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這裡
國內手創心靈牌卡「療心卡」、「Fun心卡」、 「Fun心福卡」、 「知心卡」、「心靈牌卡私房書」、「聊心話大冒險」的設計者,周詠詩老師,分享各種心靈牌卡的輔導妙用,以及身心靈與生活與文字與圖像的小小宇宙。 ★課程研習邀約,請來信:shinehearthome@gmail.com ★個人網頁,請到訪:http://www.shinehearthome.com ★牌卡購買,請參考:http://www.heartcards.com.tw
【心靈圖卡遊藝格】
昨天在住家附近的小吃店吃完晚餐後,胃就開始不舒服了。
其實之前老公就說:這家的食材不新鮮,但昨天本來想煮咖哩飯的我,到學校接小孩放學後,突然覺得好餓(大概是中午吃太少),所以就決定先來吃飯。
吃的當下,確實也覺得味道怪怪的,但因為太餓了,不禁狼吞虎嚥起來。
當晚,無法好眠,上吐下瀉。
早上趕緊看了醫生,打了針,吃了藥。

昨夜一個人與胃痛共處時,對自己的身體說了「對不起,謝謝你,我愛你」,心裡想的是:這一定是一個提醒自己及學習的好機會。
所以,我回想著這件事的發生,想到自己為何會餓到無法細嚼慢嚥,想到為何覺得不妥還是繼續吃下去,想到自己如何對待身體。

因為周二要寫心靈圖卡的專欄,我想就以這個事件當作主題來分享吧!
曾有學生詢問:我會不會自己抽卡。
當然會囉!但不是每天抽啦!有需要的時候就會透過圖卡來作為提醒、指引與祝福。
重點是,圖卡是反映心靈的一面鏡子與有趣的工具,但沒有圖卡,一樣可以有別的方式來協助探索自我。
與自己對話,其實就是很簡單的方法。
但有了圖卡,可以連結更多的觸角,可以在意識與潛意識、文字與圖像、理性與感性之間,編織心靈的地圖。

這次要介紹另一種玩法。
針對同一個事件或主題,試著使用不同的圖卡來遊戲。
因為不同的圖卡有不同的功能及特色,如果一次可以運用幾種圖卡來搭配,或許會有不同的效果與啟發。
以這次的事件,用我跟自己身體的關係為題,我使用了真愛卡、OH卡及塔羅牌,分別抽到「不智的選擇」、「烏龜圖卡及生氣字卡」及「錢幣八」。
有時候圖卡正反映我們的狀態,無怪乎會有神準的感覺。
有時候圖卡則會激發我們的想像,自然可以帶領我們一窺心靈的樣貌。
有時候圖卡可以拓展我們的視野,作為解決問題的指引與發現。

第一張「不智的選擇」正說明了這次的經驗,也提醒自己是否虧待了自己的身體呢?有沒有好好吃、好好睡、好好照顧?
第二張「烏龜在生氣」則反映我更深層的心理狀態。慢吞吞的烏龜為甚麼要生氣呢?是否自己的生活步調太緊湊,不免累積身體的壓力?或者心中有一種急迫的要求,無法忍受慢條斯理的節奏?誰是烏龜?誰在生氣?其實都是我自己。
第三張「錢幣八」,一開始沒有太多聯想,後來的詮釋是要在每天生活的微小行程中,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像工匠老老實實、腳踏實地的作工,而非誤用或濫用。畢竟身體健康,才能實現更多自己的夢想。

用圖卡與自己對話,即便有些已經是自己明白的,卻可以反映心靈的多種樣貌及多重軌跡。



本專欄將不定期於週二推出,歡迎對心靈圖卡有興趣的朋友,一同探索學習!

