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這裡
國內手創心靈牌卡「療心卡」、「Fun心卡」、 「Fun心福卡」、 「知心卡」、「心靈牌卡私房書」、「聊心話大冒險」的設計者,周詠詩老師,分享各種心靈牌卡的輔導妙用,以及身心靈與生活與文字與圖像的小小宇宙。 ★課程研習邀約,請來信:shinehearthome@gmail.com ★個人網頁,請到訪:http://www.shinehearthome.com ★牌卡購買,請參考:http://www.heartcards.com.tw
和先生在交往的時候,曾有互相寫交換日記的習慣。

雖然只是一時心血來潮,而且完成的篇幅也不多,不過每當看著對方寫的隻字片語,尤其是針對共同記憶所抒發的獨特心情,都在閱讀時,讓人重溫當時甜蜜的情境。

等到忙於籌備婚禮,我們便不再繼續。

而這陣子,我又拿起之前的筆記本,開始寫下我對他的心情。

開頭寫著:「因為人是健忘的,我多希望能夠記得每一個我們相守相惜的日子。那麼,即使會爭吵,會冷戰,或者覺得新鮮不再,甚至有一天其中的一方回到天家,我們都還能翻閱,此刻的幸福。」

我想,倘若記憶能夠冷藏,真希望能夠將每一次甜蜜的回憶打包。等到日後解凍,再一次回味當時的心境。因為,除了照片、書信或是在腦海中殘缺不全的片段,我們雖然能夠記得生命當中的重大事件,卻未必能夠擁有當時的感受。

一對相愛的戀人,當陷入熱戀時,心中滿懷的無疑都是對彼此的情感。正如每一次的見面都帶來無比甜蜜的感覺,每一個親吻,每一次緊握住對方的雙手,都帶來心頭如春日陽光般的溫暖。

但一旦有所爭執或不悅,或者發生冷戰,甚至做了傷害對方的事,那時心中感受到的可能只有憤怒、不愉快或是悲傷及失望。而腦中回想的不是對方的優點或是兩人曾經編織過的美好記憶,而是此刻他令人惱怒的態度或舉動。如果事情越演越烈,還可能懷疑過去的甜美是否如曇花一現,而未來說不定會走向分手的結局。

當然,這有可能只是一時情緒下的反應。

不過不可否認,每一對男女在相處的過程中,總會產生或大或小、或多或少的磨擦。而不衝突幾乎是不可能的事,一旦有了不悅的情緒,要吵架、要發飆,實在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

而在開始寫日記的前一天,我正好遇到了類似的狀況。

其實並非發生什麼大事,只是兩人的口氣都不太好,我直覺地認為先生的某些態度很奇怪,說話也不似平日的溫和。在你來我往的對話中,很容易就可以讓場面演變得不可收拾。還好,我們都藉機離開現場。當我一個人安靜下來的時候,我想了又想。我並不想跟先生爭吵,至少不想在口頭上爭辯。但我也承認,在某些情境下,要吵架真的很容易。重要的反而是如何避免無謂的爭執。

於是,我回想起我們前一刻擁有的甜蜜。

難怪有人說:情緒實在是挺不可靠的東西。前一刻愛得你死我活,下一刻可能恩將仇報。倘若我只倚靠我當時不舒服的情緒做回應,可能發洩完情緒後,兩人卻不歡而散。倘若我能夠做點什麼來緩和我受傷的感覺,或許可以對問題或兩人的關係有所幫助。

而我發現,安靜下來,回想我們曾有的美好,回想過去對方對自己的照顧和體貼,回想喜歡上他的原因,回想彼此對這份關係的承諾,都會不知不覺地讓情緒隨風而逝。因為相較於這些芝麻小事,兩人的關係和那份美麗的情誼,豈不更值得回味及珍惜?

