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你內心出現以下的聲音時,
很有可能就是出現了批判型的自我狀態。
「你怎麼老是做不好?」
「你應該可以做到!」
「你還可以做得更好吧!」
如同永遠達不到的標準,
一種是容易只看缺點,
一種是給予責任壓力,
一種是帶來罪惡感。
但如何面對批判型的內在聲音呢?
你是否會這麼做?
一是接收跟承認,認同這樣的批判。
二是不服輸,那我就要做給你看。
三是退縮,逃避,忽略。
前面兩者,看似有所應對,或會讓自己更加奮發向上,
卻容易帶來惡性循環。
因為自我批判就像是無法得到滿足的無底洞,
背後很可能潛伏著「完美主義」的陰影。
又因為要求的事情看似是對的,是好的,
就更難拒絕。
甚至如果達到了,完成了,
也會帶來一種「我還不錯」的成就感。
如果是第三種應對方式,比較要留意的是:
是否又會出現另一種批判的聲音,
批判自己怎麼可以逃避或退縮呢?
這樣的模式,會帶來更多的努力。
但有一天,當身體累了,撐不下去了,
卻似乎找不到解套的方法。
因為,這就是錯誤的應對方式。
這樣的歷程,其實還蠻常看到的。
在我帶領OHFun雙卡工作坊的個案示範中,
就剛好遇到這樣的模式。
但令我驚訝的是:
我問在場的其他學員,那你們會怎麼做?
你們要如何面對內在批判的聲音?
我甚至在當場進行角色扮演,
演出那個批判的聲音,
要學員們回應我。
而在場只有一個人,跟我對話。
其他人似乎是愣住了,
或者說:我平常就是這樣,不知道該怎麼回應。
某個部份,我也看到:
習慣認真努力的人,比較容易自我批判。
在意自己表現的人,比較容易自我批判。
想要符合別人期待的人,也比較容易自我批判。
其實是個乖小孩,聽話小孩的模樣啊!
如果無法應對內在的自我批判,也很難拒絕別人的要求。
於是,扛下越多的責任,越做越累。
問問自己:我常出現自我批判的內在聲音嗎?
我會用哪種方式應對呢?
下一篇文章,我會來分享:如何打破這樣的循環模式。
市面上有各式各樣的心靈牌卡,到底要如何選擇跟如何運用呢?
我將透過多年的運用跟設計經驗,在影片中跟大家暢談分享喔!
第一堂課,先從牌卡的分類開始介紹。
歡迎大家留言,你想知道的牌卡內容或運用上的各種疑問喔!
有大家的回饋,我就可以創作出更多影片囉!
預計每週四晚上,十點十分,我們粉絲頁相見!
https://www.facebook.com/heartunachou/
迎接2020的心開始,詠詩老師將在紛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heartunachou/ 提供免費的線上解牌活動!
請完成下列步驟,就有機會透過我親自拍攝的影片來聊心療心喔!
1.請先為紛絲頁按讚,願意設定搶先看更好!
2.在本文下方tag兩位朋友,留言:一起來療心故事館聊療你的心!
3.把最近的困擾寫出來,私訊粉絲頁,並從1-42直覺寫出3個數字。
4.預計每週一晚上10:10,將會抽出夥伴的故事,透過影片進行線上解牌的分享喔!
一起來聊心療心吧!
線上解牌影片會陸續分享喔!
解自己的心,也聽別人的故事!
接觸精油應該有十幾年的時間了!
因為愛植物花草,自然也愛精油,無論是作為香氛的工具,
在職涯的發展上,自己也接觸過巴哈花精,原本也有考慮走
但那時候,以為芳療師需要為個案進行身體按摩,考量自己
尤其,透過跟自己設計的療心卡,很早之前就進行了療心卡
所以,精油一直是我身邊常用的好工具!
這次特別來禾場國際芳療學院參加芳香療法入門班,其實是
女兒已經決定往芳療師的學習邁進,是她先搜尋網路上的資
兩個整天的入門課,透過專業的講師,真的比較有系統地認
就知識面而言,對於一般不了解精油或芳療的夥伴,我覺得
至少在日後自己想要使用或購買精油時,比較有對應的方向
除了知識面的學習,當然也有實際的操作。
講師無私地分享自己從世界各地買來的各種精油,實在是令
此外,還有親自製作按摩油,可以帶回家,立刻對應跟學習
對我來說,很特別地是,在這次調油的體驗中,透過身體按
夢境的經驗,可以說是正向支持的,也對應到自己調油的精
也更感受到精油的力量,透過這麼微小的分子,可以進入身
我還在持續學習的路上!
無論是真正的植物,香草,花卉,一直到精油,花精,都是
有時候單純地觀賞,有時候可以入菜,有時候嗅吸,有時候
#禾場國際芳療學苑
#AromaHarv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