此文同步發表於[水映自然]共筆部落格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創作日記980503
電腦手繪


像風
看不到
卻在身邊

像咖啡的香氣
少了
就無法成癮

像種籽
居然長出
一季的春天

我的小確幸
在周日午後的公園
在孩子的笑顏
在與老公的談天
在讀一本書
在喝一杯60元的卡布
在平凡中的品味


備註:「小確幸」一詞出自村上春樹的書中內文
意思是微小但確切的幸福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 Aug 04 Tue 2009 20:01
  • 療癒

開始自己畫「療心卡」。

今日一開始的主題是「療癒」這張圖卡。
陸續畫了三張,在繪圖的過程中,慢慢捕捉自己對於這張牌義的圖像思考,及如何透過畫面傳達自己對牌義的理解。
最後,完成了這一張。

療癒是
當心有傷
當心落淚

療癒是
透過眼淚
成為生命的養分

療癒是
讓雨後的陽光
進入心中
就會看見彩虹

同樣地
當傷心接受陽光的撫慰
烘乾了眼淚
反射出困境的祝福與光
這也是療癒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這幾天浮現這樣的念頭。
關於兒童的成長發展有不同階段的指標,例如:身體方面、認知,甚至是道德層面,都曾有不同的研究與理論來描述不同年齡的孩子,會有甚麼樣的外在表現。
簡單來說就是三歲的小孩是什麼樣子,對事物的認識到哪裡?會做哪些動作?情緒的表現如何?跟人的互動關係又是怎樣?五歲又是另一個樣子,八歲、十歲一直到青少年階段。
因為就外表來看,孩子一出生就一直邁向成人的方向前進,歷經幼兒、兒童一直到青少年而至成人階段。
但,外表長大成熟,就代表內心也隨著年齡而長大成熟嗎?
有沒有一個指標或發展的歷程可以來描述成人的內心世界呢?
在心靈的成長版圖上,我如何知道自己目前的位置與座標?我如何明白哪裡是成長前進的方向?

我想,心靈的成長應當還是有一些階段及發展的概念,即使她不是以可見的時間來計算,或者發展的歷程可能是跌跌停停,甚至倒退或者是像螺旋狀的延展,總還是有跡可循。
知道自己在哪裡,知道自己現在有多少能量,知道現在自己的成長任務是什麼,需要面對的創傷又是什麼,就可能比較清楚適用的方法是什麼,如何改變,如何朝下一個階段前進。
因為你不可能期待一個三歲的小孩要完成十歲小孩可以做的事情。
所以如果有一個心靈年齡的算法,就可以明白自己即使外表已經三十歲,內在卻還處於二十歲的狀態,有一些創傷尚未療癒,有一些舊有的模式已經不再適用。內心需要成長,才能在心靈上發展與身體相當的成熟。

這使我想到,有這麼多的法門、這麼多的課程與管道,甚至在宗教之外的靈性成長,也正如火如荼地發展。
「對於召喚我們治療自己的呼聲,最常見的回應方式之一,就是追尋所謂的『靈性』,這似乎是屬於人的一種本能。」這是我最近在閱讀的一本書「榮格與密宗的29個覺」其中的一段話。
作者身為禪修老師及心理治療師,鑽研及整合這兩種道途,但我記得書上也提到「走上『靈修』道途的很多人,問題不在於自身與神的關係,而在於置身於此一世界的基本身分。」「如果不揭露問題,我們就會用靈修表象掩蓋內在的情感創傷,但創傷並不會因之而去。相反的,靈修會使我們逃離我們的情感問題,但是卻是壓抑,甚至深化問題。」
我當然不是說,靈修不好或不重要。
而是回到先前的脈絡中,如果能夠了解自己目前的心靈座標,明白對原生家庭、父母的失望與傷導致我們渴求一種更大的完美,或者明白人際關係的疏離導致我們渴望一種親密,明白自己內在還有一些部分尚未長大,那麼,靈修或其他方式固然都是一種幫助,心靈上的傷口還是要認真地清理跟治癒。

