「家族排列」課程。
剛好前一天與心理師討論一個學生的狀況。

關於改變的動力,我想再多說一些。
在我工作的經驗當中,有所謂的自願來談者與非自願者。
想當然爾,非自願的人,抗拒強、改變的意願低。通常是由於一些因素,透過他人而轉介過來。
在學校工作,兩種情況都會遇到。有一些是老師或家長尋求協助的孩子,有一些是主動來與我會談的孩子。但是,因為我是他們的老師,有授課的相處機會,又是天天都在輔導室,所以,除了固定約談的時間之外,也會在別的狀況下接觸學生(無論是他主動或是我的職責)。在這樣的狀況下,有時候雙方的關係與界線不是那麼清楚。
學生可以來抱怨,卻不見得真的想改變。

對於這樣的狀況,我感到不太舒服。
我想,是自己帶著太多工作的期待與熱忱,以為願意來就是想要改變。
但,每個人對改變的定義不同、需求也不一樣。
某個部分,我也渴望與真的想要認識自己、突破生命困境的人,一同學習。因此,在面對只是來抱怨或好奇(例如:沒有確實的問題,只是想玩心靈圖卡、求問塔羅牌)的人,我也失去與他工作的動力。
我想,在我付出的同時,我也期待對方有一定的尊重。

插個話題,所以,那些願意出錢去上課或諮商的人,改變的動機是較大的。
我曾經對單飛工作的收費問題,有一些擔憂。現在倒是比較坦然。我想,那也是對方需要付出的部分。

而這些又重新提醒我自己,如何與對方同步,隨著對方改變的動力與層次,不疾不徐地陪伴。
如果只是來抱怨,在我可以的狀況下,我就傾聽。
如果真的願意開始看到自己的責任,那我們就更多地工作。
如果是對方的一種有害的模式或心理遊戲,那我就需要在關係上設立更多的界線。


其二

在這兩天的課程當中,有一些發現:

★請不要只是帶著好奇,想要瞭解家庭動力的心態來進行排列。不夠尊重的態度,對彼此都沒有益處。

★自己真正能改變的,只有自己。如果是帶著期待別人要改變的心態,自然就失去力量。但奧妙的是,因為自己的改變,別人或環境也會有所改變。

★每個人、每個家庭系統,都有自己改變的時間。過早地介入與探求,不見得會有幫助。

★對於別人(即使是最親近的人)或是整個家族,那些困難或不幸,我們需要敬重與謙卑。

★家族排列所呈現的,並非是去找出有問題的根源,也不是再次標籤家庭的代罪羔羊,而是讓彼此都找到愛的序位,讓雙方可以和解,讓被排除在家庭以外的可以重新被看見。所以,每個人還是要負起自己的責任。

★朝有力量的地方工作。無論是否是家族排列,當人在面對自己的生命景況時,不見得需要仔細地尋找問題,為自己貼上「有問題」的標籤。有時候一再地探求,反而失去生命原有的力量。但也不是逃避、否認、壓抑或忽略。


其三

這兩天對我最大的學習是,與老公互動的一個經驗。
之前一直很期待他也可以來學習,相信這個部分會對他有所幫助。
提了幾次都被婉拒。

第二天,我賴皮不出門,直到老公開車帶我到高雄。
到了上課地點門口,他還是不願意。
說實在,我不明白。
已經覺察到自己的問題,也希望有所改變,當療癒的機會在眼前,那臨門一腳又是什麼?
後來,我放下期望他快樂的期待。
也是因為這樣的拉扯與雙方的堅持,我看到自己更內在的恐懼。
我害怕自己親近的人,跟我的父親一樣,受苦。
孩子的我,無力改變。
而長大之後,我自然多了不忍別人受苦的擔憂與急切。
何況是自己親近的人。

這也再次看到家庭動力的影響。
為何孩子會成為代罪羔羊,為何不幸的事件會重複發生,其實都是因為有愛,不忍對方受苦,而形成各種不同的拉扯與失衡。

我放下希望父親快樂的期待,我也敬重他所選擇及承接的命運。
我放下對老公壓力過重的擔憂,我也敬重他改變的時間與方式。

眼淚流過後,抽了一張守護天使卡「去傾聽」,其中有一句話給我很大的安慰:你不需擔憂你的渴望會以何種方式實現。

雖然有愛,卻需要敬重彼此生命的責任與選擇!那是關於,改變的界線。


以海寧格老師的話來結束:「一位成功的系統工作者,最重要的元素是心態。想要運用系統工作必須瞭解這個工作的定位和價值,這遠比學習技術和程序更為重要。而用這個方法工作的人,寧可選擇在有救援希望的部分工作,而非著重在虛弱的部分,在解決之道上下功夫而不是在問題上打轉,而且能用最少的干涉來進行改變。最重要是去看實際上看見的一切,而非允許自己受到理論、信念或意識型態所引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