當然不見得要在有情緒的時候,才逐一回想過往的美好。

我相信,每一次與幸福的交會,如果能夠用心認真地把握,都將帶來生命的光彩和益處。尤其因為兩個人的相知相伴,即便會有衝突,會遇到困難,會有心灰意冷的時候,但經年累月的回憶卻會成為共同面對明天的動力。

這麼說來,如果能夠留下文字、圖片或任何可供回想的物品,不但能夠增添生活的情趣,更能在每一次傷心絕望,以為彼此不可能再繼續的時候,印證這份情感的可貴。

或者,就在一個夏日的午後,趁著微風徐徐,給彼此這份特別的禮物。為過去對方的付出感恩,也為日後的旅程許下共同努力的承諾。


【不過期提醒】

1.你認識自己的情緒嗎?懂得如何表達嗎?

2.當自己有情緒的時候,可以如何抒解呢?

3.你們面對爭吵衝突的方式為何?

4.你們如何記錄感情路途中美好的回憶呢?


【幸福小語】平衡的情緒是按自己的本相接納自己,不看自己過高或過低。~馬赫尼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家:

決定提筆寫信給妳,希冀除了作品以外,在完成結束之後,以文字,記錄一點什麼,特別是眼前的悸動!

團體結束當天,趁著離下班還有一些時間,我快速地為自己的作品拍照、上傳,簡單以文字寫下每一樣的註解。

感覺,並沒有結束。

這兩天,依舊有一些畫面、一些對話,在腦海浮現。
特別是第一天下午的活動。
透過報紙的創作,激發我們的情緒,經驗破壞、撕裂、混亂,再運用團體的力量,重新拼貼整合。
第二天,我曾分享:活動當中,感覺大家玩不太起來。
因為我們畢竟不夠熟悉,又都存在著教師角色的框架,恐怕早已遺忘如何「遊戲」。
妳曾談到:失控的主題。

在那個活動中,在撕碎報紙的過程中,我感覺自己有一股渴望發洩的力量。
透過妳的引導,透過自己的想像,雖然並不清楚情緒的主題或對象,但能量似乎隨著撕裂、揉捏、丟擲的動作,不經意地從心底上騰。
又因為其他人的含蓄或陌生,並沒有全然地釋放。

這是我目前感受到的,彷彿那次的活動觸動引發了什麼。而這個什麼,尚未完全地顯現,卻宛如在表意識底下蠢蠢欲動的活火山,渴望爆發的時刻。
是憤怒?沮喪?失望?恐懼?或者是一種與自我控制的抗衡?

抗拒、防衛、自我保護,都是我們的生存之道。
害怕失控,也是。

但,沒有抒解的情緒是一股強大的能量,沒有出口,只能在身體竄流,等待某一個縫隙,以數倍的力道出現。
藝術治療,其實是在營造一個空間,讓能量可以自由地流動。

我也想,是否該是創作的時候?
提起筆,或者運用其他更直接的媒材。
但,我卻打上這些文字。
這會不會也是思緒、想法與感受、情緒之間的差別?
理性終究是在某種掌握、規則之下,可以深思熟慮、反覆揣想思量。而感情,如果沒有適當地表達,習慣輕易地壓抑與漠視。但,感性或者是最忠實的一面鏡子,無從隱瞞內心真正的樣貌。

我渴望一個出口、一種發洩。

還記得在團體中所進行的「自由書寫」嗎?或者這也可以是我目前進行的方式。

所以我想到了,結束團體之後的隔日,我又參加每個月一次的工作坊。
這次,透過與成員的練習,除了看到自己的煩惱,也在成員的回饋中,印證了某些事情。
不甚熟悉的伙伴說:妳看起來不快樂,雖然有微笑,內心卻是不開心的。
我承認。
在目前的景況中,算是苦中作樂。

要承認這樣的失落,某個程度,也需要一些勇氣。
面對生活方式的種種轉變,有時候都會不禁想要回頭,重新選擇。
但無論如何,目前的我,已經在這裡了!