我一直在說心靈,也從事相關的輔導工作,其實就是發現,對我來說,認識自己是最根本的方法。
如果連自己都不懂得自己的情緒、想法、渴望,如果自己都無法覺察內在的狀態,那麼,又如何去面對外在世界的紛擾,如何讓自己活得心安?
無論外在世界如何,別人對自己如何,也只有回到自己身上,確認內在的感覺:喜歡不喜歡、舒服不舒服,是令自己開心或生氣的,才有了下一步的行動。
過度或自動地反應,並非是覺察之後的回應。
就是在當下,當自己發現到,原來自己是這樣啊!就有了轉化與抉擇的機會。
所以,誠實地面對自己,無論目前正在學習何種成長的方法。
即使有更大的存有,或者有人追求靈通的經驗,但目前的我覺得最踏實的方法,還是認識自己,探索自己的心靈世界,一次又一次地澄清與覺察,辨認自己的位置與方向。


所以,倘若沒有一張可以依循的成長地圖,是否能做的就是在每一個當下,聆聽自己內在的聲音,相信自己的直覺?
即使現在覺得好痛,某一個片刻不再相信自己的價值,如果願意正視那個痛,看看自己如何定位自己,而不急著用其他的方式來迴避,那就是一個寶貴的,足以認識自己是誰,足以成長的契機。



後記:
原本想提到「內在英雄」相關的書,其中以不同的原型來描述心靈探索的歷程,從孤兒、殉道者或鬥士到流浪者,最後是魔法師的階段,但下一輪又再回到孤兒,如同迴旋般的成長。
這是我目前讀到的心靈發展座標。
但寫著寫著,就寫到了聆聽自己的內在。
還是期待有一張地圖(發現自己從時間的發展轉變成空間的,地圖的概念是否更能描述心靈成長的歷程呢?),可以提供一點指引,讓人懂得自己目前的位置與處境,讓人點燃前進的希望。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靈圖卡遊藝格】
上周舉行心靈圖卡體驗活動的當天早上,我剛好在書店又看到一副新的圖卡:有一本「公主養成魔法書」及一套40張圖卡的公主魔法智慧卡
比較特別的是,書的內容並非圖卡的使用手冊,應該說這本書跟這套卡片的主題是寫給女人,鼓勵女人成為自己、發揮潛能、拓展關係及完成夢想的。
若是沒有這套圖卡,單獨閱讀這本書,也無妨。但因為有了相應的圖卡,就像是把書中的重點一一摘要下來,將40個激勵自己的內容化為40張名片大小的卡片,方便隨身攜帶。
圖卡正面是牌義,簡短的激勵句子跟可愛的插圖,背面則是相關的一段名人名言。


這套圖卡讓我想到之前寫過的:設計自己的牌卡一文。
想來,這也是另一種設計的方法。
用名片大小的紙卡,寫下自己的夢想願望,無論是關於自己、愛情、友情、家庭、工作等等,再寫一句肯定鼓舞的話,甚至找一段自己很喜歡的句子(也許是名人說的,或是自己欣賞的小說片段,還是智慧語錄等等),總之,彙集那些美好的、正向的、有鼓勵作用的,像是提醒自己的便條紙一般,作為平日生活的精神點心、靈魂午茶。
當心情不好、工作不順、愛情不如意的時候,抽一張卡片,給自己加油打氣。

這樣的圖卡純粹是一種祝福與鼓勵,不在於透過圖卡來認識探索自己,也並非用於占卜或預測未來。
不知道可不可以說成是成人的識字卡?
簡單的文字說明牌義,背後還有一段解釋與牌義的聯想。
以這樣的角度來看,個人除了以圖卡激勵自己,也可以想想看:甚麼是自己的「世界觀」?甚麼又是自己的「幸福」、「力量」、「夢想」跟「機會」?(這些都是這套圖卡的牌義之一)
雖然比較不像OH卡或真愛卡,探索較深刻的心靈樣貌,卻也可以成為平日生活的提醒。
這,也是一種圖卡呢!

