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延續上一篇的探討。
會造成內在與外在世界的落差,有一個部分是:什麼才是自己生活的必須與首要呢?

會造成對未來的茫然與恐慌,某部分來自外在世界或媒體的呈現。
繁華的花花世界不斷向人呼喚:要買更多的東西,好還要更好,別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你值得更好的。
一方面鼓勵引誘,一方面恐嚇威脅。
好像失去了這些,無論是房子、車子、名牌、職稱地位,個人的生活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
正如同「M型社會」這本書所提醒的:難道一定要買房子、車子嗎?給孩子的補習費究竟有沒有用呢?一般人認為自己至少屬於中產階級,不自覺地受到媒體廣告的吸引,認為自己也應該擁有相等的物質生活。一方面造成財務的困境,一方面又未必獲得相同的心理滿足。
或者,根本的問題就在於:什麼才是自己生活的必須與首要呢?

賣掉台北的房子之後,短期之內,不渴望擁有自己的房子。
一方面感到房貸的沈重,另一方面也在緩緩地思索:哪裡才是自己安身立命之地呢?心中確實有股衝動,想要到各地看看,特別是那些有好山好水好人家的地方,可以更接近自然,更貼近生活的原貌。

車子就真的因為是必需品,不過目前使用電動摩托車,每每想到有不便之處,便又想到:至少是不污染環境的。
只是去年買的新車,一直考慮是否要賣掉。

教育的部分,其實有跟老公稍微討論過。
如果以後轉換工作,最好是在家工作。因為與其上班時間長,賺較多的錢,最後卻要把孩子送到安親班,不僅花錢,也賠掉了親子關係;不如把時間花在孩子身上,我想,是更符合我們所想望的幸福生活。
但,哪裡有比較好的教育環境呢?可以不看成績,適性地培養孩子的專才興趣。剛好看到天下雜誌前幾期在報導台灣各個城市的幸福指數,發現有些地方是值得去探索認識的。我也相信,會有越來越多民間與個人的力量,塑造出自己理想中的教育環境。

倘若真的思索:什麼才是自己的必要與首選,而非追隨流行,或無盡地滿足自己的想要與慾望,我想,就可以減少一些擔憂與不滿。
因為無論外在環境如何改變,無論自己是否擁有別人所認為應該擁有的,無論是否成功失敗,更重要的是,能夠真正營造自己心目中的幸福生活!
這是今年必要探索的目標。


延伸閱讀:
「M型社會」
雖然書中談的是日本的現況,也有許多的數據,但其中對於自認為是中產階級者,有相當實用的建言。
我特別喜歡在當中提到的教育理念,以北歐國家的教育方式做為例子,強調孩子不是被教育者,而是學習者。如何才能培養孩子獨立學習,且能夠在未來的世界與現實生活當中行動的能力。

「半農半X的生活」
這本書也是由日本人所寫。作者強調的是一種回歸自然,憑靠自己的雙手耕種,讓自己獲得生活所需的生活。一方面體驗自然,另一方面也運用自己的天職能力,回饋社會。
這跟這陣子流行的「慢活」、「樂活」生活的概念,有些相似。且是用自己的生命親自體驗。
很嚮往這樣的生活,雖然對農業一竅不通。但引發我去思索的是:生活其實很簡單。也或者因為可以被滿足的慾望是無窮的,在追逐流行、主流價值之際,更應該去釐清:什麼才是適合自己的生活模式。

「女農討山誌」
這本書在書店看過,卻遲疑著沒有買下。
大概是覺得自己不會真正以山林為生吧!倒是後來在台灣農業形象館當中的福爾摩沙達人誌中又看到作者的足跡,也逛了作者的網站。我想,可以作為在台灣實現與自然共生者的借鏡吧!

感覺,農業的發展,無論是與科技的結合,注入文化的元素,興起在地的觀光,激發設計的理念,或者都默默陳明著,人與自然共生共存的關係。
前一陣子,還鼓勵老公去參加農委會的漂鳥計畫呢!不過根據網站上的心理測驗,我們都屬於對現實不滿,而對鄉村生活有所嚮往者。至於是否適合這樣的生活,恐怕要親身經歷才能得知。


這陣子,在公民課的課堂上,談到多元文化。故也談到資本主義、種族中心主義等等。
而今天在張老師月刊349期當中讀到一篇文章,文中提到:資本主義社會是人類唯一的生存方式嗎?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可能推行多元化經濟生活嗎?資本主義的生產與消費價值席捲全球,迫使人們去適應工業生產和商業行銷模式、資本化與全球化的趨勢,架構出追求速度、喜新厭舊、刺激消費的價值體系和生活模組。物質文明史人脫離泥土與自然,傳統文化中小型農耕、手工、養殖等自給自足式的生活機制式微,人被物化與量化,無法抗拒地捲入生產與消費的波瀾中。」
作者又寫道:資本主義製造的不只是商品,還模塑出熱門行業和熱門科系,以及定位了什麼是「好與壞」、「對與錯」、「成功與失敗」、「高貴與卑下」等意識型態,過渡追求普同性與齊一性,使得年輕人的未來被窄化成竹科新貴、生物科技研發、律師等少數熱門行業:這種去個人化的結果,造成身心不一致,達不到個體性的完整。」
雖然主要要點出的是大陸的諮商需求,但其實人的心靈問題,並非只有輔導諮商可以解決。換個角度說,好的輔導其實就是全人的輔導,撇開諮商技術,只要可以讓個體活出自我,以任何角度切入都是有意義的。
我只是想,這也是為什麼自己會從心靈出發,卻也看到環境、教育、社會的問題,故也嘗試運用不同的觀點與方法來解讀與調適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eartc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