我又想到,那些美麗的作品。會不會是自己的渴望,而非真實的反映?
我想起一本書中所提到的概念:要說「你是」,而非「你希望」。
你是,那個狀態自然會出現。你希望,則表示尚未達到。
我作品裡的亮光與翅膀,是「我是」,還是「我希望」呢?是因為我已經有了,或者我沒有呢?

如果恐懼是一股巨大的能量,如果為了控制、為了不失控,相對應的又是一股何等的力量?
恐懼什麼呢?
恐懼失去控制,恐懼無常,恐懼不安全、不穩定,恐懼變化,恐懼死亡。
一層一層,如切開洋蔥的皮,在探索的過程中,一次又一次的承認,因為害怕。
情緒被感受到,渴望被聽到,心,好似就安定一些。

對啊!就是害怕,那又怎樣?就是討厭,那又怎樣?就是想尖叫、想當個任性的小孩,那又會怎樣?就是不喜歡目前的狀況嘛!就是苦中作樂啊!
誰說決定了,就一定要喜歡?誰說選擇了,就不能後悔?
再重新選擇囉!在每一個當下,找到自己最自在的狀態吧!

想跟妳說,這次真的體驗到妳先前在信上所寫的:「因為藝術的力量很大,如果有比較高危險的個案,在運用上就要特別小心喔!」。 即使是在我們的學習團體中,我依舊感受到那股一觸而發的能量。
也想跟妳說:謝謝妳的支持與陪伴,這些都能溫暖孤單受困的心靈呢!
也正如妳所說:
助人者最重要的工具是自己,把自己照顧好是對案主的一種尊重。

所以囉!我將繼續自己的探索之旅,繼續用藝術創作,養生!
期待,我們分享合作的美妙時刻!

                                                                             
亮亮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這兩天,非常高興邀請到之前上藝術治療工作坊的老師南下,為我們帶領「青少年藝術治療」的研習。對藝術治療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參考這位藝術治療師的「天堂鳥唱歌」,有藝術養生的相關訊息。

雖然身體是疲倦的,卻在創作的過程中,帶給自己能量與滋潤。
這次的工作坊,老師帶領的活動中,多了許多與成員之間的連結元素。
感覺自己比較專注在自我內在的狀況當中。
重複出現「守護」的主題。

知道自己累了、渴了、倦了,厭煩什麼事都要自己一個人承擔處理。
哪裡可以找到力量的來源?倚靠的支持?
原來,答案在自己心裡。



這是第一天冥想之後的創作。
隨著老師的引導,又做了一些改變。
成為下一張圖。



將上一張圖翻轉過後,
原來的翅膀彷彿是托住自己能量中心的一雙手。
無論是翅膀或是雙手,都有守護的含意。
這張畫面一直伴隨著我,度過這兩天。
非常喜歡這張圖!



這是第一天下午,最初形成的作品。
之後經歷破壞與重整的過程,
尤其透過集體的創作,
更有一番不同的體驗!



這是第二天上午的成品。
透過冥想與別人的回應,
再次以「守護」作為主題。



這是第二天結束前的黏土創作。
更具體地呈現「守護」的感覺。
一雙手托住長了翅膀的愛心!

真的唯有回到自己的身心靈,
安靜地傾聽,
內在的能量其實蘊含無限的創意。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一、瞭解孩子這個年齡的發展特色。也許透過書籍或講座,蒐集相關訊息。因為隨著孩子不同的年齡發展,雖然會有類似的教養主題,但會有不同的教養方式。
二、先瞭解自己、認識自己。要教養孩子,除非父母本身也具備同樣的特質。透過身教,會帶給孩子更大的影響力。
三、多瞭解孩子。你真的瞭解自己的孩子嗎?先花一些心思多認識自己的孩子,傾聽、觀察,才能夠真正瞭解孩子的需要。
四、培養親子關係。無論孩子年紀多大,只要你們有良好的親子關係,就有溝通及影響的機會。一定要讓孩子知道你對他的關心跟重視。
五、找到支持來源。成為父母不是容易的事情,況且父母本身可能還有自己的壓力。因此找到自己的支持系統,無論是另一半、家人、朋友或專業的協助等等。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週日的午後,連日的豪雨終於暫時停歇。
突然擁有一段不在自己意料中的獨處時光,我騎著小50,行進大學路18巷,初次拜訪「深耕書房」。
一間佔地不大,書籍卻應有盡有的私人書店。
我一一瀏覽,每一書架上的不同主題,發現在旅遊及生活閒暇類的圖書,非常地豐富,一本一本整齊地收納著。
書店內還體貼地擺放小小的沙發椅,彷彿怯怯地邀請來客不妨就地坐下,以書代茶,消磨落日前的光陰。