有這麼多有趣美麗、各式各樣的圖卡,但我覺得最特別的還是,每個人獨特又相似的心靈世界。
所以即便圖卡如此有趣甚至神奇奧妙,改變自己與創造幸福的鑰匙還是在自己手上。
圖卡可以由個人自行創作,也就並非有自身的特殊魔力。
就好像魔法道具畢竟只是工具,懂得魔法的人,才是其中的影響者。

想成為魔法公主嗎?訣竅不在於閃亮的皇冠、華麗的服裝、動人的外貌,而是明亮的心,懂得發揮自己的力量,真切地熱愛自己與生命。



此文同步發表於[水映自然]
共筆部落格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這幾天在理書老師的blog上看到一部影片的介紹「把愛找回來」。
以這部電影作為親職教育演講的主題與借鏡。

我下載了當日的演講內容,還沒有聽,先看了這部片,想記錄自己的觸動。

把愛找回來AUGUST RUSH
導  演
克絲汀莎莉丹 (Kirstan Sheridan)
演  員
【愛情決勝點】強納森萊斯梅爾斯(Jonathan Rhys Meyers)、【不可能的任務三】凱莉羅素(Keri Russell)、 【巧克力冒險工廠】佛瑞迪海默(Freddie Highmore)、 【戀愛糾察隊】羅賓威廉斯(Robin Williams)

劇情簡介:一個性格不羈又充滿魅力的愛爾蘭吉他手路易斯和美麗深情的大提琴手萊拉,兩人在一個狂歡的場合中相遇,他們情意相投,而發生了一夜情,但是因為成長的背景讓他們無法長相廝守,被迫分開後,萊拉卻發現自己竟然懷孕了。

由於萊拉的父親對她期望很高,所以他相當不滿女兒的脫序行為,在一次的爭執中,萊拉跑進雨中發生車禍,她以為自己失去了小孩,卻沒想到她父親卻偷偷將這個嬰兒送進了孤兒院,他就在孤兒院長大直到11歲。

一個對音樂、對於聲音充滿了幻想和感動的小孩伊凡,他身邊的風聲、草聲、鳥叫蟲鳴都是他變成他心中的樂章,雖然社工人員要幫他找一個寄養家庭,但是他心中卻一直相信他的父母一定也在某處找尋他,他們一定會一家團圓。於是他決定逃離孤兒院,來到紐約,而他的音樂天份,讓人無法遺忘也無法不注意到伊凡的存在……

最後他站上紐約中央公園的「春季演奏會」上,那裡有成千上萬的人聆聽他的演奏,而他也相信他的父母也會隨著音樂出現在他的面前……


因為並非為了親職教育而看這部電影,我讀到的是關於尋找回家的路。
回家,就是回到愛的懷抱,回到父母的身邊。
電影中男孩尋找的是失散的親身父母,對我來說,那也是一種渴求更大愛的隱喻。

當靜下心來聆聽內心的渴望與招喚,愛,一直是最終也最有力的答案與方向。
聖經裡寫到:「神就是愛。」
神是什麼?愛又是什麼?
在庸庸碌碌的人生當中,我們追求的又是什麼?
唯有靜下心來,跟自己在一起,聆聽,內在的聲音與外在的徵兆與指引。


電影以音樂作為串場的重要元素。
人所發出的聲音,化為語言,說出的是意識明白的脈絡。
簡單的音符,卻能化為交響樂曲,傳遞的是語言說不清,心靈卻能聽懂的感動。
那麼聆聽自己的聲音,不只是那些理智明白的或情感上糾纏不清、曖昧不明的,那就像攪動一池湖水,只會讓人跟著旋渦不停地打轉。
試著透過呼吸與當下的覺察,讓這些生活的紛擾沉澱下來,恢復心中的平靜。
在每個人心中都擁有的平靜。

聆聽,遵循,展開一場回家的旅程。

回家也是一種隱喻,看似男孩要尋找父母,其實他也踏上尋找自己的冒險旅程。
找到自已是誰,善用自己天賦的同時,也找到回家的路。
像是從自己內在的感動出發,在現實世界歷經一次又一次的磨練與體驗,這些體驗都為了再度印證心中的感動,唯有如此,夢才會落地生根,才會發現原來自己是誰。
回家,回到更大的自己。