我在旅遊類的書架前,端倪了一會兒,眾多的書籍顯示出這一門新興的顯學。尤其擺脫以往地圖式的介紹,由個人踏上未知的路線,以獨特的手法與觀點,或文字或影像或插圖,記錄旅程中的點點滴滴。
吸引我目光的,並非琳瑯滿目的國外景點,我試圖尋找的,其實是台灣在地的生活經驗。
如果選擇島內移民,除了我親自居住過的城市,其他的地區又是什麼樣的生活型態呢?
我渴望瞭解的,並非以一個遊客的姿態與心情,而是居住在當地的生活即景。
可惜,以這樣的觀點來看,國外的風景風情顯然格外吸引人。至於本島的介紹,則多半以著名的景點或不同的旅遊路線為主題。
尚且找不到我心目中的相關書籍。

每一座城市,每一個地方,究竟有著什麼樣不同的生活環境、方式與步調?

週五到高雄時,也略略以這樣的角度來體會跟遊歷。初步的感受是,馬路很寬、陽光熾熱、有山有海、博物館佔地遼闊。
而台南呢?
在週日尚未停下腳步、拍下街道上阿勃勒的金黃身影時,我感覺,自己還未曾在這個城市裡好好散步。
可能跟台北比較起來,對我而言,其中一大差異是,必須自己騎乘摩托車。
因此,所有的路線都有目的地,少了搭乘公車捷運時,需要走路的時光,也就少了漫步街頭的閒情逸致。
所以,有人問我:台南的生活步調會不會比較慢?我的答案其實是否定的。至少從機車騎士的衝勁來看,我一點都感受不到慢活的樂趣。
或許是因為古都吧,街道的設計自然比較狹小,尚未發現屬於自己的散步路徑。

倒是一年四季,都有繁花盛開的街景。
結束木棉花季後,最新登場的是金黃的阿勃勒跟豔紅的鳳凰花。
這次,獨自經過林森路,我刻意在路旁停車,拿出相機,記錄那滿地落花翩翩的景致,為這個城市的美麗劃上一筆。


發現住台南,如果獨自一人,喜歡逛的,不是道地的台灣小吃,也不是東寧路的便宜成衣,而是誠品、巷弄內的書店、台灣文學館等地。
期待發現更多,在地令人心儀的生活風景。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多樣性台灣特展
綠色能源展
糖果屋
夢想號


趁著到高雄研習,我一個人搭上公車,前往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之前全家到高雄遊玩時,這裡也算是行程的預定地。後來因為時間的關係,只去了高美館的兒童館區。那次的印象還不錯,霈霈跟澔澔也玩得十分開心,只除了需要在刺痛皮膚的豔陽底下緩緩前進,才能到達目的地。

所以,這次,算是了卻我的心願。

步下公車之後,穿越馬路,走進工博館的中庭,目光停留在一旁的阿勃勒樹。
早上從台南出發時,經過林森路,一整排鵝黃的阿勃勒,雖然在雨天少了陽光的陪襯,地上的一片金黃燦爛,仍叫人禁不住感到欣喜。要不是因為怕搭不上火車,我一定會停在路旁,捕捉數張夏日的花樹繽紛。
所以,還在猶疑是否要在工博館留下阿勃勒的倩影。念頭一轉,還是回台南再拍吧!
心裡這麼嘀咕時,只見一旁的清潔人員對著她的同伴喊道:「先掃這一區啦!」
果然,等我步出工博館時,竟已不見,那一地黃橙橙的落花。
「一定要掃乾淨嗎?」我總覺得納悶。