男孩對音樂的敏銳度也是一種隱喻,對我來說。
如果把音樂比喻成每個人生命當中的招喚,我相信,任何人都曾擁有那樣的一刻。在那一刻,世界安靜下來,自己彷彿站在一條岔路上,一邊是夢想冒險未知的路,一邊是熟悉安全成功的路。
該聆聽自己真正的渴望嗎?該做自己真正想做的嗎?
有時候光是聆聽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聆聽到自己的渴求,也聆聽到自己的勇敢與決心,聆聽到自己的熱情。
聆聽之後,真的轉向,踏出第一步。


即便如此也不保證一路的順遂平安。
但幾乎就是在挫折與意外之中,一次又一次地確認,心底的聲音。
每當男孩聆聽招喚,就會開啟另一段旅程與故事。

我很驚奇男孩對愛的執著,相信父母一定在某處等待他的肯定。
因為相信父母愛他,相信一定可以回家,他毅然決然地踏上這段旅程。
愛是什麼?愛在哪裡?真的有愛嗎?
這會不會是每個人心底更深的疑問?
我的靈魂要在哪裡停靠呢?
我心底的渴求究竟又是什麼?又可以以甚麼途徑得到滿足?
男孩當然知道他一定有自己親身的父母。
但在心靈的世界中,真有源頭或一個必然要追尋的方向嗎?

還是聆聽。
這次不只聆聽自己,也聆聽,世界的回應。
以另一個角度說,是父母先渴望找到自己的孩子,是愛先發出了招喚,是神在尋找他失喪的羊群。
那麼,聆聽,其實是回應。
因為有人正在跟自己打招呼呢!
你聽見了?看到了嗎?也願意說聲嗨,是的,我聽見了,無法忽視。

任何一次與人的相遇,任何一件發生的小事,任何一種身旁的景物,都可能是一種象徵與呼喚,都可以有深刻重大的意義,都可以帶來轉化的祝福。

這樣聆聽著,然後發現、明白、體悟,愛,一直都在。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這兩天發生的一些事情與經歷,我用心靈的碰撞來形容,這個碰撞敲醒了沉睡中的一些痛處。

其實要從上隱喻課程的前一天說起。
那天為了回覆學生的疑問,逛了逛心輔相關的blog,剛好看到一位老師,也是母親,先生是同行,去國外念藝術治療。
並不相識,只是突然地,在我心底浮現羨慕的滋味。


羨慕有一位可以在工作上對話扶持的伴侶(不過我知道這並不常見,也並非為此感到遺憾)。
羨慕可以出國讀書。
羨慕在家庭與自己的工作上,取得平衡。

剛開始在這個羨慕底下,我發現自己的失落,連結的是更深遠的關於原生家庭的記憶。
或者說比較明顯的是高中那段歲月。
穿上深綠色制服的我,並不感到驕傲。因為在眾多優秀的同學之間,我看到自己的不足。
同學之中有家世背景很好的,準備一畢業就出國念書,或至少大部分是家長有能力栽培補習的。
我,則在家庭的變動與紛擾之中。
從小沒有補過習,讀書這件事,從來也就是靠自己。
當然並不是鼓吹補習啦,只是對年少的我來說,那顯示出我與同學之間的差異,差異的背後是父母無法提供的協助。
缺乏父母家庭的庇蔭與守護,是我心底的傷。
他們對我的愛,我是懂得的,但在當時的生活層面,卻需要獨自一個人來打理。
(成為軍人的妻子,好似又重覆這樣的狀態與心情。感情深厚,但現階段多半需要一個人照顧小孩。)
獨立,是我培養出的能力,卻也隱含著失落。

這一路走來,我又發現,原生家庭的傷促使我走進心靈與宗教的世界。
我追尋著眾人所說的幸福,或者也是為了滿足童年對家庭的渴望,所以,我算早婚,又早早地生了兩個孩子。
早些年,我療過往家庭的傷。找一份安定的工作,嫁一個負責的老公,在信仰中尋求支持與指引。
成為母親之後,我反倒真的開始追尋自己,關於自己是誰、自己的天賦使命、自己的渴望。
但卻是在甜蜜的負荷之下,有時總有無法全力施展的束縛感。

所以羨慕不只敲醒了過往的疼痛,也道出了目前的議題。

若是回到隱喻課程,要給出幾句生命眼光般的詩句,我真正想說的是:
因為缺乏,才能創造一次又一次展翅飛越的機會。
於是我明白,自己並不缺乏。

在團體當中,我說的是:
轉化、跨界相關的句子。總覺得不太對味。
當下也很好奇,自己為何會以森林女神作為故事。
一個在人、神與自然界穿梭的故事。
我想,正因為身旁缺乏人的有力支持,我很早就走入靈修,尋求上天的祝福。
靈性的探索、大我的連結,是這些遭逢所帶來的禮物。

若非這些經歷,如何懂得生命的痛,何需療癒生命的傷。
若非這樣的過往,如何能激發無中生有的潛能,如何讓自己更深地貼近心靈。


帶著這樣的羨慕,隔天上午,在隱喻課程中,我編織著自己的生命故事。
在森林女神的隱喻中,我讀到自己的孤單。
因為原生家庭的際遇,無法對人訴說的孤單。
因為自己對內在的尋求,較難找到同好的孤單。
因為獨立,就是一種孤單。

寫出課程心得時的一種不滿足,是因為背後有更深的生命經驗,渴望以不同的方式被訴說與看見。
我隱約知道,那個給出的意外與轉化,還沒說到自己心裡。

當天晚上,我參與了一場頗為不同的聚會,分享我經營blog的心得。
我知道自己認真地準備與給予,但也發現,這不是自己的場子。
我會用主流與非主流來形容,我選擇了非主流。
確實還是會有一些失落,也會好奇自己為何不愛錢?不追求名利?不懂得推銷自己?不選擇大家所謂的成功?
但真的走入內心,就不善與人表面的互動。

講一句題外話,真誠感謝透過blog而與我相遇的夥伴。
這裡呈現我的個性與特質,即便非主流,也遇到了你們,為我的知音。


回家後,我又收到一封令我有多樣情緒的信。
別人對我的不了解或說是不肯定,我百般思量,究竟是哪裡做的不夠。


總之,這心靈的碰撞很深又引發了這一路走來的酸甜苦辣。
關於自己是甚麼樣的,又渴望甚麼樣的生活。

在同時發生了一件生活的小事,帶給我很不一樣的啟發。
剛好這幾天浴室裡出現一股怪味道(不知是否因為如此,對豬小弟的大便坑難以釋懷),我左翻右找,東清西洗,想要找出味道的來源。
結果居然是房東留下來的垃圾桶所發出的臭味。

我一直習慣往內看,屬於內在歸因的人。
但這怪味道並非出於自己,而是前人或他人所遺留的垃圾。

走心靈的路,總說,改變在於自己。
近來盛行的學說甚至說:信念創造實相,你怎麼想就會吸引甚麼樣的狀況,這人生的遭逢是靈魂早已安排的劇碼。
所以,改變在於自己。

對於究竟會遇到甚麼樣的事情或人,真是自己決定的嗎?
或者說,有時候,是別人起的因呢?
我認同,如何回應是自己的問題。
但不把所有外在的事件都歸因於自己念力的吸引。

孩子可以選擇父母嗎?
或者保守地說,是彼此相約來走一段人生的旅程。
但過程中會發生甚麼,交織互動的元素太多。

所以,不只是自己的選擇,也關乎人與人互動的影響,甚至是一代一代生命久遠的課題。

為何會寫到這裡啊?
因為這些痛,與他人有關。
雖然我還是一次又一次地往自己的內心探索。
不帶著自責、怨懟、怪罪,就是承擔自己的部分就好。



隱喻課程分享:請參考「隱喻與生命故事交織的錦繡」一文。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