買票的時候,售票小姐詢問有無優待的身份,我壓根沒拿過教師證,小姐還是很可愛地給了我優惠。
進館前,我稍微瀏覽各樓層的介紹,決定先從地下一樓的兒童區逛起。
找到電扶梯之後,很神奇地,是沒有運轉的電扶梯。
(因為週間遊客比較少,所以要節省能源嗎?)我這麼猜想。
走下樓之後,先逛了「多樣性台灣特展」、「綠色能源展」。
後來進入兒童區,逛了「夢想號」跟「糖果屋」。
兒童區內有幼稚園的教學,看起來,是可以讓小朋友實地操作體驗的設計。
繼續往上走,陸陸續續逛了「動力與機械」、「服裝與紡織」、「食品工業」、「居住與環境」,還有幾個特別展:「科學桂冠」、「阿美族的植物世界」等。
最後上到六樓,本來想試試看戰機的模擬飛行,最後則匆忙地離開。

第一次的參觀,有一種很奇怪的感受。
老實說,我真的是走馬看花。
原本比較有興趣的是屬於工藝那個部分,但常設展示的主題,跟我原先期待的不大相同,感覺比較像是科學方面的技術與工具。
再者,雖然展場上面有多媒體的設計,也有一些可以操作的工具,但整體看來,仍以靜態的展示為主。簡單來講,大部分用的是眼睛的觀看,看文字、看影像、看道具,而這,不是令我感到滿足的展覽。
總覺得,展覽的方式與設計可以多一些什麼。可以從觀者的角度,多去設想一些令人感動的元素。
不只是知識的學習,不只是物品的陳列,也不只是多一點多媒體的加入。


另外,更奇怪的是,大部分的時候,展場內只有我一個人。
除了在兒童區遇到的教學觀摩,除了偶爾聽到的導覽聲,除了每一區都有的服務人員,除了幾名清潔工,真的,沒看到什麼遊客。
是因為非假日嗎?還是因為連日來的豪雨?
於是,我一個人悠哉地閒逛,目的只是逛過一回,留下曾經造訪的足跡。
偶爾,很想停下來休息,因為展場分為左右兩區,相隔一道長廊,倒也需要花費一些腳程。
我一層一層往上,最後抵達最頂層,長廊外的風景也隨著高度而有所變化。
也許是因為這是一棟頗為高大寬廣的建築,置身在其中,感受到建築的結構與設計所帶來的激盪。
到了最高層,我真的沒有看到任何人。
連我以為會在月球漫步及戰機模擬飛行時應該看到的義工,也絲毫不見蹤影。
我一個人漫步在長廊,陰暗又寬大的空間,窗外是高高低低的樓房大廈,及一片霧濛濛的灰藍天色。
等我一個人來到「航空與太空」的展場,佇立在IDF模擬戰機前時,突然有一種極為荒謬的感覺。
人與機器、人與自然,究竟誰是主?誰是客呢?
會不會突然像「博物館驚魂夜」一樣,每一樣物品工具都有了自己的生命?它們一同驚醒,向人類控訴,我們的浪費與自傲自大?
當我們模擬地震,擺設綠色能源展覽時,有沒有更有力的方法,解決人類對於地球環境的迫害?
是我在參觀?或者,我才是展覽品?
突然感覺到,自己的渺小與卑微。我快速地離開,在一個人的電梯裡,慢慢咀嚼浮上心頭的恐懼。

真是奇特的觀展經驗。
因為我一個人,在工博館。


後記:
上網瀏覽工博館的網頁時,才發現,「戰機飛行體驗」只有在假日時開放。
有機會,還是會帶孩子去兒童區體驗一下。
或許,一個人比較適合去美術館參觀吧!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前收到一位朋友的來信,與我們夫妻倆分享他前一段感情的收穫及成長。

與多年相戀的女友分手後,他才開始整理自己如何看待這段感情的種種思維和心情。

會聽到他的分享,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朋友們一起聚餐,許久不見,便緩緩道出這些日子以來的人生經歷。而在先生分享他和前女友的分分合合時,我這位平日開朗的朋友,居然流下眼淚。這眼淚出現得令大家都有些不知所措。而他只是尷尬地說著:先生的分享給了他一針見血的提醒。

我們都不太明白究竟是什麼原因,尤其對於他和前女友戀情當中的起伏曲折,也都是事後才略微聽到風聲。而他在散會前,特別許下承諾:等到他整理出一番心得,一定會再與我們分享。

在他的分享中,特別令我有所感觸的是,關於他如何處理在兩人相處之間的負面感受。由於兩人剛開始交往時遭到雙方父母的反對,因此他花了很多力氣去維繫這份感情,彷彿只要他們能夠順利地交往,對他而言,就已經贏得了勝利的冠冕。於是,這段感情持續了多年。而在互動相處的過程中,即使會發生爭執或是不合,即使會有不愉快或受傷的感覺,這位朋友一概以逃避作為面對的方式。在他幽默活潑的外表下,對於負面的情緒,也以輕鬆的態度埋藏或遺忘。

或許是疑惑,是恐懼,在努力經營這段感情的情況下,他反而漠視自己真正的感受。一旦在相處的過程中發生問題,一味逃避的態度,就好比把傷口隨意包紮,卻不知道傷害已在心中留下印記,甚至潰爛發膿。

我一直很喜歡在一本小說中對於類似心境的描述。作者寫道:「沒有哭出來的眼淚存在心裡,隨著時間,就跟石灰質讓洗衣機的齒輪鈣化停擺一樣,會讓心鈣化停擺。」

很多時候,心裡面的感受會告訴我們真實的聲音。就算是負面的情緒,也有她成長的意義。我常將這些負面的感受比喻為一種警訊,好似身體發燒時,可能是哪裡受到病菌的攻擊。無論是壓抑或是逃避,都無法真正解決問題,還可能導致更嚴重的後果。

在感情的領域中也是如此。剛開始談戀愛的時候難免像置身於春天的花園,處處都是賞心悅目的景色,正如「情人眼裡出西施」一般,不容易看到對方的缺點或是雙方不適合之處。等到過了一段相處的時間,有人可能敏感於雙方價值觀的差異,或是許多無法契合的困境,在試圖改變無效後,理性地分手。但很多人一方面是不明白問題出在何處,或是根本不覺得有問題,一方面則缺乏改變的誠意和分手的勇氣。最後雙方可能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中,心底留下了許多苦毒、傷害,怨恨地離去。

聆聽感覺想要對我們說的話,是多麼重要呢!愉快、喜悅、興奮等感受,可以增進彼此之間的情誼。生氣、悲傷、妒忌或是失望疑惑等感覺,則可以提醒戀人們勇於檢視情感的狀態。談戀愛的時候,很難總是陽光普照,偶爾也會烏雲密佈,甚至颳風打雷,不過這正是愛情的必經之路。一旦雙方能夠克服調整,未嘗不是體驗感情或深邃或膚淺,或堅定或搖擺的契機。

而這位朋友,即使是在事過境遷之後,才懂得自己的感覺。我仍為他感到欣喜及感恩,因為在面對下一段的感情之前,他已經在感覺的殿堂接受洗禮與祝福。


【不過期提醒】

1.你常常能知道自己對人事物的感覺嗎?

2.當身心出現不舒服的感覺時,你通常如何處理面對?

3.在親密關係中,你常浮現的感覺是?

4.如果真正聆聽自己的感覺,對你經營感情會有什麼樣的幫助呢?

【幸福小語】坦白最容易博取別人的瞭解。~漢威爾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